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ION诱导小麦幼苗抗叶锈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感病材料Thatcher和抗叶锈菌近等基因系TcLr28为材料,麦苗长至一叶一心期时,用浓度为200 mg/L的BION(有效成分为苯并噻二唑,BTH)喷雾处理并在4d后接种叶锈菌,测定不同时期SOD、POD、PPO、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变化的分析表明,经BION诱导后的小麦其体内的SOD、POD、PPO、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诱导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糯玉米育种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综述了我国播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播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播质农家品种及播质一环系是我国播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播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播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播质材料,是播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鲜食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 18 个甜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8 个甜玉米品种出苗—采收天数为 79~88d,株高为 185~285cm,穗位高为55~130cm,穗长为 16.0~20.8cm,穗粗为 4.7~5.1cm,秃尖长为 0.2~5.5cm,穗行数为 13.6~17.6 行,行粒数为 21.4~40.4 粒,百粒重为 23.3~43.3g,出籽率为51.8%~60.8%,产量为 9036.0~14919.0kg/hm2;18 个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 > 行粒数 > 穗粗 > 株高 > 出苗—采收天数 > 穗位高 > 百粒重 > 出籽率 > 穗行数 > 秃尖长;穗长是影响甜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行粒数、穗粗,秃尖长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表明在重庆地区要选育出高产甜玉米杂交品种,应在育种中着重考虑穗长、行粒数和穗粗 3 个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1.运输 运输鹑苗的器具容量不宜过大,并隔成小方格,每格放雏不超过50只,且底部要平坦,车速要慢,遇到不平路面或转弯时还要减速。否则,鹌鹑很易向一边倾斜而被压死。如果路途较远,应每小时检查鹑苗1次。  相似文献   
15.
<正>"黑糯60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黑色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口感又甜又糯,皮薄化渣、风味好;着色速度快,授粉后12 d即乳熟期开始着色。2015年获得全国鲜食玉米"市场潜力品种"称号。一、特征特性1.品质好黑糯600的籽粒及穗轴均为黑色,口感又甜又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糯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京科糯2000二环系选育的N715为母本,组配成杂交组合YN703,在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1 910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95%,增产点占72.73%,生育期比对照早0.3 d;在重庆市糯玉米生产试验中,鲜穗产量10 800~12 195 kg/hm2,平均产量11 620.5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16%,居第2位,增产点占60.0%,生育期比对照晚2 d。2008年食用品质定等87.5分,居第3位,2009年为87.8分,居第1位,两年平均87.7分,表现外观品质好,糯性强,皮较薄,细腻,化渣,柔嫩性较好,优于对照渝糯7号。2010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渝糯19。  相似文献   
17.
BION诱导小麦幼苗抗叶锈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ION(有效成分为苯并噻二唑,BTH)对小麦幼苗叶锈病的诱导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BION诱导麦苗抗叶锈病的最佳浓度为200 mg/L;在诱导处理和接种之间至少需要2天才能诱导抗性表达,间隔4天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这种抗性的持久期至少14天.BION处理麦苗第1叶,可使未处理的第2叶也表现出抗性,但处理后至少需要48h这种抗性才能表达.以浓度为200mg/L的BION处理小麦叶片4天后接种,PAL、PPO、P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在接种2天后产生一个峰值,BION水溶液对小麦叶锈菌夏孢子的萌发无明显抑制作用.由此认为,BION可诱导小麦幼苗产生对叶锈病的系统获得抗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重庆市选育的8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一定差异;自交系S181和N805是较好的亲本,可配制出高产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19.
鹧鸪集食用、药用、观赏和狩猎于一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属上乘营养佳品。因此,近年来很受消费者青睐,国内外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因其产蛋率低一直影响鹧鸪业的发展,为此笔者于1999年开始,在温县鹧鸪实验养殖基地对鹧鸪低产原因及如何提高其产蛋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使鹧鸪的产蛋率由原来的30%上升到65%,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提高鹧鸪产蛋率的有效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优良的种鸪鹧鸪由于人工训养时间较短,没有成熟的配套品系,小群体繁殖易退化。经验证明,在同样的饲养…  相似文献   
20.
<正>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名菊华、秋鞠、女华、甘菊、真菊、黄花等。我国的药用菊花,因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分怀菊、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济菊、川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