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4篇
  32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2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织合设计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冬小麦分蘖成穗数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冬前分蘖的首要欠之;播量是影响人生分蘖的首要因素,播期次之;而播量,播期,氨磷施用量相互配合对分蘖成穗数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2.
棉花果枝、果节预测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不同种植制度条件下,对叶龄模型及其果枝、果节的同伸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具有合理的数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的果枝、果节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误差检验。结果表明,总果枝数误差1.1个,总果节数误差2.37个。  相似文献   
43.
棉花铃重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棉铃发育的数量化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1~10]。但是,多数研究是采用积温法或Logistic方程而建立的回归模型,缺乏对棉铃铃重形成过程的系统考虑。本文对江苏省1988~1989年的气候生态资料进行建模,以1994~1995年的试验为验证,对棉花铃期、铃重等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实现棉花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江苏农科院进行,供试品种为泗棉3号,种植密度525万株·hm-2。种植方式为育苗移栽,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3333…  相似文献   
44.
对青海省循化县的辣椒病毒病进行调查,采集到部分叶片表现萎蔫和皱缩症状的样品,该症状与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引起的症状相似。为准确鉴定是否为与该病害相关的病毒,将采集的20个辣椒样品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其中13个样品检测结果为阳性。在20份循化县辣椒样品中,有13份样品被确认感染了蚕豆萎蔫病毒2(BBWV2)。基于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检测到的病毒与BBWV2聚类在一起,与其他地区或国家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较高,与蚕豆萎蔫病毒1(BBWV1)和野芝麻轻型花叶病毒(LMMV)分离物的序列一致性相对较低。结果表明该辣椒样品感染的病毒是BBWV2。  相似文献   
45.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对豫麦34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氮素转化不同微生物生理类群活性及酶活性差异显著,其活性大小顺序为: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脲酶蛋白酶亚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蛋白酶、亚硝化细菌及氨化细菌活性从拔节期开始逐渐升高,于花后14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脲酶活性在拔节期最高,逐渐降低,至花后14天最低,之后又略有回升。氮素形态对小麦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生育期、微生物生理类群而异。综合比较分析表明,铵态氮促进土壤有机氮的分解利用,促进氨转化为NO3-,抑制反硝化作用引起的氮素损失,酰胺态氮次之,硝态氮最差。  相似文献   
46.
分布式无公害农产品数字认证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这一关键问题,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流程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以实现认证流程的规范化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无公害农产品数字认证系统。通过对认证活动的分析,确立认证流程的两级节点域环境,构建节点域间中心化的分布式拓扑结构,设计分布式环境下的系统功能流程,探讨了关键技术;综合采用元数据、工作流和Web Service技术,开发了面向申报者、检测机构和各级认证管理部门的分布式无公害农产品数字认证系统。系统提供了申报管理、认证工作流管理和认证信息资源服务等功能,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流程、全方位的电子化管理。该系统在河南省和农业部试点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达到了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工作和认证信息的高效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7.
当前玉米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模型的动态生长单独显示,而动态生长显示与玉米生长现实同步对比的可视化集成系统研究却较少.从可视化模型建立的基础——大田玉米实测数据的有效管理及可视化系统的集成同步显示考虑,建立了该管理系统.此系统利用Delphi V7.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 V7.0作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建立了用户管理、玉米数据管理和用户查询3个子模块;针对用户数据和玉米数据各自的特点建立有效实体关系图(E-R图),实现了用户数据、玉米属性数据、媒体数据的高效利用;并针对玉米动态生长与实测数据同步显示的设计概念,在该管理系统中预留玉米动态生长同步显示接口,为玉米可视化集成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8.
小麦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同工酶在小麦中的种类、活性及亚基组成状况,利用盐析、凝胶过滤、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对小麦苗期叶片中的GS同工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通过测定GS活性跟踪GS的纯化过程,利用NativePAGE结合活性染色技术检测GS的纯化效果,利用SDSPAGE鉴定GS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小麦幼苗叶片中检测到3种GS同工酶GS1、GS2和GSx,其中Gsx含量少,但活性高。从小麦幼苗叶片中纯化得到2个GS同工酶即GS1和GS2。GS1由39 kD的亚基组成,GS2由45 kD的亚基组成,没有纯化得到GSx。  相似文献   
49.
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34、中筋小麦品种豫麦18以及弱筋小麦品种豫麦50为试验材料,采用10、15和20 kg/667m2三种施氮水平,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施氮处理中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变化,但模型参数因氮肥用量而不同。郑麦9023和豫麦18的各项灌浆参数均表现为15 kg/667m2>20 kg/667m2>10kg/667m2;豫麦34籽粒灌浆持续期、理论最大粒重、最大灌浆出现时间、有效灌浆持续期、有效灌浆持续期增加值、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均表现为15 kg/667m2>20 kg/667m2>10 kg/667m2,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表现为20 kg/667m2最大,15 kg/667m2次之,10 kg/667m2最小。豫麦50籽粒灌浆持续期、有效灌浆持续期以20 kg/667m2最长,15 kg/667m2次之,10 kg/667m2最小;最大籽粒灌浆出现时间、最大灌浆速率、有效灌浆持续粒重增加值、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以15 kg/667m2最高(早),20 kg/667m2次之,10 kg/667m2最低(晚);而理论最大粒重、平均灌浆速率则表现为10 kg/667m2>15 kg/667m2>20 kg/667m2。同时,郑麦9023、豫麦18和豫麦34粒重与各灌浆参数均呈正相关,郑麦9023粒重与籽粒灌浆持续期、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与有效灌浆持续期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豫麦18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平均灌浆速率之间达显著水平;豫麦34粒重与籽粒灌浆持续期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豫麦50粒重与籽粒灌浆持续期呈负相关,与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有效灌浆持续期和有效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均呈正相关,差异均不显著。豫麦18和豫麦34在15 kg/667m2下产量最高,且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郑麦9023和豫麦50在20 kg/667m2下产量最高,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0.
不同肥料处理对豫麦34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等氮条件下,研究了尿素、鸡粪和尿素与鸡粪配施三种肥料处理对豫麦34冠层结构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尿素与鸡粪配施处理小麦平均叶倾角最小,为 53.89°;叶面积指数、群体透光率、消光系数依次为4.63、0.055 和 0.63,均处在鸡粪处理和尿素处理之间.在孕穗期到灌浆期,尿素与鸡粪配施使小麦平均叶倾角介于鸡粪和尿素处理之间,为51.96°;叶面积指数、群体消光系数均最大,分别为5.80和0.66;群体透光率最小,为0.028.尿素与鸡粪配施的小麦穗粒数、穗粒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均高于鸡粪处理和尿素处理.综合来看,配施处理的小麦冠层结构适宜,株型最佳,群体光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