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2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林业   299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195篇
  415篇
综合类   1730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629篇
园艺   293篇
植物保护   25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乙烯响应元件结合因子(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factor,ERF)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本研究以棉花叶片cDNA文库为基础,从陆地棉中棉所10号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ERF基因,命名为GhERF8(GenBank:JN656957)。该基因编码265个氨基酸,蛋白序列中包含一个AP2保守结构域。采用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对GhERF8基因在棉株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hERF8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成熟后期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GhERF8表达量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推测GhERF8可能与叶片衰老有一定关系。在乙烯利和茉莉酸处理下GhERF8基因在叶片中上调表达,而在脱落酸处理下GhERF8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推测GhERF8可能处于乙烯和茉莉酸信号转导网络中,且表达途径为非ABA依赖途径。  相似文献   
992.
庞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52-11854
分析了失地农民在政府征地过程中的权益受损状况,论述了政府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执政理念的转变,完善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尊重其政治权利和人格尊严,全方位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使政府行为与农民利益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在川中地区对4个白三叶品种进行4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并对其物候期、株高、叶片大小、匍匐枝数、产量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个白三叶品种都能很好地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从物候期来看,‘艾丽斯’的生育期最短,且返青期最早,其次是‘海法’;从农艺性状来看,‘艾丽斯’具有植株高大、匍匐分枝数最多等特点,其次是‘海法’,再其次是‘瑞文德’,最差的是‘那努克’;从干草产量来看,4年平均产量‘艾丽斯’(9950 kg/hm2)极显著高于‘瑞文德’和‘那努克’(P<0.01),显著高于‘海法’(P<0.05)。从田间的表现看来,‘艾丽斯’在4个参试品种中综合表现最佳,是该地区的首推白三叶品种;其次是‘海法’、‘瑞文德’、‘那努克’。  相似文献   
994.
低温胁迫对8个核桃无性系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个核桃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低温(4℃、-3℃、-6℃、-9℃、-12℃,4℃为对照)处理后,测定其叶片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对核桃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呈现出"S"型上升趋势,核桃离体叶片半致死温度(LT50)在-5~12℃之间;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为先增加再下降,均在-6℃出现峰值,但抗寒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而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3种方法测定的核桃抗寒性基本一致,表明3个指标均可作为核桃抗寒性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根据GenBank中派琴虫(Perkinsus sp.)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Perkinsus303-1、Perkinsus303-2和Perkinsus209-1,建立了检测贝类派琴虫的半套式PCR方法。该方法对派琴虫检测得到209 bp的特异性扩增带,检测灵敏度达到0.01 fg的派琴虫质粒DNA。用该半套式PCR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广西牡蛎、连云港的菲律宾蛤仔和温州溢蛏存在派琴虫感染,说明建立的半套式PCR方法可以用于贝类派琴虫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甜菜碱(GB)处理对辣椒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 mmol/L GB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辣椒在3℃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改善辣椒贮藏品质,延缓辣椒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以及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并使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7.
螺旋式固液分离机是参考国外技术国内生产的一种新型固液分离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分离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大多数固液分离机的螺旋轴采用等轴径、等螺距结构,影响固液分离机的工作效率。文章根据物料在固液分离不同阶段的摩擦特性和体积压缩试验,得出适应物料特性的螺旋倾角和螺旋轴直径参数,设计出变轴径变螺距变螺旋倾角的旋转轴,为螺旋压榨固液分离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吡虫啉在枸杞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在宁夏、内蒙古和甘肃同时进行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枸杞中的残留消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在枸杞鲜果上的半衰期为3.0~3.4d,在枸杞干果上的半衰期为2.9~5.0d;按推荐剂量施用的情况下,在枸杞中的残留为0.004 2~0.403mg/kg。吡虫啉在枸杞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值)推荐值为1mg/kg。  相似文献   
999.
以新鲜牦牛血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破碎进行溶血,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吸附作用提取血红素.结果表明:提取牦牛血红素的最佳的条件为:10mL红血球中,去离子水添加量为40mL,超声波破碎时间为20min,分离pH值为2.0,CMC-Na(3%)的添加量为3mL,该工艺从牦牛血全血中提取的血红素产率为3.028mg/mL.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回流及不同回流方式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分布及去除效果的影响。对无回流、回流至进水处、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3种回流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并对2种回流比(1∶1和10∶1)条件下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1的条件下,无回流与有回流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约为10%和40%,采用不同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总有机碳(TOC)的去除,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的湿地较无回流湿地(44%)的去除率提高约17%。回流比为10∶1的条件下,采用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TOC的去除率分别较无回流湿地提高了约13%、50%和43%,但采用不同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回流比从1∶1提高为10∶1后,采用回流的人工湿地对NH4+-N、PO34--P和TOC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10%、30%和30%,且不同回流方式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