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9篇
  免费   1811篇
  国内免费   2791篇
林业   2544篇
农学   2464篇
基础科学   1777篇
  3227篇
综合类   13251篇
农作物   2230篇
水产渔业   1285篇
畜牧兽医   4232篇
园艺   2016篇
植物保护   1395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1138篇
  2021年   1253篇
  2020年   1274篇
  2019年   1239篇
  2018年   880篇
  2017年   1271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382篇
  2014年   1430篇
  2013年   1786篇
  2012年   2412篇
  2011年   2388篇
  2010年   2272篇
  2009年   2106篇
  2008年   2122篇
  2007年   1964篇
  2006年   1575篇
  2005年   1285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713篇
  2001年   735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对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产生所采取的各种调控措施,如通过饲养管理调控甲烷产生、控制乙酸和丙酸的比例、提供电子释放的新途径、添加抑制剂及引入其他菌等几个方面。其中部分措施在目前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对未来调控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措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将猪带绦虫虫卵孵化为有活力的六钩蚴。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抽提六钩蚴总 RNA、m RNA,反转录为双链c DNA,再加 Eco R Adapter。在去除小片段后 ,dsc DNA与 λgt11噬菌体 DNA连接 ,经蛋白包装 ,构建了猪带绦虫六钩蚴λgt11c DNA文库。该文库效价为 3.5× 10 9pfu/ m L ,重组 DNA片段大小为 0 .5~ 3.2 kb,平均为 1.6 kb,蓝白斑比 1∶ 9。用抗体探针对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在消除非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筛选约 10 6 重组子 ,共得到 118株强阳性克隆 ;应用 PCR鉴定上述部分阳性克隆 ,均扩增到 0 .5 kb以上的片段。结果显示 ,构建的文库合格 ,含六钩蚴所有抗原基因 ,可用于六钩蚴 c DNA克隆的筛选 ;用免疫学与 PCR联合筛选 c DNA文库 ,可消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33.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荷斯坦泌乳牛尿、乳酮体的酮粉法定性试验表明:尿酮阳性率为29.25%,乳酮阳性率为10%。尿、乳阳性牛的血酮、血糖、乳酮、尿酮定量测定表明: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尿酮阳性反应具有早期、敏感、准确性低的特点。乳酮阳性反应具有准确、敏感性低、方便等特点。二者同时定性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4.
鸡白介素18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已发表的江西土鸡白介素 -1 8(Ch IL-1 8) c 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用PCR技术从 p MDCh IL-1 8质粒扩增出编码鸡IL-1 8成熟蛋白基因 ,重组于 p BV2 2 0表达载体上 ,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JM1 0 9(DE3 ) ,转化子经温度诱导的表达产物 ,SDS-PAGE电泳鉴定约 2万 ,N端开头 1 5个氨基酸序列测定分析 ,证明获得了鸡 IL-1 8成熟蛋白 ,为今后深入研究鸡 IL -1 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To evaluate the transplacental transfer of Theileria sergenti infection in cattle, we used DNA probes to detect T. sergenti in 6 pregnant cows and their calves. All the animals were monitored by parasitologic, serologic,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s for a predicted 875-base-pair (bp) DNA product and a 684-bp amplicon detected by nested PCR in the blood and spleens of aborted fetuses.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starting at nucleotide 170 and terminating at position 1021 was shown to code for a polypeptide of 283 amino acid residues. All 6 dams and 5 calves were positive for T. sergenti in all tests. One calf was positive only with nested PCR. We conclude that transplacental transmission of T. sergenti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The relevance of the data in the programmed introduction of new (especially pregnant) animals into established clean herds needs serious consideration with regard to control of theileriosis and other tickborne diseases.  相似文献   
36.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核对、打孔、光照透明、光电机器阅读和扫描等几种快速手工和自动阅卷评分方法。采用我校目前广泛使用的“成绩记载”中的浮动“阅卷面板”鼠标点击,以及自动阅读机与“成绩记载”间的“数据转换”程序,可大大提高成绩录入、成绩分析和试题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38.
3种农药的微核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3种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和盐酸吗啉胍)在不同浓度下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3种农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或P<0.01),农药浓度与微核率呈剂量-效应关系,盐酸吗啉胍的诱变效应大于其他2种农药。  相似文献   
39.
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剑麻施肥区域土壤微生物类群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总量各有差异,在总体数量上以细菌为主,真菌次之,再其次是放线茵,特殊生理类群是解磷茵居多,纤维素分解茵次之,固氮茵最少;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则表现为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多样性指数是施肥点的土壤高于附近的土壤,而土壤中特殊生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无此变化趋势,即微生物总数高的土壤,其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因此评价土壤生物多样性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0.
Genetic variation, including agronomic trait variation, often occurs in somatic cell culturing.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two rice mutants, M3 and M14,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Shenxiangjing 5 somatic cell cultur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mutants and the wild rice Shenxiangjing 5 (Table 1).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