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72.
当年羔羊育肥的实践探讨潘继修王万全(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九团机关克拉玛依834032)1995年一二九团自建育肥羊场一座,设施配套齐全,并选派有经验的老牧工负责管理,当年育肥羔羊2500只,每只获纯利71.06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育肥、当年出售,获...  相似文献   
73.
新闻背景 在1月28日下午的广东省政协分组讨论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计生委主任张枫再次建议关注农民工的性问题。他说,自己去年曾就此向省政协建议,对农民工的性问题进行调研,但这个提议被“枪毙”了,他觉得很遗憾。他表示,今年自己会再次建议对此进行调研。(2010年1月29日《信息时报》)  相似文献   
74.
乌苏里拟鳞(Pseudobagrus ussuiensis)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鳞科(Bagridae)、拟鳞属(Pseudobagrus),作为拟鳞属体型最长的鱼类,俗称牛尾巴。雄鱼体长可达100cm,分布于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黑龙至珠江水系。  相似文献   
75.
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长蛇鮈肠组织形态学及ghrelin在其内的定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长蛇鮈肠壁组织由内向外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组成。中肠粘膜层厚度及由粘膜层形成的肠皱褶长度均显著大于前肠和后肠(P<0.05);前肠和中肠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厚度显著高于后肠(P<0.05),但这3层的厚度在前肠和中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hrelin在长蛇鮈的前肠、中肠与后肠的粘膜层均无分布,但在粘膜下层均有分布,且前肠和中肠的粘膜下层呈强阳性反应,后肠粘膜下层阳性反应较弱;长蛇鮈前、中、后肠各区段肌肉层和浆膜层均见ghrelin阳性反应,但无明显差异。浆膜层ghrelin阳性反应要比肌肉层明显。因此,根据长蛇鮈肠道组织学结构差异,可将其明显的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由ghrelin在肠道的分布规律发现其在长蛇鮈的摄食和食物消化吸收的内分泌调控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6.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蛇鮈精子的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蛇鮈精子主要分为头部和尾部,头长为(3.15 ± 0.44) μm,尾长为(37.34 ± 2.24) μm,尾长约为头长的12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蛇鮈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3部分组成,头部无顶体,细胞核呈椭圆形,核内为致密物质,内有较大的核空隙。细胞膜与核膜之间几乎无空隙,后端具有较浅的植入窝,深度约占细胞核体积的1/6,植入窝内包含有中心粒复合体,其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呈“L”型。尾部可见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尾部周围具有侧鳍,近核端具有囊泡鞘结构。研究认为,蛇鮈精子的结构符合体外受精鱼类对精子结构的要求,具有硬骨鱼类精子结构的普遍特点,但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7.
美国禽病学家协会(AAAP)前不久在旧金山市召开了“呼吸道疾病专题讨论会”,大会还邀请了世界名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78.
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非线性动态模型,经过等效近似,建立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线性离散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互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根据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噪声特征建立了随机噪声模型,然后用不同的随机过程来模拟发生各种随机噪声.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的,模拟产生的随机噪声能够反映光纤电流互感器中噪声的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79.
胭脂鱼精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胭脂鱼精子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精子各部分的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胭脂鱼的精子主要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头部在光学显微镜下近圆形,透射电镜下头部纵切似马蹄形;头部无顶体,主要由细胞核组成,核内染色质致密,核内有核空泡;核外可见清晰的核膜,头部几乎无细胞质存在;头部后端中央处有一较深的植入窝,深度占细胞核总长约2/3,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精子的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袖套两边接近对称;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之间的角度近直角,呈"T"字形;精子尾部轴丝与细胞膜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轴丝与细胞膜之间还有囊泡等细胞器;精子尾部有侧鳍;尾部可分为主段和末段,尾部主段具有典型的"9+2"的轴丝结构.光学显微镜测定结果表明,精子头长约(2.56±0.14)μm,尾部约(52.69±5.59)μm,全长约(55.51±5.67)μm.  相似文献   
80.
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及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甲壳动物血细胞在宿主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识别、吞噬、包囊黑色素形成、胞毒作用和胞间的信息传递。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其防御机制不同,因此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是甲壳动物免疫学的基础。通常情况,十足目甲壳动物的血细胞类型主要依据细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和颗粒物质的相对大小进行分类。研究采用Giemsa染色法、H.E染色法和电子显微技术法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进行分类,观察到3类血细胞: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9.9%,46.1%,34.1%。在电镜下,这3类血细胞的超微结构极为容易辨识。透明细胞通常在3类细胞中最小,核质(N/C)比最高,但无明显的颗粒;相比之下,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内部的颗粒数量逐渐增多。利用体内和体外培养技术研究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对外源体(以Sephadex A-25色谱硅珠作为抗原)的包囊作用,初步探讨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在对外源体免疫应答过程中的识别机理。将Sephadex A-25色谱硅珠植入克氏原螯虾体内,抗原物周围被大量血细胞包囊,通过切片技术观察到抗原物周围的血细胞绝大部分为小颗粒细胞,证实在包囊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血细胞是小颗粒细胞,即小颗粒细胞在包囊反应中比较活跃。研究结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克氏原螯虾的细胞免疫机制和提高其抗病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