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牡蛎4种壳色家系子代的表型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本研究分析了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白壳色、黑壳色、金壳色和紫壳色4种壳色家系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及成贝生长和存活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 浮游阶段10日龄后, 金壳色和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白壳色家系和对照组(P<0.05); 稚贝阶段40100日龄紫壳色家系壳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60日龄白壳色家系壳高显著小于其他家系(P<0.05); 成贝阶段金壳色家系壳高和总重显著高于白壳色和黑壳色家系及对照组(P<0.05)。浮游阶段15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 稚贝期各家系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420日龄紫壳色家系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双岛湾和海阳所海区长牡蛎成贝壳高和壳长影响显著(P<0.05), 对总重和存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长牡蛎壳色与其生长和存活性状关联显著, 成贝阶段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弱, 不会对长牡蛎在两海区的育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培育壳色性状优良且生长性状良好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新品系,本研究以5个壳黑第四代家系和5个壳白第四代家系的成贝为基础群体,利用截头法对壳高进行选择,构建了壳黑和壳白快速生长系第一代群体,分析了两个选育群体的壳高和活体体重的选择反应、遗传获得和现实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在长牡蛎收获的490日龄,壳黑群体和壳白群体选择组壳高较对照组壳高分别提高(9.83?1.68)%和(9.97?1.87)%,体重分别提高(10.16?3.64)%和(11.36?1.96)%。两选育群体壳高的平均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353?0.09)和(0.405?0.111),体重的平均现实遗传力为(0.192?0.080)和(0.244?0.123)。本研究表明壳黑群体和壳白群体具有较大的遗传方差,在对壳高生长速度直接选择的同时实现了对活体体重的间接选育,可继续通过群体选育提高生长速度。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培育出壳色美观、生长性状良好的长牡蛎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本研究运用同源克隆技术和RACE技术克隆了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wnt4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49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074 bp,编码由35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栉江珧wnt4基因具有wnt家族保守结构域,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海胆(Paracentrotus lividus)等物种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wnt4基因表达具有广泛性和组织差异性,且与性别和性腺繁殖周期相关。wnt4基因表达量与性腺成熟度相关,并且整个繁殖周期卵巢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精巢,说明wnt4基因参与了栉江珧两性性腺的发育,并在卵巢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同发育阶段胚胎荧光定量分析表明,wnt4基因主要参与了栉江珧的早期胚胎发育。在胚胎发育早期(囊胚期和原肠期)wnt4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是成体表达量的500倍;在担轮幼虫和D形幼虫期迅速下降,暗示wnt4基因可能在栉江珧早期发育阶段参与了某些器官的形成。17β-雌二醇诱导实验显示,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卵巢wnt4基因表达(P0.05);短时间处理,17β-雌二醇能诱导精巢wnt4基因显著表达(P0.05)。  相似文献   
104.
为研发溢油污染事故后续修复和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系统,采用灰色预测模型与线性内插法相结合的数学方法,构建溢油灾后生物修复降解率辅助决策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为93.65%~97.53%,预测模型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基于灰色预测模型与线性内插法相结合的建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溢油灾后生物修复模拟试验中局部数据序列非等时距的建模问题,能够满足建立生物修复降解率辅助决策模型的需要,能够对溢油灾后修复与渔业生产恢复进行中长期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05.
对PB中下拉列表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几种使用下拉列表的实现方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6.
从接地和接地装置的定义出发,介绍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以及电气设备的接地,对接地知识进行了一些简单明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7.
地膜覆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地膜覆盖的普及推广使用,覆膜栽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普通地膜难以降解残留积累的问题日益突出,地膜残留已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绿色发展,切实改善地膜残留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荣成市农业局组织农技人员,采取调查问卷、田间取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我用地膜使用回收与污染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深度学习的渔业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基于分词的渔业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效果受分词准确度影响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渔业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字向量作为模型输入,避免了分词不准确对渔业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效果造成的影响;针对渔业领域命名实体长度较长这一特点,使用LSTM单元保持较长时间记忆信息,并将标记信息融入到CRF模型中构建Character+LSTM+CRF实体识别模型。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渔业领域语料集上进行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提出的Character+LSTM+CRF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与LSTM模型相比较,在准确率、召回率、F值上分别提升了3.39%、2.99%、3.19%,对于渔业领域实体识别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渔业健康养殖标准文本关系抽取领域特定性强、语意复杂导致关系抽取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BiRTE的渔业健康养殖标准复杂关系抽取方法,针对实体和语义关联建模,将RoBERTa作为编码器,采用全词掩码和动态掩码的方式增强词向量特征表示,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SelfATT)将实体特征与关系特征结合聚焦,加强实体抽取与关系预测的联系,从而提升渔业标准文本抽取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BiRTE的渔业健康养殖标准复杂关系抽取模型(RoBERTa-BiRTE-SelfATT)对渔业标准复杂关系抽取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5.9%、95.4%、95.7%,较BiRTE模型分别提升了4.2%、3.1%、3.8%。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渔业健康养殖标准复杂关系抽取模型RoBERTa-BiRTE-SelfATT可以有效解决渔业标准文本关系抽取中专有名词识别不准确、语意复杂导致实体关系难以抽取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渔业标准复杂关系抽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干露胁迫对海产贝类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应用荧光标记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fluorescencelabeled 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F-MSAP)技术,比较了不同干露条件下(0 d、0.5 d、1 d、3 d、5 d、7 d、9 d和11 d)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干露处理0 d)闭壳肌与鳃组织的总体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9.76%和29.82%;干露处理0.5 d、1 d、3 d、5 d、7 d、9 d和11 d的长牡蛎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闭壳肌组织的总体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6.59%、38.86%、43.02%、39.30%、51.13%、46.79%和35.06%,鳃组织总体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9.39%、42.13%、39.36%、43.54%、56.19%、38.57%和28.99%;干露处理7 d的长牡蛎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时期(P0.05),11 d时甲基化水平基本恢复至初始状态。甲基化变异模式分析发现,闭壳肌与鳃组织DNA甲基化变异位点存在差异,甲基化升高位点变化程度较大(P0.05)。以上结果表明,长牡蛎通过改变DNA甲基化模式来应答干露胁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反应,DNA甲基化与长牡蛎的抗逆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