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4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2000~2005年底拖网渔业资源的常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东海区底拖网渔获物种类组成、主要经济鱼种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利用结构正在向低值和低营养层次鱼种转化,主要经济鱼种的CPUE不断下降,生物学特征未见明显好转,而渔获物中幼鱼比例不断上升,渔业资源总体状况仍然存在继续衰退趋势。建议降低目前的海洋捕捞努力量,延长伏季休渔时间,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52.
53.
通过分析增殖放流3个月内象山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增殖群体的摄食能力和生长速率,阐述了黄姑鱼放流初期对自然水体的生态适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放流结束1个月,黄姑鱼增殖群体的摄食能力较弱,空胃率高达80.95%,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仅为自然群体的63.0%;肝脏指数较放流前明显降低,说明肝脏储能大幅消耗;特定生长速率仅为0.079%/d,个体生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时间推移,增殖群体对自然水体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至放流结束2个月,其空胃率下降到了46.15%,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上升到了2.16,与自然群体的空胃率(38.24%)和饵料生物生态位宽度指数(2.62)相比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摄食能力明显提升,肝脏指数基本恢复至放流前水平;生长速率较前一时期明显加快,呈现出一定的补偿性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54.
应用体长结构VPA评估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资源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摸清东、黄海日本鲭的资源量和渔业利用状况,以2007年5~12月在东海近海和黄海中南部海域渔获的日本鲭叉长的测定数据为基础材料,结合东、黄海区的渔业产量统计资料,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VPA)估算了2007年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资源量,并分析了该资源的结构和利用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利用东海西部日本鲭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当年生幼鱼(31.87%)和1龄鱼(49.90%)为主,现存年平均资源尾数和资源量分别为3.68×109N和39.55×104t;该资源的利用程度处于中度偏低开发状态,最大持续产量(MSY)为24.08×104t,年渔获量已超过MSY,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禁止利用当年生的幼鱼,能使资源处于更佳状态。通过分析该资源的渔业利用时间和年龄结构,认为年产量即使超过MSY,该资源群体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55.
东海主要经济虾类繁殖期和分布区域及其资源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根据生物资源专项调查、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等调查资料,对东海主要经济虾类的繁殖期、分布区域、资源状况等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东海虾类资源保护措施以及设立东海虾类生产休渔期的初步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6.
57.
选择象山港海域人工鱼礁、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浮筏式养殖区等为研究区域, 通过分析其与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及栖息环境差异, 探究典型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 人工鱼礁、海带与熊本牡蛎浮筏式养殖区和对照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不同海洋牧场营造设施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方式各异。与对照区相比, 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较低, 但总丰度较高, 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丰度为对照区的 3.28倍, 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和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等渔业资源种类的鱼卵和仔稚鱼在人工鱼礁区密集分布, 人工鱼礁显现出良好的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功效。海带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较对照区显著降低, 叶绿素 a 浓度明显增高, 浮游动物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 钩虾(Gammaridae sp.)和麦秆虫(Caprellidae sp.)等端足类较为集聚, 鱼类浮游生物分布较少。熊本牡蛎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高于对照区, 浮游动物总丰度较对照区有所降低, 但麦秆虫和黑棘鲷鱼卵与仔稚鱼丰度明显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5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