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6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山东潍坊池塘养殖的患有牙膏病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PX25),经回接感染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经生理生化试验及形态结构观察显示,该菌株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直或稍弯曲,两端钝圆;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进行染色具有周生侧毛,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进行鞭毛染色具一极生单鞭毛;悬滴法观察PX25菌株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对其16S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35%。综合菌体在形态、生理生化、API20NE与API20E自动鉴定结果、16S rRNA同源性等方面的特性,确认PX25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相似文献   
82.
乳酸甲氧苄啶与痢菌净联用对弧菌的抑菌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易造成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加,因此,为了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药效,联合用药的配伍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乳酸甲氧苄啶与痢菌净单用时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其联用时的MIC,采用FIC指数对其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乳酸甲氧苄啶与痢菌净联合应用时呈现协同作用,其对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最佳配伍比为1∶1,对溶藻弧菌的最佳配伍比为1∶2。目前,通常使用的乳酸甲氧苄啶与抗菌药物的配伍比例为(1∶3)~(1∶5),这一比例并不适用于痢菌净,建议二者的配伍比例为(1∶1)~(1∶2)。痢菌净与乳酸甲氧苄啶联用可增强抗菌活性,降低用药成本,对治疗由敏感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3.
84.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牡蛎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荣  刘淇  赵玲  孟辉辉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0):275-280
为揭示牡蛎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冷藏0、4、8 d牡蛎的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可以全面反映牡蛎中菌群的物种组成及丰度信息。牡蛎体附着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弧菌目(Vibrionales)为主。在科的分类水平上,主要是弧菌科(Vibrionaceae)、希瓦氏菌科(Shewanellaceae)和交替假单胞菌科(Pseudoalteromonadaceae),其中初始样品以Vibrionaceae为主,比例达36.8%;第4天样品Pseudoalteromonadaceae比例相对较高;第8天样品同样以Pseudoalteromonadaceae为主,而Shewanellaceae比例明显增加,达到19.5%。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在牡蛎初始菌群中比例前三位依次为弧菌属(Vibrio)、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其中Vibrio在冷藏前期比例迅速下降;Shewanella和Pseudoalteromonas在系统进化关系上较为接近,在冷藏后期比例占优,可能在牡蛎腐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牡蛎的贮运保鲜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麻保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温20±1℃条件下,2.5mg·kg^-1剂量肌注和口服麻保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规律。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血淋巴、肌肉、肝胰腺内的Tmax和Cmax分别为0.147h.0.039h.0.103h和3.688μg·mL^-1、2.7331μg·mL^-1、4.524μg·mL^-1,AUC分别为8.474μg·mL^-1·h^-1、2.396μg·mL^-1·h^-1、18.310μg·mL^-1·h^-1(1/2)。为0.893h,0.103h、1.257h;t(1/2)B为9.866h、2.648h,4.947h,CL为0.118L·h^-1·kg^-1、1.043L·h^-1·kg^-1、0.137L·h^-1·k^-1。连续口服给药三种组织中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74h,55.14h.5.72h。根据本试验结果及多剂量给药原则,麻保沙星的合理给药方案为:口服2.5mg·kg^-1的剂量,每日1次给药。  相似文献   
86.
中草药对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残留消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探讨了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对其残留消除的影响.健康大菱鲆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连续5 d投喂复方新诺明药饵,从第6d起对照组投喂不含药物的空白饵料,试验组投喂中药三黄散药饵,连续投喂1个月.定期取样,测定复方新诺明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10±2)℃水温下,两种主要成分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甲氧苄啶在大菱鲆血清、肌肉、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如下:对照组为T1/2β血清 7.86d和9.30d、T1/2β肌肉 8.42d和17.46d、T1/2β肝脏10.93 d和20.63 d;试验组为T1/2β血清 7.54 d和8.76d、T1/2β肌肉 7.42 d和16.11 d、T1/2β肝脏 10.40d和18.63 d.以可食性组织肌肉为残留靶组织,磺胺甲基异噁唑和甲氧苄啶消除到最高残留限量(0.01 μg·mL-1和0.05 μg·mL-1)以下,对照组需要61 d和41 d,试验组需要46 d和26 d,表明中药三黄散对复方新诺明在大菱鲆体内的消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7.
野生与养殖刺参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对野生和养殖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营养成分,包括灰分、盐分、蛋白质、粘多糖、胶原蛋白、皂苷、氨基酸组成及11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和养殖刺参的胶原蛋白质量分数(以干基计)为39.43%和40.37%,差异不显著(P〉0.05);盐分、粘多糖及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8.47%、15.40%,10.19%、9.27%和0.81%、0.62%,差异显著(P〈0.05);灰分、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5.73%、20.74%和58.80%、62.21%,差异极显著(P〈0.01)。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1.16%和20.28%,差异显著(P〈0.05);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0.86%、28.00%和33.66%、30.39%,差异均极显著(P〈0.01)。矿物元素含量丰富,野生刺参的微量元素比例要略优于养殖刺参,铅(Pb)、汞(Hg)和镉(Cd)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食品卫生标准限量。综合分析认为,野生和养殖刺参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胶原蛋白、粘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及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鲜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咸干鲅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风味形成规律,对咸干鲅鱼自然风干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肌肉硬度值、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鲅鱼自然风干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减少,肌肉硬度值增大,逐渐形成肉质柔韧、富有嚼劲的特有口感.游离氨基酸总量在风干前期显...  相似文献   
89.
使用MODND1D中国500 m分辨率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产品数据,对河北省2018年10月—2019年5月冬小麦各生育期NDVI变化进行分析,并对2019年5月22日冬小麦灌浆期河北省的一次大面积干热风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干热风发生前后NDVI变化特征。结果表明,NDVI可以较好地反映冬小麦各生育期长势情况,同时可以反映干热风对冬小麦灌浆期的影响,当干热风发生时NDVI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其下降幅度随干热风灾害程度加重而增大。   相似文献   
90.
用药浴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复方新诺明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对幼虾生长的影响和中毒的机理。结果表明,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的24h LC50和48h LC50分别为300、355mg/L和232、17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42、12mg/L;用50、100、200mg/L的复方新诺明对幼虾药浴35d,各试验组未见任何临床变化,而100、200mg/L药物浓度对幼虾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影响极显著(P<0·01)。用300、450、600mg/L的复方新诺明对幼虾药浴16d,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对虾食欲下降,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死亡率升高。各试验组对虾血细胞数目显著下降(P<0·05),血清AST、ALT活性在300、450mg/L浓度组下降,在600mg/L浓度组升高。对中毒虾肝胰脏、鳃和胃组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3种组织均产生异常变化,出现从细胞肿胀到空泡化、坏死脱落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