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需上报的罗氏沼虾白尾病(whitetail disease,WTD)的主要病原体。为建立快速检测MrNV的套式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PCR条件进行优化后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05 bp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片段,最佳引物浓度为0.8μmol/L、退火温度为56℃、Mg2+浓度为2.0 mmol/L,而对其他对虾病毒基因组均没有扩增出条带;检测MrNV的灵敏度大约为RT-PCR的103倍,最低可检测到2.612×10-2 fg MrNV RNA。应用套式RT-PCR和一步法RT-PCR同时对108份来自广西各地的罗氏沼虾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套式RT-PCR共有9份检出MrNV,而一步法RT-PCR仅有3份检出MrNV。由此可见,建立的套式RT-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提高MrNV的阳性检出率,可用于MrNV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为WTD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检疫和实验室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研究亮点: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建立了检测MrNV的套式RT-PCR方法。该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低可检测到2.612×10-2fg MrNV RNA,能提高临床样品MrNV的阳性检出率,可用于MrNV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提高出苗率,很多人应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这虽然能提高虾苗的出苗率,但对虾苗自身产生很大的危害,为探索罗氏沼虾全生态育苗技术,笔者于2014年3-8月多次在广西南宁国家级罗氏沼虾良种场进行幼体培育实验,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一、育苗场地与设施育苗池规格为1.5米×4.0米×0.8米,为了方便控制温度,育苗池内装有加热管道,充气方式为底层微孔充气,由鼓风机经管道输送到育苗车间,同时备有海水、淡水蓄水池等设施。  相似文献   
13.
4—6月,在南宁市司百客水产养殖基地667 m2左右的稻田(FR)和池塘(PC)中比较两种养殖方式下瓦氏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当稻田水稻40 cm高、鱼沟蓄水位80 cm、池塘水位80cm时,放入平均体质量10 g的黄颡鱼,密度均为3尾/m2,每组各3个重复,每天投喂1号黄颡鱼饲料2次(8:00和18:00),研究养殖方式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营养成分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养殖12周后,FR组黄颡鱼体长(LG)、体质量(WG)、肥满度(K)和特定生长率(SGR)分别比PC组显著高19.01%、15.30%、17.52%和52.81%(P<0.05),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0.27%和降低28.53%(P<0.05),肌肉纤维面积低51.73%,而纤维密度高16.52%(P<0.05)。FR组黄颡鱼肌肉中风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84.60%,显著高于PC组(69.79%)(P<0.05),FR组的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高于PC(...  相似文献   
14.
按海盐∶MgSO4∶CaCl2∶KCl∶H3B3O3∶KBr∶EDTA∶生石灰为2000∶600∶72∶36∶24∶4∶1∶2的比例配制成人工海水,研究在该人工海水中培育罗氏沼虾幼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海水中的Mg2+、K+、Ca2+的比值为3∶1∶1,与天然海水接近,且水质无毒性作用;人工海水培育80万尾罗氏沼虾虾苗,获得68万尾幼体,成活率约为85%,蜕皮率为16.82%,特定生长率为25.34%/d,高于天然海水的培育水平。结果表明,自制人工海水可用于罗氏沼虾幼体培育。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糖源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与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别以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蔗糖、葡萄糖为糖源,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饲喂6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初始体长(2.05±0.38) cm、初始体重(3.74±0.83) g]12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养殖桶(重复),每个养殖桶放养40尾虾。结果显示:1)饲料糖源对肥满度(CF)无显著影响(P0.05),肝胰指数(HSI)和内脏指数(VSI)以葡萄糖组最高,小麦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最高,蔗糖组、葡萄糖组的FE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糊精组、小麦淀粉组、玉米淀粉组、α-淀粉组(P0.05)。2)小麦淀粉组的全虾、肌肉、肝胰腺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葡萄糖组的全虾和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低,且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蔗糖组、葡萄糖组全虾和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α-淀粉组的肝糖原含量最高,是蔗糖组、小麦淀粉组的4倍左右(P0.05),α-淀粉组、葡萄糖组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与血清葡萄糖和肌糖原含量呈正相关。3)肝胰脏己糖激酶(H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不受饲料糖源的显著影响(P0.05),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则受饲料糖源的显著影响(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得出,6种糖源中,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这2种多糖对罗氏沼虾生长的促进效果更好,可为罗氏沼虾饲料的糖源。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水质培育速度,促进藻类快速繁殖,利用藻类降解有害物质,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为幼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提高罗氏沼虾育苗成活率[1],我们进行了"鱼虾可乐"对水质和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对照组不投放"鱼虾可乐"。在相同的技术管理条件下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育苗水体浮游生物的变化情况,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的浓度,育苗结束时计算育苗成活率,通过水质培育效果和育苗效果来评估"鱼虾可乐"在罗氏沼虾育苗中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水体中氨氮含量降低19.76%,亚硝酸氮含量降低21.43%,溶解氧提高11.93%,有效改善了育苗水质,为幼体生长和活动提供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使育苗成活率提高了11.29%。表明:"鱼虾可乐"能缩短育苗水质培育时间,有效改善育苗水体环境,是一种营养型水质改良剂。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对采自江苏吴江、广西三塘和广西南宁国家级良种场共3种不同来源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进行从幼体阶段至变态苗阶段的培育试验;干量容积法推算产苗量,计算育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幼体的育苗成活率分别为73.6%、65.2%和90.4%,成活率差异明显;其中,国家级广西南宁罗氏沼虾良种场的育苗成活率最高。在育苗生产中,必须注重罗氏沼虾亲本的种质复壮与培育,才能保证幼虾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幼体质量对育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引进我国的30多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09年全国养殖面积约60万亩,养殖产量约为20万吨,约有200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罗氏沼虾的年育苗量在400亿尾左右。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育苗遭遇重大的挫折,导致全国的罗氏沼虾闹苗荒,苗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套肠症的病原鉴定及其药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败血症并出现肠套叠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肾脏及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细菌(TE090214),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为斑点叉尾鮰病鱼的病原且具有高度致死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特征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形状为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荚膜及芽孢,氧化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气,能利用甘露醇、蔗糖、阿拉伯糖和水杨苷产酸,能水解七叶苷等。对该菌的16Sr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1条长度为1537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GQ184148);在以该菌16SrD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TE090214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Zo聚在一簇,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可将该菌株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供试的15种抗菌药物中,菌株TE090214对头孢哌酮、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对链霉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等7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EDTA二钠对培养单胞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添加不同浓度的EDTA二钠培养等鞭金藻、扁藻、绿色杷夫藻、小球藻,经过3d的培养后,得出结论:添加1-7ms/LEDTA二钠的单胞藻增量比值最高述2.24,最低比值也有1.61,对单胞藻生长有促进作用;添加8—9ms/L的单胞藻增量比值有所降低,对单胞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