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名优水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促进了其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以2000年为例,我国淡水养殖产量为1516万t,比1999年增长了6.68%,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324.18万hm~2,比1999年增长30.8%。名优鱼类养殖业,无论从养殖面积还是从养殖产量来看,都占据了淡水养殖业的很大份额,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我国的淡水名优鱼类养殖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需求稳步增长,价格呈  相似文献   
72.
麦饭石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石,因其外观颇似握聚一团的米饭而得名。它含有人及动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被称为促生长剂的痕量稀土元素(董国英等,1998)。科学研究表明麦饭石具有“四大特性”,即有益元素的溶出性、有害组分的吸收性、细菌的抑制性、pH值的调节性。对人及动物具有健脾胃、保肝脏、抗疲劳、调节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因此,目前麦饭石已在食品、医药、保健、环境保护、动物营养等方面得到应用。在养殖业,麦饭石作为鸡饲料添加剂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胡仲明等,1988)及肉鸡的生长性能(李文武等,1988)都有促进效果。本文就麦饭石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以进一步合理地开发和应用麦饭  相似文献   
73.
74.
烟草气候斑病病原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对烟草气候斑病的主要病原物尚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1993~1996年多次采用人工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SO_2和O_3对烟株叶片伤害症状存在较大的差异,O_3伤害形成的白斑型症状又与气候斑病田间一般症状相同,故烟草气候斑病确系O_3为主的大气污染所致。O_3引起烟草气候斑病的临界剂量为0.321~0.358μl/L·0.25h。  相似文献   
75.
我国馬和騾热能代謝的研究,至今少有記載。作者从1959年以来,先后以乘、挽役用的馬和騾测定了共不同动态和靜态的热能消耗量。并以三河馬、伊犁馬和蒙古馬三种不同品系进行了基础代謝的测定。現将观察測定結果介紹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一、試驗方法  相似文献   
76.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对翘嘴红鲌生长、饲料利用及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19.36±2.17)g的翘嘴红鲌,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鱼油为脂肪源,用添加不同水平鱼油(添加量分别为0、2%、4%、6%、8%、10%)的饲料喂养翘嘴红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最大(1.34%/d)、饵料系数最低(1.25),均与饲料脂肪含量为9.26%,但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蛋白效率在饲料中脂肪含量为9.26%时最大,与饲料中脂肪含量为7.14%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其余各试验组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翘嘴红鲌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翘嘴红鲌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脂肪添加量与翘嘴红鲌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效率及饵料系数的变化关系表明,本试验中翘嘴红鲌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为7.14%~9.26%。  相似文献   
77.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胆汁酸添加水平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以360尾健康、平均体重为(12.74±0.14)g的齐口裂腹鱼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4组试验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75、150、300 mg/kg胆汁酸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70 d。结果表明: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增加,齐口裂腹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质效率(PER)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饲料系数(FCR)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各胆汁酸添加组的WGR、SGR、P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胆汁酸添加水平为150 mg/kg时,WGR、SGR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6.63%和1.69%/d;当胆汁酸添加水平为300 mg/kg时,PER达到最大值,为1.64%;FCR则在胆汁酸添加水平为75 mg/kg时有最小值,为1.56。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WGR、SGR、PER和FCR最佳时的胆汁酸添加水平分别为186.83、192.86、166.67和183.33 mg/kg。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增加,齐口裂腹鱼幼鱼的肥满度(CF)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各胆汁酸添加组的C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VSI、HS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胆汁酸添加水平的增加,齐口裂腹鱼全鱼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全鱼、肌肉及肝胰脏中粗脂肪含量则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全鱼及肌肉中水分、粗灰分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有效地提高齐口裂腹鱼幼鱼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其生长,改善其形体指标,减少其肌肉及肝脏中脂肪的沉积。综合考虑,齐口裂腹鱼饲料中胆汁酸适宜的添加水平为166.67~192.86mg/kg。  相似文献   
78.
铜鱼对4种饲料原料的离体酶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铜鱼对4种常用饲料原料中蛋白质的离体消化和酶解能力.选用体重146.81g左右的野生铜鱼200尾,暂养24 h排出其消化道内容物后解剖,取出其肠道和肝胰脏制备成消化酶液,在离体条件下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进行消化酶解.试验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铜龟对饲料原料中蛋白质的酶解能力为肝胰脏强于肠道,而在肠道中则以中肠最大,后肠最小.在0~4 h铜鱼肠道对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酶解时的氨基酸生成速度以鱼粉最大,为8.551 mg/h(P<0.05);胰脏酶解液的氨基酸生成速度则以豆粕最大,为13.110 mg/h(P<0.05);铜鱼对4种饲料原料酶解的平均速度分别为:鱼粉10.75 mg/h、豆粕10.03 mg/h、菜粕9.05 mg/h、棉粕7.36 mg/h.由此可知,铜鱼对鱼粉和豆粕具有较好的消化酶解能力.  相似文献   
79.
以常规饲料为原料,用豆粕等植物蛋白分别替代16%、28%、40%、52%、64%、76%、88%和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8组等蛋白水平(粗蛋白质为30%左右)、等能(总能为39 kJ/g)的饲料,对体长为(5.66±0.09)cm、体重(3.16±0.16)g的淡水白鲳Colussoma brachypomum进行45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为28%、40%、52%、64%时,淡水白鲳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73、2.79、2.65、2.67%/d,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的差异与特定生长率相似;淡水白鲳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为1∶1.67。  相似文献   
80.
鸦胆子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植物源农药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优点,测定了有毒植物鸦胆子叶、枝条、种子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烟蚜均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鸦胆子种子提取物的活性最高,处理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8.79%;在胃毒及选择性忌避活性测定中,鸦胆子叶提取物对烟蚜的胃毒活性最大,处理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7.11%,处理24 h后的选择性忌避率为85.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