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49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1篇
  62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2BFS-8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2BFS-8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可一次完成平田、开沟(厢沟、畦沟、肥沟)、作畦、播种、施肥、压种、盖肥等工序。采用振动阀门的槽轮排种器,可实现水稻芽种定量精密分行条播,并防止伤芽和断条。采用常规槽轮排肥器与施肥开沟器,可实现常态化肥分行深施。由组合式开沟器形成的多沟并举,有利于水肥有效管理和光、温充分利用。室内台架和田间生产试验表明,该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72.
鱼类细胞是开展鱼类病毒分离鉴定、功能基因分析以及生物制品制备等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鳜(Siniperca chuatsi)是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的养殖品种。随着鳜鱼养殖产量的逐年增加,其病害问题尤其是病毒病问题也日趋严重,但是,可用于鳜鱼病毒分离和基因功能分析的鳜细胞系缺乏。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消化法,对来源鳜脑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鳜脑组织细胞系,命名为MFB。MFB细胞在28℃含10%胎牛血清的L-15中已稳定传代超过70次,第25代鳜脑组织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β-tubulin和Neu-N)鉴定MFB细胞的神经元纯度,结果显示,培养的MFB细胞为神经元类细胞。病毒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鳜蛙虹彩病毒(MFRaIV)、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RaIV)和大鲵虹彩病毒(GSIV)均可在MFB细胞中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分别为108.68±0.12、108.36±0.15、1010.15±1.85 TCID50/mL。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EGFP-N1转入MFB细胞,转染效率可达20%。本研究建立的鳜脑组织细胞系不仅对多种蛙虹彩病毒敏感,而且转染质粒效率较高,为鳜病毒性病原的分离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73.
实验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cDNA的全长、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特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鲟hsp3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0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636 bp,5′端非编码区(5′UTR)38 bp,3′端非编码区(3′UTR)363 bp,共编码211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含有一个保守的α晶状体结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HSP30与鱼类HSP30聚为一支,与小体鲟HSP3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9%。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中华鲟hsp30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在肠中的表达量最低。高温胁迫后,心脏、脾脏、肾脏和皮肤中hsp3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表明这些器官在中华鲟应对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正>为了探索高效绿色养殖技术模式,天津市开展了血鹦鹉套养南美白对虾试验,养殖3个月,亩效益达到了0.95万元,经济效益可观。为了推广该养殖技术模式,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与设施池塘面积为7亩,池底平坦,淤泥厚度约15厘  相似文献   
75.
鼓形与圆柱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功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功耗,同时减少脱粒滚筒堵塞,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设计了一种鼓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并对其功耗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以具有相同外部尺寸的圆柱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为对照,以脱粒滚筒旋转轴总力矩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基于离散元法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喂入量下,2种结构的脱粒滚筒旋转轴总力矩存在明显差异,鼓形滚筒旋转轴总力矩小于圆柱形滚筒,且随喂入量增大,差异越大。与仿真条件一致的2种脱粒滚筒结构功耗对比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喂入量为0.8~1.6 kg/s时,随喂入量增加,滚筒功耗增大,与相同外部尺寸的圆柱形滚筒相比,鼓形结构的脱粒滚筒功耗平均降低5%~15%。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究大金山岛典型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以气溶胶粒径谱仪、气体采样袋与测汞仪对大金山岛大气中的颗粒物PM2.5、PM10,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大气重金属汞进行监测、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μ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45.76,60.97金山码头(43.80,56.45)大金山岛(37.92,53.63);大气总VOCs浓度(μ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338.01)大金山岛(318.72)金山码头(303.93);大气重金属汞浓度(n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7.33)大金山岛(6.02)金山码头(4.65)。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到达大金山岛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位的河南中西部及长三角西北部。  相似文献   
77.
选择吉林省44个园林乔木、灌木树种叶片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火行为模拟试验。对绝干含水率、厚度、抽提物、灰分、燃点、热值、蔓延速度、消耗质量比、火线强度和驻留时间这10个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树种叶片的理化性质、林火行为均存在差异,表现出对叶片抗火性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计算理化性质、火行为指标因子得分,建立指标因子得分模型,得出综合得分。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理化性质、火行为指标综合得分进行TOPSIS分析,得到44个树种叶片的抗火性强弱评价值。乔木树种五角枫、梓树、樟子松等,灌木树种早锦带花、鸡树条荚蒾、珍珠绣线菊等,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火性,可以选择作为园林树种混交种植,以提高城市绿化、森林公园树种的抗火性。  相似文献   
78.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凸显,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已经成为人们必须面对并想办法解决的问题,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碳汇造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举措。碳汇造林是通过既植树造林,又减少破坏森林,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从而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同时,进行碳汇造林还可以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产生效益。基于此,从碳汇造林的概念出发,指出当前我国在碳汇造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9.
白皮小麦皮薄且胚乳相对含量及出粉率高,较红皮小麦更受农户和企业青睐,但也更易发生穗发芽。为了给抗穗发芽机理研究及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在7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来自世界主要小麦产区的502个白皮小麦材料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和评价,然后对白皮小麦穗发芽抗性进行位点关联分析。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2个白皮小麦材料中,仅1.39%的材料平均发芽率小于40%,其中Osiris(埃及)、Vilmorin 29(法国)、Miana(法国)、Kanto 107(日本)、Darwin(德国)、Magnif MG(阿根廷)和Benefactress(英国)具有在多个环境下稳定的穗发芽抗性。利用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紧密连锁的236对标记筛选到202个多样性位点,依据遗传结构将白皮小麦群体分为3类(K=3)时,分别有40.92%、30.03%和29.04%的材料分在三个亚群中,当K=6时群体结构趋于稳定,同时发现,非洲的材料群体结构单一,而来自其他地区的材料遗传结构更复杂。结合穗发芽表型与K=3~6时的遗传结构数据对具有代表性的303个白皮小麦材料进行关联分析,通过平均值与各环境值分别关联到4个与15个在白皮小麦群体中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等位变异位点。其中, Xwmc24.2-1AXcfd44.1-2DXbarc321.2-3AXgwm397.1-4AXwmc75.1-5B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关联到,为较稳定的白皮小麦抗穗发芽位点。  相似文献   
80.
针对第一代滴灌带铺设机作业速度波动时滴灌带输出量不稳定、产生堆积、缠绕,覆土动作不稳定问题,文章在原有基础上设计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改进覆土轮结构和尺寸,实现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及滴灌带间隔性覆土作业,完成第二代滴灌带铺设机设计。在田间试验中,滴灌带未出现堆积、缠绕;当开沟铲入土深度为18 cm,覆土轮压力657 N,机组作业速度6 km·h-1时,相应覆土量727 g,覆土间隔233.8 cm,开沟宽度29.6 cm。结果表明,第二代滴灌带铺设机可完成滴灌带铺设、间隔覆土、抚垄等作业,满足实际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