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六堡茶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类特色黑茶产品,产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风味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综述了近20年以来六堡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探讨分析了六堡茶未来可能的主要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综合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筛选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机械收粒玉米新品种,为该区域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对2017—2018年10个新审定和生产上的主栽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TOPSIS法计算结果表明,按照10个玉米品种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排序为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新单68>创玉107>先玉335>迪卡517>华皖267>怀川39>郑单958,综合产量和宜机收性状,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两个品种表现较好.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加权综合效果测度值排序为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先玉335>新单68>创玉107>迪卡517>怀川39>华皖267>郑单958,结合产量和综合优势量化值,同样是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表现较好.两种方法中,京农科728、粒收1号、豫单9953、迪卡517和郑单958等5个品种的排序基本一致,其余5个品种的综合评价排序稍有不同.[结论]两种评价方法均能客观全面评价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但灰色局势决策法分类更准确,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依据各品种的产量和宜机收性综合评价10个参试玉米品种,初步筛选出适宜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高产宜机收品种为京农科728和豫单9953.  相似文献   
75.
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5种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种衣剂+悬浮性伴侣能提高夏玉米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苗期素质,促进生长,同时可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比其他处理增产2.26%~12.74%。  相似文献   
76.
玉米精密播种种子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霞  王小星  黄瑞冬 《玉米科学》2012,20(4):95-100
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分别选取27、24和10个玉米品种的种子,测定单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分析普通种子和精播种子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种子相比,精播种子的平均单粒重增加了15.32%,变异系数降低了12.38%;精播种子的发芽势较普通种子高4.73%,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与先玉335种子相比,国内玉米种子平均单粒重、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增加了33.91%、57.35%和17.57%,发芽势、发芽率降低了8.67%和2.38%。因此,要满足机械化精播的要求,需从种子加工质量和种子活力两方面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精播种子单粒重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0.042 6和15.98%左右、发芽势和发芽率达90%和95%以上、发芽指数为70的标准,可作为我国精播玉米品种的质量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77.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郑单52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单52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玉米杂交种,该品种产量9 000kg/hm~2,生育期101d,需要≥10℃的积温2 800℃,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9002).  相似文献   
78.
20份特异玉米地方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28对稳定的SSR引物分析了20份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43个,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9个多态性片断,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85.聚类分析将此材料划分为3个大群,其中来自山西地方品种划分在一个类群内,而来自河南的地方种质分布在3个类群中,多样性较高.据此结果,可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针对性的保存和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79.
郑旱2号(见封2图片)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具有高产、稳产、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旱稻新品种。2003年2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31。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