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1.
青田田鱼引种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田田鱼,学名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俗称田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主要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瓯江等水系。青田田鱼生长快、食性杂、性情温和,非常适合稻田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加州鲈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已在重庆、浙江等地的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成功,池塘循环水"跑道"养殖在贵州还没有成功的先例。2017年遵义市播州区水产站首次引进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技术,在贵州大学的老师指导下,2018年5月进行了加州鲈养殖试验,经过近半年的养殖,取得了养殖经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初步探究水体中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匙吻鲟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仔鱼抗亚硝酸盐胁迫能力的影响,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仔鱼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以卵黄为营养的内源营养期,LZM、AKP、ACP活性和T-AOC随维生素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趋势,且90 mg/L和120 mg/L维生素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胁迫组;以卵黄和外源饵料作营养的混合营养期,LZM、AKP、ACP活性随维生素C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趋势。90 mg/L维生素C组LZM、AKP、ACP活性和T-AOC从内源营养期到混合营养期显著上升,上升率分别为71.8%、33.7%、48.4%和61.1%。MDA含量随维生素C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同一取样时间下显著低于胁迫组,维生素C添加组MDA含量从内源营养期到混合营养期无显著变化。综上,在亚硝酸盐胁迫下,90 mg/L维生素C浸泡对匙吻鲟仔鱼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保护效果较好;亚硝酸盐胁迫可导致匙吻鲟内源营养期及混合营养期仔鱼机体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不平衡,但不同质量浓度维生素C浸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硝酸盐胁迫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将广西的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引种入贵州开展驯养试验,对菲牛蛭的摄食与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引种菲牛蛭摄食系数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在体重小于1 g时摄食系数最大,为0.89±0.60,体重在1~4 g时为0.54±0.45,体重在4~10 g、11~17 g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37±0.26、0.24±0.18。(2)引种菲牛蛭平均快速代谢期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延长,体重小于1 g时平均快速代谢期最短,为(3.30±0.82)d,体重在1~17 g之间时快速代谢期相近,约为6~7 d。(3)引种菲牛蛭增重率随体重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体重小于1 g时增重率最大,可达626.67%,1~4 g时增重率下降最快,增重率为263.96%,11~17 g增重率最小,仅有64.01%。(4)体重在小于1 g、1~4 g、4~10 g、大于10 g几个阶段的饲料系数分别为209.57%、225.59%、237.12%和294.65%。研究表明,随着体重的增加引种菲牛蛭饲料系数有增加的趋势;引种菲牛蛭摄食系数在体重小于1 g、1~4 g、4~10 g、大于10 g等几个生长阶段有明显差异,投喂周期存在差异,可以以此作为菲牛蛭分级饲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铜仁锦江河漾头河段野生黄颡鱼鱼卵和同一区域内养殖黄颡鱼鱼卵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了野生与养殖黄颡鱼鱼卵氨基酸组成和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了野生与养殖黄颡鱼鱼卵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黄颡鱼鱼卵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55.60和59.12。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野生黄颡鱼鱼卵的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高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低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1),但野生黄颡鱼鱼卵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总量极显著高于养殖黄颡鱼鱼卵(P0.01),野生黄颡鱼鱼卵的n-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比值(1.57)低于养殖黄颡鱼鱼卵(1.80)。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相似文献   
17.
将维生素C添加到普安银鲫的孵化水体中,维生素C浓度设置为20、25、30和35 mg/L,记录孵化率及仔鱼存活率,测定各浓度组中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仔鱼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研究维生素C(Vc)对普安银鲫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SOD和CAT的活性随着普安银鲫仔鱼发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GSH-Px活性则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0 mg/L的Vc溶液能显著(P0.05)提高普安银鲫仔鱼SOD、CAT和GSH-Px活性,且SOD的活性在出膜72 h后开始显著降低(P0.05),而CAT和GSH-Px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普安银鲫仔鱼中抗氧化作用以SOD和CAT为主;适宜浓度的Vc添加到普安银鲫的育苗水体中能提高仔鱼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花溪河冬季软体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溪河位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境内,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苗岭山系的中段,海拔1000~1200m.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认识大鳍鳠的染色体组特征,为大鳍鳗的遗传多样性积累数据,同时为其驯化繁殖提供技术资料,采用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大鳍鳗染色体的核型.结果表明:大鳍鳗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56,核型公式为2n=16m+14 sm+12 st+1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86.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花溪河软体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软体动物的群落特征,探究它们在河流中的生态功能,对花溪河软体动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花溪河软体动物有26种,隶属13科21属,其中,以紧缢小田螺[Paludinella stricta (Gould)]、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 (Moellendorff)]、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Heude)]、平盘螺[Valvata cristata(Muller)]和光钉螺[Katayama nosophora (Robson)]为优势种.软体动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