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31.
为了解贵州黔东南棘蛙的肌肉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氨基酸分析方法测定黔东南棘胸蛙、棘侧蛙和棘腹蛙3种野生棘蛙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并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标准对其进行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3种野生棘蛙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其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5种,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棘胸蛙、棘腹蛙和棘侧蛙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4.19%、87.43%和86.12%。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分别为39.79%、40.07%和39.06%,在蛙科动物中均属于较高水平。3种棘蛙肌肉中,均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天冬氨酸的含量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表明,棘蛙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显示,棘胸蛙为86.72、棘腹蛙为89.79、棘侧蛙为86.22。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贵州黔东南3种野生棘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2.
为研究匙吻鲟卵黄囊仔鱼生长特点及抗氧化能力变化,对出膜3~10日龄仔鱼进行可量现状及抗氧化酶的测定。结果显示:卵黄囊期仔鱼全长、体质量与日龄分别呈幂函数和二次函数相关;体质量与全长呈幂函数相关,且为正异速生长。在头部器官中,口宽、吻长均为正异速生长,眼径为等速生长。仔鱼从出膜3天到6天TSOD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且均到达最大值。CAT在出膜7日龄出现最低值,之后出现上升现象。仔鱼T-AOC在出膜3~9日龄逐渐升高,直至卵黄囊消失前出现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在期间逐渐降低,直至卵黄囊消失前出现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仔鱼的异速生长模式,保证了各重要功能器官的充分发育,以适应多变的环境,且在出膜3日龄前眼睛已完成了优先发育;匙吻鲟卵黄囊仔鱼在摄食前后由不同种类的抗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来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解网箱养殖福瑞鲤鱼种的生长状况,利用福瑞鲤鱼种体长和体重数据,应用统计方法进行体长-体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箱养殖福瑞鲤鱼种体长-体重之间呈曲线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W=0.033 6 L~(2.8378),R=0.975 4。  相似文献   
134.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它是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因其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越来越受养殖者青睐.2014年至今,贵州省湄潭县每年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在2000亩~3000亩,单位稻田内水稻、小龙虾等共生共作,实现"以渔促稻、渔粮共存、一水多用、...  相似文献   
135.
余姚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支撑体系架构及应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余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特点,围绕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目标,从水资源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余姚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支撑体系架构,并构建了支撑体系中各项关键技术的数学模型。旨在为我国县域范围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6.
<正>为了促进贵州稻田养鱼品种的结构性调整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解决传统稻田养鱼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19年借助《山区稻渔配套模式集成与研究》项目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引进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大的中华鳖以及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较强的福瑞鲤2号新品种,在铜仁市思南县项目示范单位的稻渔生产基地针对稻渔综合种养“稻+鱼+鳖”模式开展了水稻种植、福瑞鲤养殖、鳖的养殖混合共生种养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7.
2021年9月在贵州省都匀市甲登村一池塘内发现一种仙女虾,采用PCR扩增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该仙女虾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都匀仙女虾COI、16S rRNA基因序列与鹄沼枝额虫(Branchinella kugenumaensis)相似度分别为98.71%、98.96%。结合GenBank中无背甲目部分科物种的同源序列,开展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基于COI、16S rRNA基因遗传距离显示,都匀仙女虾与鹄沼枝额虫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17、0.000。系统发育树显示,都匀仙女虾与鹄沼枝额虫聚在一起形成单支系,COI-based树和16S rRNA-based树的支持率分别为100%和99%。鉴定结果表明,贵州省都匀市甲登村的仙女虾是钗额虫科(Thamnocephalidae)枝额虫属(Branchinella)的鹄沼枝额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