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8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51.
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1990年7月5日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试验,在插穗基部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定根钻出体外前,定时切取穗条基部0.5cm长的材料固定于FAA液中,用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从扦插到生根需要40d,插穗诱生根原基属内生源,它们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插条基部切口产生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维管形成层产生诱生根原基,而形成根。另外一种是皮部生根型,在插穗基部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产生分生组织细胞团,逐渐形成诱生根原基。两种生根类型在不定根突破外层组织时,均需经过挤压破碎和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白桦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白桦雄花发育过程中赤霉素(GA),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及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变化。结合白桦雄花形态解剖观察,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白桦雄花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含量的GA及花芽分化初期低含量的ABA,IAA,ZR有利于白桦雄花芽的分化,ABA,ZR和IAA能促进雄蕊原基分化及孢原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3.
大连地区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1994年-1995年大连地区由杆状病毒引起的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实验中国对虾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发病虾和人工感染的虾组织病理相同,在胃、皮下、类淋巴、造血组织、鳃、中肠、后肠、肝胰腺、心脏等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干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中都可观察到显著胀大,呈空泡状或被苏木精浓染的细胞核。胃是病理变化出现最早且最严重的器官。在电镜下,胃、甲壳下上皮细胞核中可见大量长270~350nm,宽100~120nm的杆状病毒颗粒,细胞核、线粒体出现胀大,嵴断裂、消失情况。干细胞、上皮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细胞为靶细胞。  相似文献   
154.
日本桦树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桦属在日本有9个种,主要分布在本洲北部,其中日本白桦、日本岳桦和棘皮桦3种桦树最为重要,研究的也较多。自1958年以来主要研究了桦树的抗野兔、野鼠特性,以及桦属种间杂交的后代抗野兔、野鼠性的差异,桦属种间杂交和种内杂交其杂交方式不同对种子产量和成活率等的影响;日本白桦、棘皮桦种源试验;日本白桦无性系的测定与早期选择;棘皮桦材质材性的研究。制定了日本桦树的育种战略。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基于白桦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测定分析结果,选出生长与材质性状兼优的杂交优势亲本及组合,为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桦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10年生杂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杂交组合的生长、材性和保存率等性状,利用SPSS22.0、WinNCⅡ等软件对各性状进行方差、配合力及效应值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各性状,选择杂交优势亲本及组合。【结果】1)不同亲本杂交组合间的生长、材性和保存率等性状方差分析显示(除木材密度和保存率性状外),7个性状的组合间方差、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34%~55.29%之间,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在38.83%~73.72%和22.23%~68.48%之间,其中部分性状家系间变异较大、遗传能力较强。2)树高、胸径、材积、木质素含量和纤维长宽比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以及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双亲的加性效应对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纤维长宽比等材质性状具有明显影响,母本的加性效应远大于父本,且占主...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客观评估7年生转BpCCR1白桦在3个试验地点的生长适应性与稳定性,筛选优良转基因株系,为环境释放及生产性试验提供指导。  方法  以21个转BpCCR1白桦株系及1个野生型白桦株系(WT)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帽儿山、石道河林场、生态实验林场3个试验地点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用AMMI模型分析参试株系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  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树高生长在株系间、地点间以及株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以各试验点参试株系单株材积均值加上标准差为优良转基因株系选择标准,分别选择出各造林地点的最优株系。帽儿山试验点的入选优良株系是FC18、FC29和FC40,材积分别高于群体均值的72.99%、51.28%和64.39%;石道河林场的入选优良株系是FC7和FC33,材积分别高于群体均值的73.98%和81.51%;生态实验林场的入选优良株系是FC28和FC29,分别高于群体均值的69.89%和73.57%。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株系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在帽儿山实验林场和生态实验林场生长稳定性较好的株系是:WT、FC11、FC16、FC19、FC28、FC29、FC30、FC31、C4;在石道河林场生长稳定性好的株系是:FC2、FC7、FC13、FC14、FC18、FC27、FC33、FC40、FC41、C6、C10、C17、C19。根据第一主成分分量IPC1及相对稳定性参数Dg值,对22个参试株系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FC14、FC29、C19、FC27、FC41、WT、FC13、C4、C10、C6、FC16、FC7、FC28、FC40、C17、FC31、FC18属于高产稳产型株系;FC2、FC11、FC19、FC33属于高产非稳产型株系;FC30属于低产稳产型株系。  结论  转BpCCR1正义链及转反义链均能促进白桦树高生长,根据生长性状,选出17个株系作为在帽儿山林场、石道河林场及生态实验林场生长适应性好的高产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