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8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AL1基因转化烟草及其耐盐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含HAL1基因的高效植物表达栽体pAHF转化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用农杆菌介导的叶圆盘法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片进行遗传转化。在含卡那霉素的MS分叱培养基上选择转化体和植株再生,转化植株可在含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经PCR检测发现,在8个转化子中有6个转化子获得特异性扩增条带。耐盐试验表明,在被检测的900株转化子中有481株可在含0.80%~1.50%NaCI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为53.45%,对照烟草植株只在低于0.80%NaC1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为73.75%。由此证明HAL1基因的转入提高了烟草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22.
紫杆柽柳cDNA文库构建与硫氧还蛋白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aHCO3胁迫的紫杆柽柳(Tamarixandrossowii)为材料建立了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的初始滴度为5.7×105pfu,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的长度在0.3~3.0kb之间,平均长度为1.2kb,扩增后文库的滴度为4.0×109pfu/ml。对文库克隆进行随机测序,获得了紫杆柽柳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获得的硫氧还蛋白基因全长683bp,其中5'非翻译区长56bp,3'非翻译区长204bp,开放读码框长423bp,编码140个氨基酸,蛋白的分子量为15.1kD,理论等电点为5.59,其氨基酸序列中具有硫氧还蛋白的保守活性位点“WCGPC”序列,Clustal分析表明该硫氧还蛋白与蓖麻(Ricinuscommunis)的硫氧还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5%。本研究构建的cDNA文库为柽柳基因克隆和系统研究柽柳抗逆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配方施肥对白桦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7个白桦半同胞家系种子分别播种育苗,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配制T1、T2、13 3种配方的氮磷钾混合营养液定期进行叶面施肥,系统地研究配方施肥对白桦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影响对每个家系内3种施肥处理与非施肥处理的苗木苗高、高径比、茎根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各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为:家系1、家系3、家系4和家系5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2,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13.43%~35.74%;家系6和家系7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3,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24.93%和26.46%;家系2的最佳施肥配方是T1.3种施肥配方均能改善白桦苗期的生长,对7个家系总体而言,T2为最佳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24.
鄂州市油菜施用氮磷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进行"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施用氮肥最高增产2151 kg/hm^2,增产率为250.0%,纯增收入6721元/hm^2;施用磷肥最高增产2041 kg/hm^2,增产率为309.1%,纯增收入6832元/hm^2;施用钾肥最高增产1181 kg/hm^2,增产率为78.7%,纯增收入3093元/hm^2。  相似文献   
25.
以新西伯利亚黑杨(Populus nigra×Populus pyramidalis)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头孢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啉钠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利用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抗生素对农杆菌EHA105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新西伯利亚黑杨遗传转化中最佳抑菌抗生素是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抑菌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00~400mg·L-1.此外还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G418、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对新西伯利亚黑杨叶片不定芽分化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确定了各阶段筛选转化体的G418、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的适宜质量浓度,即叶片转化筛选培养时,G418质量浓度为3~4mg·L-1、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30~40mg·L-1、新霉素质量浓度60~80mg·L-1;在抗性芽生根培养时,G418质量浓度为3~4mg·L-1、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20~30mg·L-1、新霉素质量浓度60~80mg·L-1.  相似文献   
26.
白桦5×5双列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4株中国白桦优树(B1、B2、B3和B4)和1株欧洲白桦(OB)为杂交亲本,按5×5双列交配设计控制杂交,对全同胞子代的树高、胸径及材积分析表明:杂交组合子代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各杂交组合子代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寻欧洲白桦变种裂叶桦的叶缘分裂机制。以2种桦树为研究对象,在叶片形态特征和解剖特征观测的基础上,进行了顶芽及叶片叶尖、裂片及凹缺等不同组织部位相关基因表达定量分析、内源激素IAA含量测定以及IAA活体标记的GU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裂叶桦叶片两侧叶缘自叶基到叶尖分裂出由大到小3~4个裂片,叶背面的叶脉呈明显的管状隆起,叶宽、平均二级脉间距、主脉横切面积等分别较欧洲白桦大了21.12%、12.64%、21.46%。BpmiR164s及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证明,BpmiR164-2及靶基因BpCUC2与裂片的形成关系密切,是裂叶性状产生的主要调控基因。生长素输出载体BpPIN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证明,6个基因中只有BpPIN2和BpPIN5在裂叶桦的叶尖、裂片及顶芽等组织器官中呈现上调表达。内源激素IAA的活体标记发现,在顶芽、幼叶中IAA的含量较高,而在叶片中,叶尖、叶齿及裂片处是激素的高表达部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2种桦树的上述不同组织部位的生长素测定也证明了激素的上述分布特点。综合上述,裂叶桦裂片产生是激素在叶脉、叶缘的极性运输及相关基因调控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白桦全同胞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种子园全同胞家系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优良杂交亲本和杂交组合,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种子园中产种母树为试材,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共获得20个杂交组合,在帽儿山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6年生试验林各组合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母本子代间和不同杂交组合间均表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胸径与材积性状在不同父本子代间也表现显著的差异(P<0.05)。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分别进行了优良父本和优良母本的初选,同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对参试的杂交组合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值大于0.80的前5位组合评选为优良杂交组合,入选率为25.00%,其中Q2和Q19家系为最优杂交组合。入选的优良杂交组合各性状均值分别较参试整体均值高3.85%、10.01%、20.82%,3个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90%、7.64%、16.22%。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全同胞子代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白桦高世代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针对白桦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开展多点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性状优良的家系,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初级种子园中53个半同胞家系为对象,分别在朗乡、帽儿山、吉林等3个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12年生试验林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单株材积及树高生长量在地点间和家系间以及地点与家系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量在家系间和地点间也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多重比较的结果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选,同时,采用BLUP模型对多地点参试家系材积育种值进行估算,依据育种值高低对参试家系进行综合评价,以20.00%入选率为标准,B34、B15、B28、B16、B51、B40、B42、B45、B48、B35、B19入选为优良家系,其材积均值分别较朗乡、帽儿山和吉林3个地点的家系均值高8.29%、9.80%和13.60%,材积性状在3个地点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23%、7.16%、8.84%。这11个家系的采种母树也入选为优良母树,其中B35和B15的采种母树为最优母树。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半同胞子代家系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白桦初级种子园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实时荧光RT-PCR技术研究了CdCl2胁迫下不同时间点柽柳根、茎、叶中eIF1A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该基因受CdCl2胁迫诱导明显,可能参与柽柳的CdCl2胁迫应答。进一步对转柽柳eIF1A基因的T2代烟草进行CdCl2胁迫,测定各转基因株系及野生型烟草的MDA、POD、SOD、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各项抗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柽柳eIF1A基因具有提高烟草的耐CdCl2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