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2篇
  36篇
综合类   250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9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1年涿州市被河北省列为蔬菜示范县,先后在义和庄、高官庄、东仙坡、松林店等乡镇建起标准示范园,黄瓜就成为涿州市日光温室蔬菜主栽品种,因其不受环境影响而进行反季节种植,为解决城乡蔬菜供应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现就介绍一下黄瓜定植后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防护林是生态系统的屏障,对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原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防护林领域,形成了防护林生态学研究高潮。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5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变科住白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原虫病,又称鸡住白虫病。本病的传播媒介为库蠓(俗称小黑蚊),它的发生、流行与库蠓的活动直接相关(鸡只被库蠓叮咬后引起本病的流行)。当气温在20℃以上时,库蠓繁殖快、活力强,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就日趋严重。该病已成为  相似文献   
54.
为建立一种特异、快速的媾疫锥虫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PCR方法从马媾疫锥虫动基体基因组中扩增得到395 bp的特异的保守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以10倍倍比稀释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进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制作标准曲线,建立马媾疫锥虫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拷贝/μL,并且与马属动物其他传染病无交叉反应。其组间及组内变异系数分别小于3.183%和3.842%。该方法的建立为快速及特异性检测马媾疫锥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日粮镉和汞污染对其在蛋鸡脏器及鸡蛋中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镉和汞污染对其在蛋鸡脏器与鸡蛋中残留的影响,分别选取40周龄巴布考克B300蛋鸡19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镉含量0.62 mg/kg,汞含量21.56 μg/kg),镉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和20 mg/kg氯化镉(CdC12.2.5H2O),汞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和9 mg/kg氯化汞(HgC12),试验期为9周.结果表明:各组肝脏、肾脏和卵巢中镉的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且随着镉添加量的升高显著升高,肾脏中各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同镉添加量下的肝脏和卵巢中镉含量(P<0.05);各组蛋清和蛋黄中镉含量均随镉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蛋清和蛋黄中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汞在蛋鸡卵巢和蛋样中都有沉积,卵巢中汞沉积与日粮汞添加量呈正相关(P<0.05);各组蛋样中汞残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添加量呈正相关(P<0.05),最高剂量组蛋样中总汞浓度达0.0544 mg/kg,超过GB2762-1994相关规定.结果提示:镉在鸡蛋中的沉积量很少,镉经机体吸收后,主要沉积在肝肾中,在卵巢中的沉积较少;汞添加量达到9 mg/kg时,蛋中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6.
番茄秸秆堆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堆肥产物和3种配比浓度进行完全随机试验,通过对番茄植株的生长与生理指标、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番茄秸秆循环利用的可行性与番茄秸秆堆肥产物应用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纯番茄秸秆堆肥/园土=10%)的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分别较对照(100%园土)显著增高66. 07%、11. 20%和36. 80%,并可显著增产,同时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番茄秸秆废弃物经合理方式处理后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且纯番茄秸秆与园土以10%的混配比例种植番茄时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有效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7.
鸡粪生物炭表征及其对水和土壤镉铅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缺氧控温法,在200、400、600和800℃条件下制备鸡粪生物炭(BC200、BC400、BC600和BC800),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acceleratedsurfaceareaandporosimetrysystem)、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等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鸡粪不同温度处理下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中Cd、Pb污染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鸡粪生物炭灰分含量、pH值、BET比表面积及孔径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面出现大量无规则的孔隙结构,且以介孔为主,而生物炭产率则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鸡粪生物炭对Cd2+、Pb2+的吸附分为快速吸附和慢吸附2个阶段,Elovich模型能更好地模拟Pb2+、Cd2+的动力学过程,平衡时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52.02 mg/g (BC600)和242.59 mg/g (BC800)。添加鸡粪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P0.05),而TCLP提取态Pb、Cd含量降低,最大较对照分别降低16.5%和14.5%。与对照相比,鸡粪生物炭不同程度上降低了Pb、Cd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以及可氧化态比例,其残渣态比例则分别增加了5.49%~15.14%和2.51%~6.30%。综上所述,鸡粪生物炭对重金属Pb、Cd具有较强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58.
庭园象甲(Phlyctinus callosus)是一种能对水果、观赏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原产南非,现已传播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我国尚无分布记录.庭院象甲寄主广,适应性强,为害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有较大的入侵风险.本文对庭园象甲的分类地位、寄主、分布、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口...  相似文献   
59.
基于FY-3D气象卫星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析2020年生长季内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干旱时空分布变化,并结合高程、坡度以及气象数据,分析TVDI变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20年生长季黑龙江省农区TVDI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呈现北部、东部较湿润,西部、中部、南部较干旱趋势;东部农区TVDI主要分布于0.2~0.6属于正常或偏涝,其他农区有2次典型干旱事件的发生,干旱峰值位于5月中旬和9月上旬。以400 m高程为分界点,小于400 m高程区域的TVDI与高程呈正相关关系,大于400 m高程区域的TVDI与高程呈负相关关系;坡度分界点为3.5°,小于3.5°区域TVDI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大于3.5°区域TVDI随坡度的增加缓慢下降。旬平均气温对TVDI的影响大于旬累计降水量,且平均气温对TVDI存在持续性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达1~2旬。  相似文献   
60.
【目的】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从沙漠边缘到绿洲外围依次形成了雏形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和活化阶段4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天然白刺灌丛沙堆,各发育阶段沙堆的防风功能、固沙功能和综合功能如何变化并不清楚。本研究期望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为中国干旱区荒漠化防治和绿洲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对各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的植被特征、形态特征、分布特征野外调查和观测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和数值计算,对各发育阶段灌丛沙堆的防风功能、固沙功能以及综合功能值进行了分析阐述。【结果】(1)白刺灌丛沙堆的整体生长状况和植被覆盖度均随发育过程的进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态势,发育阶段植被生长状况最好,而活化阶段生长状况最差(P0.01);稳定阶段植被覆盖度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而雏形阶段最低(P0.01);沙堆体积大小随底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加;(2)不同发育阶段单株白刺灌丛的防风、固沙功能值变化趋势相似,大小排序为活化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雏形阶段;而样地内纵断面单位面积上防风功能为稳定阶段活化阶段发育阶段雏形阶段,固沙功能为活化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雏形阶段,因此,其防风固沙综合功能发生了变化,功能值大小分别为稳定阶段活化阶段发育阶段雏形阶段。【结论】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白刺沙堆防风固沙综合功能值总体上随发育过程的进行而呈增加的趋势,表明从雏形阶段到活化阶段防风固沙功能逐渐增强。虽然活化阶段沙堆表现出退化现象,但是仍旧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功效,对维护绿洲边缘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防护作用,应进一步加强退化沙堆的保护和抚育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