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实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 g,每组饲料设3重复,实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成可显著影响银鲳的特定生长率,饲料A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D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B、C组的特定生长率(P<0.05);但饲料B、C组间银鲳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银鲳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分析结果显示,4组饲料组成对银鲳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显著影响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P<0.05)。饲料D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及n-3HUFA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饲料A、B和C组(P<0.05),饲料B和C组的PUFA、HUFA及n-3HUFA均分别显著高于饲料A组(P<0.05),但饲料B、C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得出,丰富的饲料组成以及饲料中较高的HUFA含量均有利于银鲳幼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与比较不同区域的土壤化学性质状况,通过系统分析源于10个流域的1047份土壤样品,获得了土壤全量养分、有效养分、金属离子含量和土壤pH值等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桃园的土壤全量养分、有效养分整体相对较高,重金属离子含量整体较低,是最利于植物、作物生长的流域类型.  相似文献   
93.
[目的]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确立实时监测小麦白粉病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精确防控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同时搭载多光谱仪和热成像仪的六旋翼无人机作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通过ENVI软件从小麦白粉病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冠层温度信息,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  相似文献   
94.
包膜肥料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国内外包膜肥料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生产工艺作了回顾,阐述了包膜肥料的控释机制和养分释放模型,指出包膜肥料研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包膜肥料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以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为研究对象,筛选参与小菜蛾代谢氯虫苯甲酰胺的主要细胞色素P450解毒基因,为阐明不同抗性水平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不同小菜蛾种群3龄幼虫对氯虫苯甲酰的抗性水平,通过转录组测序、insectbase数据库和小菜蛾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得到5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应用MEGA5.10软件对5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进行进化分析,获得与抗药性密切相关的CYP3和CYP4家族P450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目的基因在小菜蛾室内筛选种群(HZY)和田间抗性种群惠州种群(HZ)、连州种群(LZ)、东升种群(DS)、钟落潭种群(ZLT)中的表达量,选用RNA干扰技术,采用注射法,验证在抗性种群中显著上调表达的CYP6BF1V4在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中的功能。【结果】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LZ和HZ小菜蛾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ZLT、DS和HZY小菜蛾种群为高水平抗性。对5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小菜蛾拥有10个CYP4家族基因,28个CYP3家族基因,其中2个CYP4家族基因在HZ和HZY种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种群,4个CYP3家族基因表达量与小菜蛾抗性呈正相关,8个基因在中等水平抗性小菜蛾体内的表达量高于在高水平抗性小菜蛾体内的表达量。对田间种群进一步筛选得到6个与小菜蛾抗氯虫苯甲酰胺密切相关,在不同抗性种群中均上调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其中4个为CYP6家族基因(CYP6BF1V4CYP6BF1V3CYP6f1CYP6B6),2个为CYP9家族基因(CYP9G2.1CYP9G2.2),以CYP6BF1V4的表达量最高,其在抗性种群中的表达量是在敏感种群中表达量的3.5—6.3倍。RNA干扰结果显示,沉默CYP6BF1V4能够显著提高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论】CYP6BF1V4CYP6BF1V3CYP6f1CYP6B6CYP9G2.1CYP9G2.2可能在小菜蛾体内协同调控多功能氧化酶的表达,从而加快小菜蛾代谢氯虫苯甲酰胺的速度,提高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  相似文献   
96.
尹飞  王春琳  宋微微 《水利渔业》2006,26(4):80-82,85
综述了虾蟹类主要饵料的营养强化,分析了饵料营养与虾蟹类存活率、消化酶活力、RNA/DNA、肝胰腺超微结构变化和抗逆性的关系;并探讨了虾蟹类甲壳动物对不同脂类营养的需求,并希望确立几项指标来对虾蟹类饵料效果进行快速、直接判定。  相似文献   
97.
为将农田灌区地下水位控制在最佳范围,避免严重超采,需要准确了解灌区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此,设计了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灌溉机井水位监测终端、数据监测中心和传输网络组成。灌溉机井水位监测终端为客户端,利用水位传感器测量水压,并换算成水位高度,通过GPRS无线模块接入VPN网络,建立与监控中心服务器的TCP/IP网络连接,把采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再上传至监控中心;数据监测中心接收、处理、分析和显示从各终端发来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入数据库ACCESS2003中。通过对灌区6口机井样本进行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监测地下水位的高度,精度达到0.01m,可为灌区合理管理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8.
高品质棉“科棉1号”于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启东市示范推广,2004年推广面积达5万多亩.据田间考察,“科棉1号”平均每亩密度2050株,株高107cm,果枝台数17.8台,单株结铃28.7个,亩总铃数5.88万个,按常年“科棉1号”每万桃折皮棉19kg计算,亩产皮棉111.7kg。  相似文献   
99.
许跃  钱冬  周素明  王亚军  尹飞  金珊  詹萍萍 《水产学报》2020,44(9):1416-1423
2018年7月,宁波象山某养殖场内银鲳出现集中死亡现象,累积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为探究此次疾病暴发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患病银鲳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病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分析来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患病银鲳临床表现为厌食、身体失衡、脾脏肿大、肝脏颜色异常等病征。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银鲳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出现直径10~15μm、细胞质嗜碱性的肿大细胞。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则在脾脏、肾脏等组织细胞内发现了病毒包涵体结构以及大量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40~160 nm。通过虹彩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发现,患病组织样品为虹彩病毒阳性。此外,通过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序列分析,发现银鲳源病毒与大黄鱼虹彩病毒(GenBank登录号:AY779031.1)MCP同源性最高为99.76%,认为此分离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RSIV)类群。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全人工养殖环境下银鲳感染虹彩病毒的病例,该研究将为养殖银鲳虹彩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盐度对条石鲷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鹏  尹飞  彭士明  施兆鸿 《海洋渔业》2010,32(2):154-159
测定了不同盐度(8、18、28、38、48)处理后条石鲷幼鱼肝脏中SOD、CAT、GPX和GST 4种酶活力,探讨了盐度变化对条石鲷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当用低盐度8和18处理时,幼鱼肝脏SOD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当处理盐度升至38时,SOD活力增加并在24 h时达到最大,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而经过盐度48处理时,SOD活力则在24 h时达到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CAT活力在盐度为8和18的处理组中均在处理120 h时达到最高值;在经高盐度处理时与SOD活力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各盐度处理组中的GPX活力均在处理12~24 h左右出现最低值,然后又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而GST活力在处理盐度为8、18和38时基本呈增高的变化趋势,当盐度增至48时,GST活力迅速增高并在6 h时达到最高,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逐渐趋于平衡。结果表明,条石鲷幼鱼对低盐环境有较强耐受力,在盐度变化时能通过改变抗氧化酶活力来消除氧化压力下产生的多余自由基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