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779篇
农学   438篇
基础科学   254篇
  354篇
综合类   3219篇
农作物   342篇
水产渔业   387篇
畜牧兽医   1796篇
园艺   528篇
植物保护   266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8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雅努义 《林产工业》2019,56(10):63-66
详细论述了青海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简述了青海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3大机遇,并简要分析了青海林业产业面临的3大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青海林业产业发展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他是治沙专业的学者,桃李满天;他是治沙领域的专家,声名远扬。他像一株顽强的胡杨,扎根于辽阔的大漠,奋战在防沙治沙前沿,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是学术界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A1岗责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高永的客观评价。他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主任、防沙治沙科研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993.
为验证miR-7和miR-30-5p对贵州黑山羊CTSK基因的调控效率及其对产羔基因的影响,通过生物软件筛选出调控CTSK效率最高的2条miRNAs:miR-7和miR-30-5p;将2条miRNAs转染至卵巢颗粒细胞,并于转染后24 h和48 h分别提取细胞总RNA,采用qRT-PCR法分别检测2条miRNAs在转染24 h和48 h的表达效率;同时检测miR-7和miR-30-5p过表达对CTSK基因及产羔相关基因FSHβ、GDF9、BMP15和BMPR-1B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转染miR-7和miR-30-5p至卵巢颗粒细胞24 h后,2条miRNAs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NC组);转染48 h后,miR-30-5p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NC组,而miR-7与N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过表达2条miRNAs对CTSK基因和繁殖相关基因的影响发现,与NC组相比,转染miR-7 24 h后能极显著抑制CTSK的表达,且上调产羔基因FSHβ、GDF9、BMP15的表达;而转染miR-30-5p对CTSK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但极显著上调了产羔基因FSHβ、GDF9、B...  相似文献   
994.
模拟降水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从而影响土壤CO2的排放。2014年采用生长季(6-8月)喷洒添加定量NH4NO3液体的方式模拟降水氮沉降,参照中国氮沉降分布格局决定氮素添加剂量为40kgN·hm-2·a-1(N40),以喷洒等量清水为对照(CK)。生长季内定期测定植物群落生物量,并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选两个典型晴天进行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变化过程测定,同时在6月下旬-9月初定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以探究氮沉降增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沉降使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2)高寒草甸生长季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典型日动态变化和生长季变化。典型日动态呈双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3:00-14:00和16:00;生长季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8月,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土壤呼吸速率较低。(3)氮沉降极显著促进了高寒草甸的土壤呼吸,与对照相比,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增加66.1%(P<0.001)。(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5)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在高寒草甸,由于氮沉降导致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从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5.
铜盐毒害对紫鸭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含有不同浓度CuSO4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紫鸭跖草枝条,研究了紫鸭跖草对铜的耐性和超积累以及铜胁迫下紫鸭跖草生长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紫鸭跖草根部铜的积累量低浓度Cu2 供应时增加幅度不大,高浓度Cu2 供应时增加幅度较大;茎部的情况与根部相似;但叶部在低浓度Cu2 供应时铜的积累量几乎没有变化,高浓度Cu2 供应时铜的积累量增幅较大.在500 μmol · L-1和1 000 μmol · L-1铜处理下,紫鸭跖草整株铜积累量分别为866 mg · kg-1(DW)和1 130 mg · kg-1(DW).紫鸭跖草对铜的吸收和转运效率与铜的供给量呈正相关性.100~250 μmol · L-1铜的供应能明显促进紫鸭跖草生长.高浓度铜促进了钾、钙的吸收而阻碍了锌的吸收及镁向地上部分的运输,尽管如此,氮、磷、钾、镁、钙的浓度均在满足常规植物正常生长的浓度范围内.铜胁迫下对根部蛋白质表达活跃,氨基酸含量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紫鸭跖草对铜有很大耐性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陆良县成为全国栽桑养蚕最适宜区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养蚕,且蚕茧质量好、茧形大、茧色白,80%以上可缫制5A级以上生丝,粒茧丝长1000 m左右,最长可达1300 m,解舒率60%以上、上车率85%以上,素有"养蚕天堂"的美誉."千佛牌"生丝远销欧美、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商检质量居广东、广...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建立濒危植物黑牡丹的KASP鉴定方法,选取6种13份岩牡丹属植物样品为材料,根据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设计黑牡丹特异性KASP引物,用于PCR扩增。结果表明,通过PEPC序列的SNP位点所设计的KASP引物可以在黑牡丹与其近似种之间形成明显的基因分型,能够将其与同属近缘种及其他仙人掌科物种准确地区分开来,可用于黑牡丹的真假鉴定及进出境口岸濒危物种的查验鉴定。  相似文献   
998.
云南元江野生稻抽穗开花期耐热QTL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以籼稻(Oryza sativa ssp. indica) 品种特青为遗传背景的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渗入系为材料,调查温室高温胁迫条件下野生稻渗入系和受体亲本特青的结实率,采用单标记回归分析法,共检测到4个抽穗开花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1、3、8和10染色体。其中位于第1和3染色体上的2个QTL(qHT1和qHT3),贡献率分别为12%和6%,来自元江普野的等位基因能提高群体的耐热性,分别可增加9.13%和6.71%的结实率。而位于第8、10染色体上的2个QTL(qHT8和qHT10),贡献率均为6%,来自元江普野的等位基因降低群体的耐热性,加性效应分别为-6.44%和-4.44%。研究结果不仅为耐热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而且充分显示了利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稻抗逆性状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99.
水土保持是加强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根本保障,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宣传,进行科学规划,培植生态优势产业,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离纯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种质资源圃中疑似萱草叶枯病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筛选对分离病原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萱草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种质资源圃中疑似萱草叶枯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回接试验验证。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并进行rDNA-ITS序列分析,采用MEGA 7.0软件中Neighbor-joining法构建其系统进化树,鉴定其分类地位。利用带毒平板法测定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从疑似萱草叶枯病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YK1,其菌落呈雪白色放射状,分子孢子为卵圆形或近椭圆形,呈麦穗状,孢子壁为黑色,内容物透明,孢子大小为(3.63~7.27) μm×(3.63~7.27) μm,孢子壁约为1.82 μm。PCR扩增获得YK1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Limonomyces属菌种大类中YK1与秆褐霉菌(Limonomyces culmigenus)聚在同一分支上。3种低毒杀菌剂对YK1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YK1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有效中浓度(EC50)为0.114 7 mg/L。【结论】本次萱草叶枯病病原菌为秆褐霉菌(Limonomyces culmigenus),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