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0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95篇
  32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杂交玉米制种行业缺乏适合玉米收获后果穗苞叶剥离的机械设备,大多采用人工剥皮作业。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周期长、成本高、雇工难等问题,且由于剥皮不及时,种子霉变,给种子加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我国玉米制种行业果穗剥皮这个重要难题,根据玉米种子加工“高效率,高剥净率,低破碎率,低损失率”的要求,研发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我国杂交制种玉米果穗剥皮的多通道玉米剥皮机。对玉米剥皮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玉米剥皮器、剥皮辊形状、有效长度、组合形式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与确定。通过试制试验,该设备额定生产率为15000kg/h,剥净率≥ 95%,破碎率≤ 1%,损失率≤ 1%。满足了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玉米果穗机械化剥皮需求。  相似文献   
92.
草鱼种对不同磷酸盐和不同矿物饲料的优选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对其营养需求量研究较多。研究证实,鱼类对磷的吸收主要依赖饲料,而且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可以促进草鱼生长。但草鱼对不同种类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磷酸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也随之不同。为优选出草鱼吸收利用率高、饲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93.
[目的]克隆猪EIF2S3基因mR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检测其在猪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为研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eIF2)蛋白γ亚基的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荣昌猪胸腺mRNA为模板,采用RCAE-PCR克隆EIF2S3基因的mRNA全长序列,在线完成各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猪EIF2S3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结果]猪EIF2S3基因mRNA全长1813 bp,其中蛋白质编码区(CDS)长1419 bp,5'UTR区、3'UTR区分别长14和380 bp,编码472个氨基酸.EIF2S3蛋白分子量51.1 kD,理论等电点(pI)8.62,包含58个带正电的氨基酸和52个带负电的氨基酸,其前体蛋白靠近N端区域有一个强疏水区;EIF2S3蛋白的空间结构由α-螺旋、β-折叠、延伸及无规则卷曲构成.EIF2S3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狗和大白鼠的相似性最高(99.6%),其次是马、猫、牛、羊和人类(99.4%),与斑马鱼的相似性最低(96.6%).EIF2S3基因在猪的心脏、胸腺和淋巴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脾脏和肌肉中呈中度表达,在肾脏中的表达量较低,而在肝脏中基本不表达.[结论]猪EIF2S3基因全长1813 bp,在核酸和氨基酸水平上与其他物种的EIF2S3基因高度同源,尤其与狗和大白鼠的遗传距离最近;其在猪心脏、胸腺和淋巴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肝脏中基本不表达,据此推测EIF2S3参与合成的蛋白更多地参与心脏泵血和免疫相关功能,基本不发挥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依据1967—2016年惠阳区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指标分析了惠阳区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惠阳区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明显,≥10℃年积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呈显著相关,且皆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平均升高102.6℃?d/10 a和0.24℃/10 a;≥10℃的年积温日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升高速率1.73 d/10 a;热量资源增加趋势的阶段性显著,整体表现为一种突变现象,年平均气温和≥10℃的积温突变年分别为1990年和1988年,1996年为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开始年份;≥10℃的年积温日突变呈现升降交替,2017年后还将有1次突变后增加的趋势;震荡主周期为24~32年,在10~32年时间尺度的震荡周期上,发生了3次高低交替,且≥10℃的年积温日和积温较之年平均气温震荡表现更频繁。惠阳近50年平均气温为22.1℃,≥10℃积温平均为8028.8℃?d,满足热带作物生长对热量的需求,并满足三季稻的种植。因此,对于近50年来惠阳区热量资源增加并将继续增加的趋势下,需合理评估、开发和利用热量资源,及时有效规避农业气象风险。  相似文献   
9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属于特种设备,它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厂内机动车的检验与事故预防也成为业内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厂内机动车检验的具体问题以及检验的相关规定进行探究,进一步的使得厂车的检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将责任明确划分,提高厂内机动车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96.
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引发预制菜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从原料到消费终端,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微生物的污染。所以,探究预制菜每个环节的微生物风险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预制菜原料生产、加工环节、仓储运输、消费环节潜在的微生物污染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分析形成微生物污染的原因,讨论相关检测方法,以期为预制菜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为使棉花实现机械化采收,河北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借鉴新疆的种植模式,并结合河北省当地条件推行(68+8)cm宽窄行种植模式,同时进行错位使棉株呈规律性的等腰三角形排列;为适应河北省推行的种植模式,设计一种棉花双排交错精量播种开沟组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空腔,空腔内对称设置有双排播种装置,左、右排种轮错位15°实现错位播种。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棉花双排交错精量排种器和开沟装置关键部件的参数;对棉花双排交错精量排种器进行排种机制的解析,构建排种器主要工作过程的充种、清种、护种、投种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2016年4月初在河北省石家庄鹿泉试验田进行作业试验,结果显示排种器播种深度及穴距一致性良好,双粒率82.8%,三粒率9.6%,多粒率2.0%,单粒率4.4%,空穴率1.2%;播种深度26 mm,播种深度合格率91.0%;基本实现错位种植等腰三角形排列。  相似文献   
98.
为评价依维菌素在杨梅上的残留风险,开发了依维菌素在杨梅上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结合田间试验对依维菌素在浙江、福建、江西和云南4地杨梅上的残留消解状况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对伊维菌素在杨梅上的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001~0.5 mg/L范围内,依维菌素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为0.999 9。在0.005~1 mg/kg添加水平下,依维菌素在杨梅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95%,相对标准偏差为9.9%,表明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方法检出限 (LOD) 为0.15 ng,定量限 (LOQ) 为0.005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依维菌素在杨梅上的平均初始残留量为0.21~0.88 mg/kg,半衰期为2.1~6.1 d,表明依维菌素属易降解农药,但由于其在杨梅上初始残留量相对较高,因此应对其潜在的残留风险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9.
不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钙为氮源,分别在基肥和追肥中选择不同氮肥施用,确定不同氮肥配施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相比,配施硫酸铵或硝酸钙可不同程度促进块茎形成和发育。其中,硫酸铵作基肥施用块茎总产量分别增加16.7%(2016年)和33.5%(2017年)(P0.05),商品薯产量增加20.1%(2016年)和40.7%(2017年)(P0.05);而硝酸钙作追肥施用块茎总产量增加10.4%(2016年)和26.2%(2017年)(P0.05),商品薯产量增加15.0%(2016年)和32.8%(2017年)(P0.05)。  相似文献   
100.
磷是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广泛参与植物体多种生命活动。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很低,是农业生产中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OsPHR3(LOC_Os02g04640)属于MYB-CC家族,与水稻中磷信号途径中心调控因子OsPHR2是同源基因,且具有部分功能重叠。本研究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OsPHR3基因的突变体和超表达材料,通过水培实验、~(32)Pi同位素实验以及桶培实验来研究该基因在吸收利用磷素过程中的作用。水培实验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磷含量无明显差异,基因超表达能够提高水稻体内磷含量。~(32)Pi同位素实验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缺磷时突变体吸收速率降低,而该基因超表达能够促进磷素的吸收与转运。桶培实验表明,该基因超表达能够增加水稻有效分蘖数,提高种子中磷含量,该基因缺失使得穗长变短。OsPHR3基因可能调控促进磷的吸收与向地上部转运。该研究将为以后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