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41.
研究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樱桃谷鸭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检测了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CLA后的生、熟樱桃谷鸭胸肉的挥发性气味成分。不同添加量的CLA对生鸭胸肉的气味影响较大,醛类化合物总含量除2.00%添加组外,其余各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除3.50%组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CLA对熟肉挥发性气味成分的影响较小,但庚醛的含量随CLA的添加而增加,且1.50%~3.50%组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量CLA对樱桃谷鸭肉挥发性风味有一定影响,但添加量过高亦会产生其他具有不愉快气味的物质。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优质春小麦品种北麦6号的群体结构的研究表明,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属高产中间型品种,在良好的条件下,适宜的播种密度范围较宽,基本苗适密范围在450万~750万/hm2,最高密度750万/hm2。为保证收获穗数符合其生理特点,其密度范围保苗株数以550万/hm2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43.
通过调查北京若干公园、大学、居住区的20个景观良好、林缘线优美的植物群落,研究以及分析各群落优美林缘线的营造特点,从而总结出营造优美林缘线的常用手法,以期对今后的植物群落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4.
荒漠草原自然恢复中植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晶晶  王蕾  许冬梅 《草业科学》2011,28(6):1091-1094
摘要:通过调查封育3、4、5、6、7年及未封育荒漠草原群落的特征,研究了不同封育年限下草原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以期探明封育对荒漠草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改变了草原植物群落组分,表现为随封育年限延长,多年生草本植物,特别是短花针茅(Stipa breviliora)等一些地带性物种比例增加;封育草原的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均比未封育草地高,封育5年草原的多样性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45.
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坡面表层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土高寒区,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银水牛果和沙棘苗木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因子的光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增强,而随着光强进一步增大,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却出现下降的趋势,蒸腾速率仍继续增大。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2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逐渐增大,水分利用效率先上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在相同土壤含水量下,银水牛果光补偿点明显小于沙棘,光饱和点大于沙棘,光能利用率高于沙棘;银水牛果的表观量子效率大于沙棘,在低光强下的光合能力较高。在水分胁迫下,2种灌木相比,沙棘比银水牛果更易受强光胁迫;银水牛果对弱光的利用能力高于沙棘,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沙棘,耐旱生产力较高。  相似文献   
46.
采用植物乳杆菌、酵母菌及复配适度发酵大口黑鲈,研究改善其风味的效果。利用感官分析、电子鼻和新型固相萃取整体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MMSE-GC-MS) 检测不同微生物发酵处理后鲈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其脱腥前后风味物质的变化。感官和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气味差异明显。GC-MS结果表明,鲈鱼经生物发酵后,辛醛、壬醛、癸醛、1-戊烯-3-醇和6-甲基-5-庚烯-2-酮等腥味物质经微生物转化利用,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显示出脱腥效果。其中,植物乳杆菌处理组产生了2,3-戊二酮、香叶基丙酮等具有奶油香、花香等愉悦气味的物质,风味更协调,脱腥增香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猪肉中违禁药物(糖皮质激素、性激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玉米赤霉烯酮4类)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试样经盐酸水解,乙酸乙酯提取,低温冷冻去除脂类,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段扫描同时检测,基质匹配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0种违禁药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在猪肉中的检测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5、1.0 μg/kg。在0.5~10 μg/kg添加浓度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3.9%~117%,批内变异系数1.9%~9.1%,批间变异系数4.9%~13.1%。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猪肉中多类违禁药物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48.
为了准确把握新疆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采用了SWOT分析方法,分别对新疆葡萄酒文化旅游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葡萄酒文化旅游面临产业融合的发展机遇,并且具有产业基础深厚、历史文化悠久等发展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运营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困境,并且受到国内其他地区葡萄酒文化旅游竞争和国外葡萄酒冲击的威胁。建议通过深挖新疆葡萄酒历史文化、丰富葡萄酒文化旅游活动种类、加强宣传等措施实现新疆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新疆有益昆虫的调查(二)——可食用和药用昆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疆食用和药用昆虫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新疆蝗虫种类160种左右,种群数量大,是天然草场的重要害虫,但又是一类可供食用或饲用的昆虫资源,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可转害为益,新疆具有丰富的药用昆虫资源,记载了105种药用昆虫,它们分别属于缨尾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同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  相似文献   
50.
近50年中国气温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采用1961-1990年逐年年平均气温资料,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将中国大陆划分为8个气温变化区。之后依据1951-2000年逐月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各个区域的气温变化趋势和特征。最后分析了六个遥相关指数与每个区域年平均气温、冬季气温、夏季气温标准化序列的相关关系,指出中国气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951—2000中,我国大陆35oN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变暖显著于35oN以南。23-35oN、90-112.5oE即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的西部变冷。所有区域90年代为最暖期,且都存在显著变暖趋势。35oN以北地区冬季的变暖速率显著大于夏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升温速率。我国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而且不同季节,响应全球大气变化的区域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