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根据大豆不同生育期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1苗期管理 1.1查苗、补苗 达到苗全、苗壮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大豆出苗后适时进行查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相似文献   
22.
将λDNA导入中国春后,在当代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了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微核、细胞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发生异常现象的PMC约占观察占PMC的25.54%。这些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异源DNA整合到受体染色体,进行染色体重排所引起的复杂细胞学反应。后代植株在茎秆硬度、株高、穗长、穗形、小穗数、穗粒数、麦芒有无、结实率、成熟期等形态性状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发生变异的可能机制是异源遗传物质进行细胞核以后,通过重排整合到了受体的染色体上,从而激活受体本身的一些沉默基因,或者抑制了一些基因的表达;导入的异源基因直接表达,改变了受体后代的表现型;异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23.
24.
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步入市场化、法制化、健康化轨道,尤其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种业逐步建成育繁推体系,但种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不仅要以过硬的品种与种子质量占领市场,同时种业也要将如何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摆到重要位置,以较低成本来或高额利润。不论哪一行企业要想生存,必须精打细算,要晓得什么该舍得,什么不该舍得,既要看眼前,又要放眼未来,懂得如何进行种子成本管理,详悉成本构成要素,不断寻  相似文献   
25.
将数字化显微网络互动系统和显微电视投影系统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以学生的百分制评分评价教学效果,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镜检观察、信息保存、对预期的了解和知识拓展等方面表现出了极显著的优越性,有效地提高了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脾脏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T淋巴细胞酪氨酸激酶(LCK)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193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5'UTR),1 50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和300 bp 3'UTR,整个开放阅读框编码502个氨基酸.系统发生分析表明,大菱鲆LCK基因与红鳍东方纯(Fugu rubripes)和黑青斑河纯(Tetraodon nigroviridis)的亲缘关系最近.在大菱鲆正常组织、胚胎细胞(TEC)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的免疫器官组织中对LCK基因进行了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大菱鲆LCK基因只在正常脾脏组织中表达;在用鳗弧菌感染12 h后,大菱鲆胚胎细胞LCK基因表达增强;在鳗弧菌感染的大菱鲆免疫组织中,只在脾脏中检测到LCK基因表达,鳗弧菌感染48 h后,LCK基因在脾脏中表达最强.这些结果表明,LCK基因在大菱鲆脾脏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前期通过转录组结合表达谱分析发现一类MBD片段在低温解除牡丹花芽内休眠中的差异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MBD基因特征及其在牡丹休眠解除中的作用,利用RACE扩增获得1204bpPsMBD5全长cDNA,其中编码框1056bp,推测编码35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sMBD5蛋白分子量约为38.1274kDa,等电点为5.14,不稳定系数为44.27,推测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牡丹PsMBD5与梅PmMBD5的同源性最高,为38.1%,与亚麻荠CsMBD5的同源性最低,为25.8%,与13种拟南芥MBD蛋白同源性最高的是AtMBD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sMBD5基因在牡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初花期牡丹的根中转录水平最高,在花瓣、心皮和萼片中次之,在雄蕊中最低;PsMBD5基因在牡丹花芽中受低温诱导,且转录水平在低温处理14d时达到最大值,之后维持较高的转录水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PsMBD5基因对牡丹花芽的休眠解除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趋化因子是一类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总称,它们在白细胞的趋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构建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脾脏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种大菱鲆CXC趋化因子,经过5′-RACE和3′-RACE扩增得到了它的全长cDNA。该趋化因子的全长cDNA含有1个79 bp的5′UTR,1个37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和1个227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编码123个氨基酸残基。此CXC趋化因子基因内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的碱基长度分别为591 bp、86 bp和372 bp。Blast分析和系统发生分析都表明这个趋化因子和已知的脊椎动物的CXCL10相近。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大菱鲆后12 h,该趋化因子在肝脏和脾脏中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在头肾中则是在感染后5 h表达水平最高。在肝脏中,从感染后12 h开始该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并且在72 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脾脏中,一直到感染后24 h该趋化因子保持高水平表达,随后表达水平减弱至正常水平。在头肾中,从感染后5 h开始一直到24 h,表达水平逐渐升高,随后表达水平,立刻降低至与正常水平一致。在正常的大菱鲆组织内没有检测到该趋化因子的表达,表明它仅在受到鳗弧菌感染的时候才被诱导表达。结论认为该趋化因子在免疫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了感受0、6、12、18和24d4℃低温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鲁荷红移入温室后的萌动和开花表现,并对其进行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18d可解除鲁荷红内休眠,继续增加低温则进入生态休眠阶段。MASP分析表明,牡丹内休眠期间花芽内DNA甲基化程度很高,甲基化位点占总位点比率的60%以上,以半甲基化为主,在低温处理进程中,甲基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未经低温的对照相比,约50%的位点发生了甲基化模式变化,低温6、12、18和24d去甲基化位点数和比例分别为97(17.1%)、104(18.6%)、148(24.6%)和218(36.1%),过甲基化的位点数分别为197(34.7%)、137(24.6%)、95(15.8%)和79(13.1%)。研究结果提示,DNA甲基化参与了牡丹内休眠的调控。  相似文献   
30.
以盆栽牡丹"肉芙蓉"为材料,对摘取的牡丹叶片进行不同强度的光照处理,测定牡丹叶片SOD和APX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AsA、MDA、H<,2>O<,2>含量,研究不同光强对牡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处理4 h后,牡丹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及H<,2>O<,2>含量与饱和光照射4 h后相比,变化均不显著,但SOD、APX的活性以及AsA、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比饱和光处理的显著增强.表明牡丹叶片遭受强光胁迫后,活性氧积累,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同时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增强,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