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77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1992篇
林业   4316篇
农学   2717篇
基础科学   2839篇
  2845篇
综合类   19413篇
农作物   2464篇
水产渔业   1890篇
畜牧兽医   10884篇
园艺   3849篇
植物保护   1406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969篇
  2022年   885篇
  2021年   846篇
  2020年   1030篇
  2019年   1506篇
  2018年   1480篇
  2017年   849篇
  2016年   1093篇
  2015年   1101篇
  2014年   2645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2283篇
  2011年   2226篇
  2010年   2236篇
  2009年   2270篇
  2008年   2121篇
  2007年   2080篇
  2006年   1965篇
  2005年   1819篇
  2004年   1651篇
  2003年   1552篇
  2002年   1403篇
  2001年   1275篇
  2000年   1324篇
  1999年   1279篇
  1998年   1299篇
  1997年   1323篇
  1996年   1262篇
  1995年   1176篇
  1994年   1142篇
  1993年   1073篇
  1992年   969篇
  1991年   881篇
  1990年   786篇
  1989年   624篇
  1988年   304篇
  1987年   296篇
  1986年   243篇
  1985年   240篇
  1984年   205篇
  1983年   188篇
  1982年   160篇
  1981年   126篇
  1980年   90篇
  1979年   56篇
  1965年   24篇
  1964年   24篇
  1962年   18篇
  1959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柳枝稷、须芒草、紫穗狼尾草、密花芒、悍芒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栽培措施(施肥、遮阳强度)对5种观赏草株高、冠幅、叶长、叶宽、叶色等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推动观赏草在承德地区的引种栽培工作。  相似文献   
32.
远缘杂交及异源多倍化导致许多重要作物的起源与进化,而芸薹属栽培异源四倍种是研究作物异源多倍化的模式系统之一。异源多倍体是如何调控及协调来自不同二倍体祖先的不同基因组的遗传行为及基因表达,是过去二十年间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利用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揭示出芸薹属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表现出动态性质,即在形成初期及长期进化过程中持续发生遗传及表观遗传的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异源多倍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包括非加性表达、超亲表达、表达水平显性、部分同源偏向表达、基因剂量平衡效应等现象。上述基因组结构、表观遗传改变以及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使新产生的多倍体得以成功进化为新物种。  相似文献   
33.
<正>10月下旬,秋肥市场进入扫尾阶段,下游零星补货,部分地区货源下沉压力较大,厂家或减产或停产,以消化库存为主。从现阶段开始一直到具体的冬储政策明朗之前,市场将会处于短暂的空档整理期。近日,"2019年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在郑州召开,会上,九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军对今冬明春的复合肥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34.
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对藜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4个处理:B2.7M2.25(低量生物炭、中量有机肥)、B2.7M1.2(低量生物炭、低量有机肥)、B5.4M2.25(中量生物炭、中量有机肥)、B5.4M1.2(中量生物炭、低量有机肥),以B0M0为对照(CK,无生物炭及有机肥),研究了等氮条件下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对稻-菜轮作体系中藜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藜蒿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可以阻止土壤酸化,土壤pH提高0.24~0.25个单位,有机质含量增加0.36%~1.47%,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等养分含量也同步增加;藜蒿产量提高7.90%~16.61%,品质得到改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4.80%~6.40%、1.86%~3.65%、0.74%~2.22%。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羊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将36只3月龄左右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均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精料,试验组在精料中添加1.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进行育肥,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3只肉羊屠宰,测定肉羊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含量。结果显示:羊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18种,含量提高55.12个百分点(其中影响羊肉风味的醛类、醇类、酮类、烃类和酯类分别增加3、3、1、10和1种,相对含量分别提高10.17、2.91、2.63、37.25和3.16个百分点)。结果表明:精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羊肉风味。  相似文献   
36.
正在当前的小麦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小麦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的粮食数量多,要想满足人均需要,就必须要保证小麦种植的质量与效率,在开展全程机械化种植以后,应用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代替了人力劳动,并且在播种以及施肥等环节中也广泛的采用了机械设备,所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小麦的生产,在上述作业项目的基础上,满足了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取得了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豫南“稻-麦”轮作区有机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有机小麦生产基地的要求(一)基地的基本要求1.有机小麦生产基地的田块宜集中连片,其内不应夹杂非有机农产品生产田块。基地的田间水利设施完善,三沟配套,保证用水和排水,旱涝保收,无水土流失现象。2.有机小麦生产基地与常规生产基地之间必须有隔离带或缓冲带。隔离带或缓冲带应有明显的标志。缓冲带上种植的农作物,必须按照有机方式栽培管理和收获,且收获的产品仅能作常规产品销售。3.有机小麦基地必须建立在远离国家二级以上公路100 m以外的地区,基地2 k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