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杜绝鸡病的发生,应坚持定期消毒制度。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加以选择。 鸡舍消毒 雏鸡舍在进雏前,蛋鸡舍在新鸡入舍前,均需彻底冲洗消毒。一般程序是先进行机械冲洗,清扫干净,粉刷墙壁;然后用2%热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地面及舍内空间。鸡笼等用具用3%的来苏儿或0.02%~ 0.03%过氧乙酸喷洒消毒,用药后鸡舍需密封,保证消毒效果。 鸡舍用具消毒 雏鸡食槽每周刷洗消毒1次,饮水器每天刷洗消毒1次,可选用3%来苏儿进行消毒。各种喂料、拌料、换水等用具一周消毒一次。一切医疗用具如针头、针管等用后冲洗干净再煮沸消毒。饲料间的拌料、运料工具,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相似文献   
22.
鲂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GenBank中团头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的部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三角鲂、厚颌鲂和广东鲂3种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同时对4种鲂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鲂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排列紧密,均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2个rRNA、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和1个轻链复制起始区(OL区)。除ND6和8个tRNA在L链上编码外,其余的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4种鲂属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均呈现出较强的A+T偏向性和C碱基偏好。全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共有758个变异位点,其中非简约性信息位点有691个,占总变异位点的91.16%,简约性信息位点有67个,仅占总变异位点的8.84%。22个tRNA基因中只有11个存在种间变异,共23个变异位点,主要发生在tRNA三叶草结构的TΨC和DHU臂环上。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共检测出626个变异位点,这些变异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占总变异位点的82.59%,其中变异位点数最多的是Cyt b基因,达84个,其次是ND 4基因(83个)。因此,Cyt b和ND4基因可作为备选的分子标记,用于鲂属群体间的遗传学研究。基于4种鲂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ML树和BI树均显示,三角鲂与厚颌鲂的亲缘关系最近,团头鲂与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而广东鲂与前述3种鲂属鱼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23.
转基因作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及相关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发展转基因作物现场检测和快速筛查技术对于实现转基因的有效监管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转基因作物外源蛋白和外源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ELISA、免疫层析分析、生物传感器技术、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技术以及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等在转基因作物快速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对于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16S rDNA基因为分子标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凭借低成本、高通量、流程自动化的优势为研究转基因作物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归纳介绍了基于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评价转基因作物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展望其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转基因作物与土壤生态系统环境要素紧密相关。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是否会给土壤微生物带来影响已成为其生态风险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因此在研究时有必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进行分析。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土壤环境指示微生物,在改善土壤质量与健康状况、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主要转基因作物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可将丛枝菌根真菌作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2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动物疫病,是全球范围内家畜及其产品贸易最大的羁绊。FMDV通过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建立持续性感染,使患畜持续向外界排毒,成为传染源。作者查阅了近几年FMDV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致病机理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7.
天然气减阻剂及其减阻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天然气减阻剂在输气管道运行中的迫切需求,综述了国外天然气减阻剂60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天然气减阻剂的研究进展,其中试产品在工业应用试验中取得了8%~10%的减阻效果,且减阻效果持续两月有余。分析了输气管道的水力摩阻等参数,探讨了天然气减阻剂的作用机理,从微观角度认识到输气管道减阻的本质是减小能量损失,并提出了通过弹性碰撞解决能量损失的减阻新理念。  相似文献   
28.
魏荆管道停输再启动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秀杰 《油气储运》1998,17(5):7-10
近几年来魏荆管道采用了添加降凝剂的输油工艺,随着输油管道运行条件的变化,原来的输油条件已不能简单移植到新的输油工艺上,为了确定新工艺条件下道道的安全停输时间,在魏荆管道进行了停输再启动的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29.
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近年来LAMP技术在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实施转基因产品定量标识制度需要建立准确可靠的定量检测技术和方法。数字PCR(dPCR)不依赖标准 物质,实现对DNA分子的绝对定量,已成功用于转基因含量检测和标准物质定值。为建立可靠的dPCR方法,获得 准确测量结果,本研究以耐除草剂玉米MON87427为材料,探索建立二重微滴数字PCR(ddPCR)的策略。以构建的 聚合MON87427转化体和5个玉米内标基因的重组质粒pUC57-M为质控样品,将5个不同的玉米内标基因分别与 MON87427组合,通过优化退火温度,根据阳性微滴与阴性微滴分辨率、中等信号强度雨滴数量及测量值与理论值 的一致性等,确定了二重ddPCR组合为MON87427/zSSIIb,最适退火温度为58.4℃。MON87427/zSSIIb 二重ddPCR的 动力学范围为10~60 000拷贝。对盲样进行定量检测,二重ddPCR的定量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有良好的可比性, 表明MON87427/zSSIIb 二重ddPCR可取代qPCR方法进行转基因玉米MON87427的定量检测及标准物质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