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区苹果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增长也很快,由解放初期的1500万斤现已达到近10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是全国主产果区之一,出口量也很大。但从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情况看,一是苹果品质还远不能满足内、外贸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果实着色不良、糖度低、风味差、不耐贮运,在国际市场上售价较低;其次是现  相似文献   
12.
荷兰七号,又名荷兰薯、费乌瑞它,早熟高产品种,2004年由马龙县农业局土肥工作站从天津引入马龙种植。生育期65天左右,株形直立,分枝少,株高60cm,叶片大,花冠淡紫色。结薯期早,膨大速度快,块茎长椭圆形,薯皮淡黄、肉鲜黄,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块茎休眠期短。块茎含干  相似文献   
1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吕梁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农业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密度大,剩余劳动力多。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已成为当地农民生存的必然选择。吕梁全市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培训中三大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承担能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帮助解决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本文分析农民工培训中农民工、企业、政府三大主体的参与意愿与承担能力,探讨三大主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提出农民工培训投资主体多元、成本分摊三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吕梁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农业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生存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密度大,剩余劳动力多。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已成为当地农民生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华、绍兴2个薄壳山核桃种10多年引种调查认为:薄壳山核桃2年生苗移栽后,4~7 a进入结实期,10 a后进入大量结实期,其中:金华13年生最高株产16 kg;果形大,种实单粒重6.5~9.4 g,种壳厚0.9~1.1 mm,出仁率51%~56.9%,粗脂肪76.9%~78.5%,蛋白质8.5%~9.7%,可作为主栽品种发展。绍兴13年生最高株产14.6 kg,平均7 kg;单果较小,核果重5.5~6.3 g,核壳厚1.1~1.2 mm,出仁率52%~53.8%,种仁饱满,粗脂肪74.1%~74.4%,蛋白质7.5%~8.3%,可为供种或授粉树适当发展。上述2个品种适宜红河州海拔800~1 600 m的地方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7.
分析ViewGIS软件的成图方法和一般技术流程和特点,针对林业专题图(如规划图、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等)的手工绘制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指出了ViewGIS数字化制图代替传统的手工制图的优越性,阐明了林业制图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广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过河镇马铃著产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莲 《云南农业》2009,(10):18-19
根据曲靖市政府将马龙县列为商品薯基地县的规划,马过河镇政府非常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将马铃薯列为马过河镇第二大经济支柱。从2000年到2005年,马过河镇领导安排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负责马铃薯新品种引进和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已经摸索出一套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但这还不够。还要加大出口品种的引入种植。具体对策是:要进一步加强马铃薯应用技术的研究.要加强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脱毒种薯推广力度,调整品种布局,区域化开发管理,建马铃薯特色村.加大小春、秋马铃薯种植,加强市场开发。建立全镇马铃薯市场信息网络系统,推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