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岩溶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岩溶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以广西碳酸盐岩区土壤垂直剖面、水稻子实与根系土协同样品为基础,讨论了土壤pH、有机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碳酸盐含量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有机质、黏土矿物主要对镉的吸附产生影响,其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pH、黏土矿物、有机质,碳酸盐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对土壤酸化的缓冲。总体而言,广西岩溶发育强烈,土壤中不断形成表生条件下稳定的新生黏土矿物,加之岩溶区土壤丰富的碳酸盐与有机质,都对该地区碳酸盐岩母质土壤中镉的固定较为有利,但防止土壤酸化是防控其土壤镉污染风险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2.
凡纳滨对虾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5个微卫星座位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测,探究凡纳滨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有2~4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3个,平均杂合度0.5755,平均多态信息量0.486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5053。全群基因纯合度0~0.8,平均0.3917。显示凡纳滨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153.
VP15是南美白对虾WSSV病毒的一个核衣壳基因。本研究采用体外干扰实验筛选对VP15具有针对性的siRNA。实验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VP15,并将设计的siRNA以及pEGFP–VP15共转染BHK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FP–VP15融合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方法检验siRNA抑制VP15基因转录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pEGFP–VP15在PK细胞正常表达,设计的三对siRNA对GFP–VP15的mRNA转录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效果,其中siRNA1的干扰效果最为显著。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对虾体内干扰WSSV病毒复制研究以及筛选更多的特异siRNA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54.
根据近源物种线粒体序列的同源比对,在16S rRNA基因上下游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特异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和比对证实该片段包含了卵形鲳鲹线粒体16S rRNA全长序列1725bp。对5个个体分别测序后比对,发现卵形鲳鲹16S rRNA基因在钦州湾种群个体间存在至少7个变异位点,使5个个体分别具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将卵形鲳鲹和鲹科其它物种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根据比对结果构建的鲳鲹科各物种的系统进化树,支持鲹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鰤亚科,鲳鲹亚科,鰆鲹亚科)的分类系统。综上所述,16S rRNA基因既可用于卵形鲳鲹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又适用于鲹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5.
克隆了凡纳滨对虾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该基因由1042bp的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长411bp,编码由13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基因两翼分别存在113bp(5'端)和518bp(3'段)的非翻译区。聚类分析表明,凡纳滨对虾脂肪酸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斑节对虾脂肪酸结合蛋白紧密聚为一支,之后聚类顺序依次为刀额新对虾、意大利蜜蜂、斑马鱼、大西洋鲑、鸡、猪和人。通过半定量RT-PCR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抗IHHNV对虾肠、胃、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表达较高,在心肌中表达较低,在眼柄中不表达。比较该基因在抗IHHNV对虾和IHHNV易感对虾心、肝胰腺、肠、胃、眼柄和肌肉组织表达发现,该基因在两种对虾心、肠、胃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在肝胰腺中抗IHHNV对虾的表达量明显高于IHHNV易感对虾的表达量,说明该基因参与抗性对虾抑制IHHNV感染的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156.
运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强亲和性原理,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筛选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序列,进而对南海区企鹅珍珠贝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对136个菌落中的85个阳性克隆进行微卫星测序,获得64个序列,达到85.93%。所得到的55个重复6次以上的微卫星序列中,除生物素探针中使用的CA重复外,还得到TG、TC、GA的重复序列。重复序列中完美型36个,占65.5%;不完美型14个,占25.5%;混合型5个,占9.1%。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引物40对,合成其中的20对并进行PCR筛选,15对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研究表明,筛选出的企鹅珍珠贝微卫星分子标记可用于进一步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7.
竹是园林中一类特殊的观赏植物。她婵娟挺秀,风雅宜人。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露凝有清光,雪停有情趣。若在庭前、院后、墙内、窗外、池边、岩旁栽植,顿觉景物深幽,意态潇然。园林中的竹可分为散生和丛生两大生态类型。散生型的有紫竹、人面竹、方竹、淡竹、刚竹、桂竹、美竹、黄金间碧竹等,其主要特征是竹秆呈散生状,且分布均匀,片植成林。竹秆高3m以上,竹秆之间有较大的空隙,阳光可以照进林内,地面多为草坪。而一般园林绿地中的竹子多为丛生型,如佛肚竹、凤尾竹、青皮竹、粉箪竹、慈竹、观音竹等,…  相似文献   
158.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生物园和地理园的建园地点不大理想,其平面轮廓为长带状,东西宽仅11m,南北长约60m。我们遵循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条件,合理规划与布局,精心设计与施工,为中学生物园和地理园的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1设计原则生物和地理是中学必修的基础课,生物园和地理园的设计应以教学为主,园林景观为辅。为充分利用土地,两园宜合二为一,形成整体。2设计构思2.1景区划分如图1所示,以水池、假山划线,由南向北,分成地理园和生物园两大景区。两景区之间分而不断,通过西边的园路、中部假山水池的汀…  相似文献   
159.
基于线粒体COI、Cyt b、D-loop基因序列对福建厦门(XM)、广东阳江(YJ)、海南海口(HK)和广西北海(BH)的4个多鳞鱚(Sillago sihama)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4个多鳞鱚群体195条线粒体COI + Cyt b + D-loop片段序列。结果表明,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8266~0.9878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098~0.00257,整体Hd与π分别为 0.92784 和 0.00158。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00075~0.14888和2.85851~333.08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分组间群体内变异比例分别占93.33%、86.57%和94.49%,主要变异均来自群体内。综上,基于COI、Cyt b和D-loop的分析结果,厦门群体和北海、海口、阳江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可作为两个管理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本研究为促进中国南方沿海多鳞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