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廖英杰  刘波  任鸣春  崔红红  谢骏  戈贤平 《水产学报》2013,37(11):1716-1724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血清中游离必需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3.34±0.03)g的团头鲂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赖氨酸含量为1.29%、1.71%、2.09%、2.48%、2.88%、3.27%的饲料,养殖实验为10周。研究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4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鱼体末重、增重率、特定增重率、氮沉积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但不影响存活率;(2)2.09%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鱼体蛋白含量和降低脏体比系数,2.88%、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粗灰分含量;(3)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总蛋白含量;2.14%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含量;(4)除血清亮氨酸和缬氨酸之外,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中总必需氨基酸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以鱼体特定增重率和蛋白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36%(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96%)和2.22%(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53%)。  相似文献   
32.
肌醇对氨氮应激下团头鲂幼鱼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氨氮应激下肌醇对团头鲂幼鱼免疫的影响,实验选择初均重为(3.40±0.07)g的健康团头鲂幼鱼45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肌醇0、101.2、202.3、404.8、809.1和1 616.4 mg/kg的精制饲料,实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氨氮应激前,404.8 mg/kg肌醇添加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淋巴细胞百分比、补体3、补体4和血液呼吸爆发活性(P0.05);氨氮应激12 h,404.8和809.1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和血清补体3、补体4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202.3和404.8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P0.05);氨氮应激72 h,404.8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清补体3和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升高(P0.05),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809.1 mg/kg肌醇添加组的血清补体4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肌醇(404.8 mg/kg)即可增强团头鲂幼鱼的免疫力,对团头鲂幼鱼抗氨氮应激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正据《201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全国鳙鱼总产量约320.3万吨,较2013年增长约6.2%,产量仅次于草鱼、鲢鱼。近年来,受整个水产养殖行情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传统草鱼、罗非鱼、鲫鱼、鲤鱼等精养模式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单品种销售越来越困难,鱼贩对配套的鳙鱼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养殖户逐渐改变养殖模式,提高套养鳙鱼密度或精养鳙鱼,并投喂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34.
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由70%基础饲料(螺旋藻)和30%试验原料组成试验日粮,研究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对鱼粉、肉骨粉、豆粕、玉米蛋白粉、棉籽蛋白粉、菜粕、棉籽粕、小麦粉和玉米粉9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钙及总磷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用初均重(16.82±2.14)g的瘤背石磺2 40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且以饲喂螺旋藻粉组为对照组.结果显示,9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33.24% ~ 55.29%、27.30% ~ 79.35%、36.91% ~69.81%、34.89% ~ 65.04%、25.35% ~ 75.78%、21.54% ~ 72.57%、44.98% ~ 74.64%和10.42% ~ 32.15%.在7种蛋白饲料中,以玉米蛋白粉的各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较高,棉籽蛋白粉和棉粕次之;在两种能量饲料中,以玉米粉的各项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但低于玉米蛋白粉.由此可见,玉米蛋白粉可作为瘤背石磺优质饲料原料来替代或部分替代螺旋藻;同时,玉米粉和棉籽蛋白粉也可以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合理搭配、适量使用.  相似文献   
35.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克隆了翘嘴红G6Pase催化亚基基因全长cDNA,共1900 bp [不含poly(A)], 包括49 bp 5′非翻译区,1068 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778 bp 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35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89 ku。序列比对分析表明翘嘴红G6Pase与斑马鱼G6Pase的相似性高达95%,与鼠、狗、人G6Pase的相似性为63%,和光滑爪蟾、金头鲷、河豚等G6Pase的相似性分别为69%、55%、76%,并具有G6Pase特有的3个保守基序。为了研究摄食以及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G6Pase的影响,使用实时定量RT-PCR分别测定了饲喂等能但不含碳水化合物和含23.98%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的翘嘴红肝脏G6Pase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使用上述饲料饲喂8周后,禁食48 h, 然后测定禁食和摄食后3、6、12、24 h G6Pase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摄食后12 h,两组G6Pase的表达明显增加,说明摄食影响G6Pase基因的表达,禁食和摄食后3~12 h,含糖组G6Pase基因的表达量为无糖组的2~4倍,这表明碳水化合物可以诱导G6Pase mRNA的表达。图5参21 关键词:快速扩增cDNA末端;葡萄糖6磷酸酶;碳水化合物;翘嘴红;实时定量PCR E-mail:gexp@ffrc.cn  相似文献   
36.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二节抗寄生虫类鱼药一、鱼虫清1号1.功能:主治鱼体内寄生虫病。2.特点:最新研制,高效、速效。3.用途:用于治疗由绦虫等引起的体内肠道寄生虫病。4.使用方法:以4%添加量加于饲料中,日投饵量为...  相似文献   
37.
38.
营养物质是维持动物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所需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活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决定因素,缺乏或摄入量过高时都会降低水生动物的免疫活性.本文阐述了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因素对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免疫多糖、中草药、抗菌肽、核苷酸、转铁蛋白等免疫促进剂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为水生动物的营养与免疫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中国水产学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1999年3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涂逢俊理事长主持,农业部渔业局杨坚局长就当前渔业形势作了重要讲话,李明旗秘书长代表学会秘书处汇报了1998年工作情况。1998年,中国水产学会充分发挥其“学术交流的主渠道、科...  相似文献   
40.
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克氏原螯虾育苗过程中亲虾的成活率,利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食盐、聚维酮碘和溴氯海因对购进的亲虾进行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5种常用药物浸泡消毒后,亲虾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40%、5%、10%和15%,对亲虾采用高锰酸钾消毒效果较好;为提高克氏原螯虾亲虾的抱卵率,采用盐水诱导、雌虾去单侧眼柄诱导、盐水诱导+雌虾去眼柄双重诱导3种不同人工诱导方式诱导亲虾,促使其性腺发育,试验结果显示,经3种诱导方式诱导的亲虾抱卵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31%和39%,双重诱导的平均产卵率高于单因子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