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RACE-PCR技术,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组织中克隆了血清应答因子(SRF)基因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2 477 bp,开放阅读框1 503 bp,编码500个氨基酸。通过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牙鲆SRF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较高,在氨基酸序列的N端具有NLS结构域和高度保守的MADS结构域。用PCR方法扩增SRF基因的编码区片段,克隆到p EGFP-N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SRF,将重组质粒转染牙鲆胚胎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SRF在转染细胞中高表达。说明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SRF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SRF在牙鲆变态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碱性磷酸酶(ALP)基因在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体内的表达情况及在细胞水平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对碱性磷酸酶(AL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大菱鲆肠、肌肉、脾脏、心脏、鳃、肝脏、肾脏及脑8个不同组织中ALP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且用0 nmol/L,50 nmol/L,75 nmol/L,100 nmol/L,200 nmol/L 5个不同浓度的T3处理大菱鲆肾细胞(SMK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3处理后细胞中AL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LP mRNA在大菱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各不相同.具有组织特异性.心脏组织中ALP mRNA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组织中和鳃组织中.肌肉组织中ALP mRNA的表达量最少.不同浓度T3处理后大菱鲆肾细胞后.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差异.ALP mRNA的表达量随着T3浓度的增加有递增趋势.结论认为.ALP基因在大菱鲆成鱼8个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组织特异性.ALP基因的表达量受甲状腺激素T3正向调控.并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在不同钙离子浓度养殖时,内脏团和外套膜细胞对环境中钙离子的吸收,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对碳酸酐酶的影响,本实验设定了5种钙离子的环境浓度(0 m M、0.5m M、1.25 m M、2 m M、3 m M),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内脏团和外套膜组织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α-碳酸酐酶基因(HcCA)表达,并用乙酸对硝基苯酯的水解间接测定碳酸酐酶活性,以期能阐明环境中钙浓度对组织细胞钙含量的影响,和组织细胞内不同钙含量与碳酸酐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的钙离子浓度下,活体三角帆蚌的内脏团细胞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外套膜细胞(P0.05),并且表明从0 m M到2 m M浓度,内脏团和外套膜细胞内的钙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3 m M浓度时出现下降(P0.05)。同时,细胞内Ca~(2+)含量较低时,HcCA在内脏团和外套膜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细胞内Ca~(2+)含量较高组(P0.05),但细胞内Ca~(2+)荧光强度为8×104时达到饱和且开始下降,而HcCA的表达在细胞内Ca~(2+)荧光强度为6×104已经最高,并开始下降。环境钙离子浓度在0 m M、0.5 m M时碳酸酐酶活性显著高于1.25 m M、2 m M、3 m M浓度组(P0.05),而且1.25 m M、2 m M、3 m M浓度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发现碳酸酐酶在0.5 m M钙离子浓度中活性较高但表达量却较低,而在1.25 m M和2 m M浓度中表达量高但活性较低,并且碳酸酐酶外套膜细胞酶活性在各浓度均显著高于内脏团细胞(P0.05)。本研究为三角帆蚌水体最适养殖钙浓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黄金鲈与伊犁鲈杂交后代生长性能及杂交鲈性腺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雌鱼与伊犁鲈(Perca schrenki)雄鱼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和性腺发育。结果显示:经过690 d的生长比较,杂交鲈体重为(446.94±32.14)g,黄金鲈体重为(314.16±31.20)g,伊犁鲈体重为(446.94±32.14)g;杂交鲈体重增长比黄金鲈快33.91%,二者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杂交鲈体重增长比伊犁鲈低6.24%,杂交鲈与伊犁鲈体重无显著差异。二龄杂交鲈雌、雄性腺系数分别为(10.05±0.05)%和(1.64±0.01)%,显著低于黄金鲈雌、雄性腺系数(13.67±0.05)%和(3.60±0.01)%(P<0.05)。黄金鲈和伊犁鲈的杂交鲈繁殖期比黄金鲈推迟一年。  相似文献   
35.
三角帆蚌外套膜碱性磷酸酶与钙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切片染色确定了碱性磷酸酶在三角帆蚌外套膜中主要分布在黏膜层.在培养的细胞中分别加入碱性磷酸酶激活剂、抑制剂和放线菌酮,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离子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当加入碱性磷酸酶激活剂时,其活力升高,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加入抑制剂时,其活力降低,钙离子浓度相应下降;加入放线菌酮时,碱性磷酸酶和钙离子浓度开始升高,后来下降,其结果与蛋白质抑制剂的作用相一致,综合上述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外套膜的碱性磷酸酶有促进钙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褐藻糖胶是所有褐藻固有的一种细胞间多糖 ,据报道有抗凝血、抗肿瘤、澄清血脂等药理活性[1-3 ] 。本文对采自浙江省象山县台下礁的海带中提取纯化得到的褐藻糖胶进行了抗肿瘤细胞实验与抗凝血实验 ,初步观察了褐藻糖胶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并比较了其不同剂量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同时 ,还作了褐藻糖胶对小鼠体内的抗凝血实验 ,比较了其不同组分的抗凝血活性的大小。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海带藻粉经稀盐酸提取 ,乙醇沉淀 ,进一步纯化得到褐藻糖胶。然后用不同酒精浓度 (2 0 % ,3 0 % ,40 % ,50 % ,6 0 %及 70 % )进行分…  相似文献   
37.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β-actin基因cDNA全长, 序列分析表明西伯利亚鲟β-actin基因cDNA全长1 322 bp, 其包括的137 bp5¢端非翻译区, 57 bp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375个氨基酸残基的1 128 bp开放阅读框。与其他物种比对, 该基因具极高的保守性。同时也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西伯利亚鲟Sox2基因的同源保守区, 该序列长768 bp, 编码256个氨基酸, 也具较高的保守性, 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在70%以上。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 Sox2基因在西伯利亚鲟成鱼各组织及胚胎发育各时期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发现Sox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 在肝、胰、肾、脑4个组织中表达量差距不大, 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达到了肝脏的10.4倍。同时Sox2基因虽在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各时期均有表达, 但表达也具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在受精卵期、囊胚期So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低, 在原肠期、神经胚期、视泡形成期和心脏形成期Sox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 且在心脏形成期达到最高点。本研究为量化西伯利亚鲟发育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提供了坚实的参照工具, 增加了后续试验的可信度, 同时可为今后深入研究西伯利亚鲟Sox2在侧线神经节分化发育、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β-actin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西伯利亚鲟β-actin基因cDNA全长1322bp,其包括的137bp的5′端非翻译区,57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375个氨基酸残基的1128bp开放阅读框。与其他物种比对,该基因具极高的保守性。同时也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西伯利亚鲟Sox2基因的同源保守区,该序列长768bp,编码256个氨基酸,也具较高的保守性,与其他物种的相似性在70%以上。以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对Sox2基因在西伯利亚鲟成鱼各组织及胚胎发育各时期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Sox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胰、肾、脑4个组织中表达量差距不大,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达到了肝脏的10.4倍。同时Sox2基因虽在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各时期均有表达,但表达也具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在受精卵期、囊胚期So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低,在原肠期、神经胚期、视泡形成期和心脏形成期Sox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且在心脏形成期达到最高点。本研究为量化西伯利亚鲟发育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提供了坚实的参照工具,增加了后续试验的可信度,同时可为今后深入研究西伯利亚鲟Sox2在侧线神经节分化发育、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甲状腺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对褐牙鲆变态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而miRNAs通过结合靶基因3′-UTR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为探讨miRNAs在褐牙鲆变态中的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褐牙鲆TRβ基因3′-UTR存在的miRNAs结合位点,并利用3′-RACE方法克隆TRβ基因的3′-UTR序列,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构建应用于miRNAs靶向基因检测的双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载体,利用细胞转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技术分析多个miRNAs与TRβ基因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克隆得到了一段长为437 bp的褐牙鲆TRβ基因的3′-UTR序列,发现3′-UTR序列上存在pol-miR-125a、pol-miR-214、pol-miR-460-5p、pol-miR-138和pol-miR-125a*的结合位点,成功构建了双荧光素酶重组报告载体,命名为pmirGLO-TRβ-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表明,pol-miR-125a、pol-miR-214、pol-miR-460-5p和pol-miR-138均为作用于褐牙鲆TRβ的靶向miRNAs,而pol-miR-125a*对TRβ基因无直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深入研究miRNAs与TRβ在褐牙鲆变态发育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旨在采用新的方法找出甲状腺激素受体(TRs)介导的甲状腺激素(TH)调控的靶基因。以牙鲆()为实验样本,表达并纯化了牙鲆p3×Flag-TRαA和p3×Flag-TRβ融合蛋白,采用一种目的基因循环扩增与筛选的方法,寻找TH直接调控的靶基因,最终筛选得到TRαA的候选靶基因11个,TRβ的候选靶基因12个,其中TRαA和TRβ存在4个相同的候选靶基因:)和MYC相关因子X()。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验了这4个基因在牙鲆不同组织、不同变态发育期以及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和硫脲处理后各个变态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发现在TH含量升高时,靶基因表达量降低;TH含量降低时,靶基因的表达量上升,从而验证靶基因受到TH的负向调控,证实TH在促进牙鲆变态中也存在抑制靶基因转录的情况。本研究旨为研究TH调控牙鲆变态的发育网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