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分离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A)15、(AG)12、(ACA)15、(GATA)8、(GATT)75个探针和磁珠富集法构建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随机挑选500个进行PCR筛选,得到138(27.6%)个候选克隆,测序分析发现130个克隆含有微卫星基重复单元。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最终获得109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其中包含179个微卫星DNA结构域。获得的微卫星序列中,属于完全型序列的有154条,不完全型重复型序列有19条,复合型重复序列有6条。序列长度为70~490bp,平均295bp。微卫星核心序列两碱基重复3到39次,绝大多数序列重复次数大于10。基于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并获得了13对能够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有效扩增的微卫星引物。本研究旨为进一步开展马氏珠母贝分子育种及资源评价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黄鳍鲷基因组微卫星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磁珠富集法构建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 Houttuyn)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共挑选60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发现58个克隆分别含(GA)n或(CA)n两碱基重复单元。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最终获得41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其中,23个克隆含有(GA)n或(CT)n两碱基重复序列,17个克隆含有(GT)n或(CA)n重复序列,另1个含有以上两种重复类型。获得的微卫星序列中,单一型及间断型序列各有20条,另有1条属于复合型序列。序列长度为117~512 bp,平均259 bp。微卫星核心序列两碱基重复5到38次,绝大多数序列重复次数大于10。基于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并获得了3对能够在黄鳍鲷基因组有效扩增的微卫星引物。本研究旨为进一步开展黄鳍鲷分子育种及资源评价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运用AFLP技术,对广东鲮鱼原种场保存的鲮原种2个子群体(子群体h、q)各29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5对AFLP引物组合中的6对引物扩增共产生173条条带,其中多态位点数为72,多态位点比例为41.5%。在6对引物产生的173条扩增条带中,有一条扩增条带在子群体h中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其在子群体q中的出现频率(72.4%>20.6%),编号为E2M4-1。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子群体h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子群体q(0.1367>0.0998)。该研究为筛选鲮原种群体2个子群体间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究了维生素E(Vitamin E,V_E)和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Sch)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雄虾精荚再生的作用。以基础饲料配制了4种不同配合饲料(0添加组;V_E 200组;1%Sch组;V_E 200+1%Sch组),饲喂被挤压排出精荚的成熟雄性斑节对虾40 d,评估斑节对虾雄虾精荚再生后的精子数量和质量。结果表明,添加量为200 mg·kg~(-1) V_E饲料组的活精子数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一添加1%裂壶藻饲料组的活精子数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共同添加200 mg·kg~(-1) V_E和1%裂壶藻的饲料组的精子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精荚质量、精子数量及活精子数百分比3个指标得出,饲料中共同添加1%裂壶藻与200 mg·kg~(-1) V_E对斑节对虾雄虾精荚的再生和提高精子数量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了鲮各组织中 GH mRNA 的表达,并分析重组鲮 IGF-Ⅰ处理后鲮 GH 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鲮的 GH mRNA 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鲮的肝、肾、脾、肌肉、肠、鳃、性腺、心脏和皮肤中都未检测到 GH mRNA 表达,只在鲮脑中检测到 GH mRNA 表达;经重组鲮 IGF-Ⅰ处理后,鲮脑中GH mRNA 稍有升高,但在肝和肌肉中仍未检测到 GH mRNA 表达;重组鲮 IGF-Ⅰ处理前后,鲮血清中 GH 浓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使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各组织中IGF-ⅠmRNA组织表达,并分析重组鲮GH处理后鲮IGF-Ⅰ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鲮IGF-ⅠmRNA在肝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肾和脑,另外在肠、鳃、脾、性腺和心脏组织中也有表达,而在肌肉、皮肤中没有检测到鲮IGF-ⅠmRNA的表达;按120μg·g^-1鱼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重组鲮GH,观察12h后鲮IGF-Ⅰ表达变化情况,发现经重组鲮GH处理后,鲮肝组织IGF-Ⅰ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IGF-ⅠmRNA表达水平也稍有升高,而在肌肉中仍未检测到IGF-ⅠmRNA的表达;重组鲮GH处理前后,对照组中鲮血清中IGF-Ⅰ的含量为145.59±21.84ng·mL^-1,试验组中鲮血清中IGF-Ⅰ的含量为247.71±2.83ng·mL^-1,经t检验,P=0.043〈0.05,表明重组鲮GH处理前后鲮血清中IGF-Ⅰ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合浦珠母贝插核休养期的死亡率和脱核率,在广东徐闻设计24组对比试验,比较了使用圆形细胞小片插核和方形细胞小片插核的合浦珠母贝休养期的死亡率和脱核率。结果发现,使用圆形细胞小片插核时,合浦珠母贝的死亡率均值为24.2%,比使用方形细胞小片时低2.6%;脱核率均值为24.9%,比使用方形细胞小片时低4.8%(P<0.01)。表明使用圆形细胞小片插核,合浦珠母贝休养期的死亡率和脱核率明显低于使用方形细胞小片,该插核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提高合浦珠母贝休养期的成活率和留核率。  相似文献   
18.
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斑节对虾免疫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后的发病情况和4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斑节对虾进行WSSV急性攻毒试验,发现在感染50h左右出现死亡高峰,感染60h后大部分死亡虾出现明显的白斑。血液酚氧化物酶(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感染WSSV后都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并在感染后60h左右,活性达到最大值。肝脏、肌肉组织中的ACP、SOD活性变化规律与其在血液中的变化类似,肝脏中的ACP、SOD活性明显高于肌肉组织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11个微卫星位点,对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够(Trachinotusovatus)育种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卵形鲳够育种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Na)分别为5.0和3.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为2.965和2.244,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292—0.814和0.207—0.840,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07~0.813和0.189~0.761,海南三亚群体中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14~0.719,平均为0.509,而广东大亚湾群体的PIC为0.168—0.711,平均为0.436。海南三亚群体有5个位点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广东大亚湾群体有2个位点偏离哈温-伯格平衡;2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1,遗传距离为0.578,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2。Structure软件分析显示海南三亚和广东大亚湾2个卯形鲳鳞群体各为一支,2个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可作为2个育种群体管理,2个群体问进行杂交选育预期可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20.
鲮原种群体的D-loop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1对可从鲮总DNA中扩增出线粒体D-loop区的引物,获得了937bp的鲮D-loop全序列。应用该对引物对鲮原种群体(子群体h11个样本,子群体q10个样本)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了5′端750bp的有效序列。21个个体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29个变异位点(4%)。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原种群体的序列差异为1.0%,子群体h与子群体q各自的序列差异为1.2%和0.9%。UPGMA分子系统树显示,用于研究的21个样本相互混杂,子群体h与子群体q并未出现独立的分支,表明该批鲮原种的子群体h和子群体q并非2个相互独立的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