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记录的淡水贝类目前已经超过470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和山间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其中我国特有种贝类在各主要分布水系的比例均高于50%,特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淡水贝类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淡水珍珠蚌中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以及一些食用贝类如中华圆田螺、螺蛳、河蚬等的资源开发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淡水贝类分布范围广、栖息环境多样,相对于其他一些淡水贝类,目前研究还仅限于资源调查和物种鉴定层面。整体上,国内淡水贝类的种质资源评估不够系统,保护和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与区域分布、淡水贝类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情况、引进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与利用现状及淡水贝类种质资源现行保护措施进行概述,并提出有关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2.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淡水育珠蚌,在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雄性个体有着明显的产珠优势,因此对性别决定的相关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发现Sox9基因在许多物种中起到性别决定的作用,kinase X基因是蛋白激酶(PKA)合成中至关重要的基因,而Sox9基因很可能受到PKA激酶的调控。实验通过RACE法克隆kinase 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2龄雌雄三角帆蚌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干扰链对kinase X基因及下游基因Sox9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kinase X基因全长1 652 bp,编码430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inase X基因在雄性性腺中表达量最高,雌雄间差异极显著;RNA干扰结果显示,合成的干扰链均对kinase X基因有着一定的干扰效率,其中干扰链1的干扰率最高,在雌性中的干扰率为83.1%,雄性中为81.9%,同时干扰链1干扰后Sox9基因的表达量在雌性中下降了90.3%,雄性中下降了56.6%,推测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性别决定过程。本实验为三角帆蚌性别决定和雄性单性化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  相似文献   
133.
为了分析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选育群体不同世代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 本研究利用了已建立的一套标准微卫星标记对草鱼长江选育群体 F0、F3、F4 进行了遗传变异的评估, 并与黑龙江选育群体和珠江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江选育群体的各世代均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PIC>0.05), 且长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黑龙江和珠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更高(P<0.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选育群体 F0、F3、F4 之间遗传分化的水平较低(0  相似文献   
134.
在青岛罗非鱼良种场水泥池饲养环境里,对台湾 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性与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80天以前,它们的体重均呈直线增长;在体长小于10cm时,相同体长的个体,二者的体重差异不明显,在体长超过10cm后差异加大,相同体长的尼罗罗非鱼比台湾红罗非鱼重;饲养230天,尼罗罗鱼的生长速度,起捕平均规格,单位面积净产量和肥满度均高于台湾红罗非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5.
三角帆蚌AMP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及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为研究材料,根据实验室构建的三角帆蚌cDNA文库中已标注的EST序列, 利用RACE克隆了三角帆蚌AMP基因的cDNA全序列。该cDNA序列全长为970 bp,5′端非翻译区123 bp,3′端非翻译区52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300 bp,共编码99个氨基酸,包含一段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7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分子量为10 924.7 u。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存在明显的跨膜结构和疏水区。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theromacin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56%,而与贻贝等中发现的抗菌肽defensins、mytilins、myticins和mytimycins相似度较低,推测属于抗菌肽theromacin基因家族。Jpred3软件对三角帆蚌AMP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在第2~22、57~62氨基酸残基处存在α螺旋,因此,三角帆蚌的AMP蛋白是包含跨膜螺旋的膜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功能及三角帆蚌病害防御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评估养殖条件下青鱼不同组织的状态和分析青鱼不同肠段的功能分化,使用组织学半定量系统对青鱼的鳃、肝、脾和肠进行了评估,并使用酶活检测分析了青鱼不同肠段中消化酶和抗氧化酶的分布。结果表明:青鱼的鳃、肝和脾的状况良好,处于Ⅰ 级和Ⅱ级变化,肠道是最受影响的器官,达到Ⅲ级变化,在肠的组织学分析中发现肠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和固有层易碎和坏死。青鱼的Fulton状态指数(Fulton’s Conditional factor,CF)介于1.45~2.94之间,均值为1.52;肝体指数(Hepatic somatic index,HSI)介于0.29~0.93之间,均值为0.58,表明被检测的青鱼状态良好。在青鱼的肠道中,消化酶和抗氧化酶在不同肠段的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前肠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后肠(P < 0.05),与消化酶活性的分布不同,后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含量显著高于前肠(P < 0.05)。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养殖鱼类组织状态评估和肠道不同部分功能差异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7.
4基于缢蛏养殖的健康立体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采用基于缢蛏养殖的健康立体混养模式,可以通过缢蛏对养殖水体中残饵等有机碎屑的利用,达到投入少,病害少,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加快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  相似文献   
138.
壳聚糖复合膜对冷却肉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以滴水损失、贮存损失、水分含量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贮藏温度为4℃时不同配方壳聚糖涂膜液对冷却肉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配方壳聚糖涂膜液处理均可降低冷却肉的滴水损失和贮存损失,减缓水分含量下降速率.0.9%壳聚糖、0.6%山梨酸钾、0.25%Nisin溶于0.5%醋酸制成的涂膜液显示了较好的保水性能,用其处理的冷却肉滴水损失为0.823%,贮存损失为5.885%,分别比对照组减少了46%和14%.  相似文献   
139.
小型水库不同蚌、鱼混养模式排放水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8年5月—11月,以不同蚌、鱼混养模式的6座小型水库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各水库排放水的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各水库中的pH差异不显著,变动范围为8.0~8.7;红旗水库中NO2-N含量显著低于横塘水库和七里垅水库(P〈0.05);后垄水库中NO3-N含量显著高于红旗水库和七里垅水库(P〈0.05);横塘水库中总氨氮(TAN)、无机氮(DIN)、总氮(TN)除与七里垅水库差异不显著外,均显著高于其它水库(P〈0.05);横塘水库中PO4-P含量除与后垄、七里垅水库差异不显著外,显著高于其它水库(P〈0.05);横塘水库中总磷(TP)和CODMn含量除与后垄水库差异不显著外,均显著高于其它水库(P〈0.05)。除此之外,其它水库间这些水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人工投饵型蚌、鱼养殖水库排放水中CODMn、TAN、TN和TP含量较施有机肥型蚌、鱼养殖水库分别下降40.9%、73.6%、42.0%和97.1%;水库排放水DIN中主要以TAN形态存在,而TN中主要以DIN形态存在;各水库排放水同一水质指标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0.
在室内水族箱中用加营养液(Ⅰ组)、喂卤虫(Ⅱ组)、喂浮游动物(Ⅲ组)和流水养殖(Ⅳ组)等4种方法培育草鱼苗,并与池塘组(Ⅴ组)作对比.结果显示,Ⅳ组在体重和增重率上与V组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次之,但显著高予Ⅰ组和Ⅱ组(P<0.05);成活率上,Ⅴ组(62.5%)最高,Ⅲ组(59.8%)次之,Ⅱ组(18.9%)最低;在体型及体成分分析里,水族箱各组在肥满度与含脂量上与池塘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说明在水族箱中培育草鱼苗能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