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浅谈青虾养殖中的品种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虾类,也是我国主要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我国的青虾养殖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之后,青虾养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均以套养为主。直到80年代末,青虾养殖才步入发展的盛期,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单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养殖技术也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长期不注意种质保护和良种选育问题,品种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青虾养殖业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结合目前青虾养殖的实际情况,对青虾养殖的品种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改革传统的繁育方式自从青虾养殖大面积推广以后,由…  相似文献   
222.
223.
缢蛏7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庄河、汉沽、海阳、盐城、崇明、宁波、漳州7个地理群体缢蛏的12个形态性状进行了形态差异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汉沽群体和海阳群体首先与庄河群体聚类,之后依次与崇明群体和盐城群体聚类,最后与宁波和漳州群体聚为一支。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36.28%,主成分2为22.23%,主成分3为12.72%,累积贡献率为71.23%。判别分析结果表明,7群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7群体缢蛏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6.67%~86.67%,P2为68.96%~100%。7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77.93%。  相似文献   
224.
肉碱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200、300和400mg/kg DL-肉碱,饲喂平均体重134.3±12.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8W,以增重率、饲料系数(FCR),肌肉和肝胰脏中蛋白脂肪含量,肠道脂肪消化酶,肝胰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等指标为判据,研究肉碱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0mg/kg肉碱提高鱼体增重率5.70%(P < 0.05),降低FCR5.26%(P < 0.05);添加200~400mg/kg肉碱显著降低了肌肉和肝胰脏中的脂肪含量(P < 0.05);当肉碱添加量为300mg/kg时,肌肉蛋白含量最高;肉碱对肌肉水分和灰分、肝胰脏的蛋白含量无影响(P > 0.05);添加200、400mg/kg肉碱显著降低了血清胆固醇含量(P < 0.05);在脂肪代谢酶活性方面,200mg/kg肉碱组肠道脂肪消化酶和HL活性较对照组提高28.0%、38.6%(P < 0.05);添加400mg/kg肉碱提高肠道脂肪消化酶、HL及总脂酶活性41.41%、36.26%、10.66%(P < 0.05),降低FAS活性47.3%(P < 0.05)。综上所述,适量肉碱能改善草鱼生长性能、降低肌肉和肝胰脏脂肪含量及促进脂肪降解。建议草鱼饲料中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  相似文献   
225.
<正>1龄草鱼鱼种培育是草鱼成鱼养殖的关键阶段,各地的培育方式各异,但以池塘单养为主。2006年到2009年期间,笔者在江苏省吴江水产养殖公司省级四大家鱼良种工程中心,尝试了在成鱼池中设置网箱培育1龄草鱼鱼种的试验,经过160天的培育,草鱼鱼种成活率达80%~90%,鱼种全长为14~22厘米,体重在40~122克。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226.
罗非鱼类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27.
台湾红罗非鱼是由野生型尼罗罗非鱼(Orochrom订niloticus)与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lecus)突变型种间杂交分离而来[Liao和Chen1983],其体形酷似海水鱼类真绸(Pa-grosomusnZajor)。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产量高、抗病力强、饲养容易、体色鲜艳、肉质鲜美细嫩、市场价格高等优点,在西太平洋地区有较大市场,在东南亚一带尤受欢迎。引进大陆后,在淡水中生长良好,是一个很有推广前景的品种。又因其耐盐性好,故目前已引起海水养殖者的重视。我国的广东、福建近年来发展迅猛,鱼产量有较大的增加,被当地人…  相似文献   
228.
厚壳贻贝与贻贝遗传渐渗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ISSR标记对厚壳贻贝与贻贝遗传渐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壳贻贝与贻贝的特异性标记在杂交贻贝中有所反应,进一步证实了在浙江嵊泗部分厚壳贻贝与贻贝发生了杂交和基因渐渗现象。所采集的杂交群体样本中,65%与厚壳贻贝的遗传距离近,可能是杂交后与厚壳贻贝回交的后代。目前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改变以及引进外来种等影响,应该对厚壳贻贝的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29.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5种寄主鱼体寄生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颡鱼、草鱼、鲢、鳙和鲫作为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寄主鱼,分析了寄苗悬液钩介幼虫密度和寄苗时间对5种鱼初始寄苗量的影响,并对寄生在这5种鱼上的钩介幼虫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论高密度寄苗还是低密度寄苗,长时间寄苗还是短时间寄苗,黄颡鱼和草鱼的寄苗量都明显高于鲢、鳙和鲫。提高寄苗悬液钩介幼虫密度,寄主鱼的寄苗量显著增加,但增加寄苗时间,寄主鱼的寄苗量未见显著提高。黄颡鱼和草鱼的稚蚌脱苗率显著高于鲢、鳙和鲫,寄生在鲢、鳙和鲫鳃上的钩介幼虫约80%未发育至稚蚌便提前脱落。不论在寄苗量方面,还是在稚蚌脱苗率方面,黄颡鱼和草鱼均是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的最佳寄主。  相似文献   
230.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Sinonovacula),为典型的广温广盐性贝类,是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年产量约80多万吨,年产值达160多亿,养殖面积近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