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初始体重为(12.8±0.2)g的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包被酸性植酸酶对建鲤生长性能、磷利用率、体组成和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5组饲料,即磷酸二氢钙含量分别为2.5%、2.0%、1.6%的3组饲料,及在2.0%、1.6%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2 000U/kg植酸酶的两组饲料。90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2.5%磷酸二氢钙组具有最高鱼体增重率,最低饲料系数和最低全鱼脂肪含量;1.6%磷酸二氢钙组的生长性能最低,全鱼脂肪含量最高;在2.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生长、磷储积率和全鱼组成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和肠脂肪酶活性;在1.6%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磷表观消化率、磷储积率和全鱼粗蛋白、灰分含量(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和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但对肠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在含1.6%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包被酸性植酸酶可促进建鲤生长,降低鱼体粗脂肪含量,提高磷表观消化率和磷储积率。  相似文献   
102.
杜仲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和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杜仲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胶原蛋白基因COL1A1和COL1A2表达的影响,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为(215.0±0.4)g的草鱼120尾,随机分为2处理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添加2%杜仲的实验饲料(杜仲组),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杜仲对草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增加肌肉、皮肤和肝脏胶原蛋白水平,增加肌肉总必需氨基酸(TEAA)、总氨基酸(TAA)水平。2%杜仲可显著降低草鱼肌肉的冷冻失水率、离心失水率,但对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影响。在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方面,2%杜仲显著增加了第4周、8周时草鱼的肌肉、皮肤和第8周时的肝脏组织COL1A1、COL1A2基因m RNA表达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2%杜仲可改善大规格草鱼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3.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营养物质利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20%的正对照组、鱼粉含量15%的负对照组(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负对照饲料中分别添加微囊赖氨酸(500 mg/kg)、蛋氨酸(900 mg/kg)(达到正对照饲料一致水平),175 mg/kg蛋白酶,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和175 mg/kg蛋白酶,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96±0.02)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正对照组具有最大增重率和最低饲料系数,而负对照组的增重率最低,饲料系数最高;在负对照饲料中补充氨基酸、蛋白酶后,有提高增重率和降低饲料系数趋势(P0.05);同时补充氨基酸和蛋白酶后,虾体增重率提高11.5%,饲料系数降低0.18(P0.05),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沉积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全虾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虾体粗脂肪沉积率和肝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含15%鱼粉的饲料中单独补充900 mg/kg微囊蛋氨酸、500 mg/kg微囊赖氨酸或175 mg/kg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改善不显著,联合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虾体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4.
为考察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微囊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豆粕含量为23%(高豆粕组),15%(低豆粕组)的两种实用饲料,在低豆粕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或微囊赖氨酸,使赖氨酸达到与高豆粕组一致的水平,共4个处理组,即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低豆粕+晶体赖氨酸(晶体赖氨酸组)、低豆粕+微囊赖氨酸(微囊赖氨酸组),每处理设3个平行。饲养平均体重为(49.0±2.0)g的草鱼8周。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79.3%、239.7%、245.6%、277.5%,饲料系数为1.62、1.88、1.85、1.62。与低豆粕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无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则提高草鱼增重率15.8%(P<0.05),降低饲料系数0.24(P<0.05),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高豆粕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对草鱼摄食上述4种饲料0、1、2、3、4、5h后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囊赖氨酸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与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一致,即在饲后3h达到高峰,而添加晶体赖氨酸使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晶体赖氨酸经微囊化后,其水中溶失率显著降低(P<0.05),仅...  相似文献   
105.
分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0 mg/kg的虾青素、角黄素,混合色素(50 mg/kg虾青素+50 mg/kg角黄素)饲喂初始体重为(56.60±0.63) g的虹鳟60 d,考察虾青素和角黄素对虹鳟肌肉着色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了虾青素、角黄素和混合色素后对虹鳟增重率、饲料系数及肌肉常规成分、肌肉失水率、含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虾青素组、角黄素组和混合色素组虹鳟肌肉的比色卡得分、红度、虾青素含量和血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 0.05);虾青素组虹鳟肌肉比色卡得分(26.25)和红度值(18.40)显著高于角黄素组(22.38, 14.13)和混合色素组(24.00, 15.70)(P< 0.05);虾青素组虹鳟肌肉虾青素含量为4.75 mg/kg (30 d)和6.45 mg/kg (60 d),均显著高于混合色素组的3.87 mg/kg (30 d)和5.48 mg/kg (60 d)(P< 0.05);在虹鳟血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方面,虾青素组 > 混合色素组 > 角黄素组;虾青素组、角黄素组、混合色素组虹鳟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分别为2.39 U/mg,2.25 U/mg,2.39 U/mg,均较对照组(2.03 U/mg)显著提高(P< 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0 mg/kg虾青素、角黄素及虾青素+角黄素混合(1∶1)均能有效改善虹鳟肌肉颜色,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虾青素、虾青素+角黄素混合(1∶1)对虹鳟肌肉的着色效果优于角黄素。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2种蛋白源单一和混合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实验用发酵豆粕(FSM)、肉骨粉(MBM)和发酵豆粕+肉骨粉(FSM+MBM)混合物(1∶1)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FM,含鱼粉350 g/kg)中150 g/kg的鱼粉,使鱼粉含量降为200 g/kg,共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记为FM (对照组)、FSM、MBM和FSM+MBM组,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1.2±0.1) 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替代组的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但FSM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FSM+MBM组。此外,FSM组的饲料系数较对照组和MBM组显著升高。各组在全鱼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以及蛋白质沉积率上无显著差异,而FSM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FSM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显著增加,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在前肠形态学方面,各替代组的绒毛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SM组的绒毛高度、肌层厚度以及绒毛周长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50 g/kg的饲料中,MB...  相似文献   
107.
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蚕豆(蚕豆组)饲喂平均体重为496.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66d,考察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和蚕豆组增重率为82.76%,36.96%;饵料系数为2.17,4.45;肥满度为13.09,7.72;粗脂肪含量为0.89%,1.43%;肌肉失水率为27.14%,15.87%;肌原纤维长度为28.32μm,33.31μm;羟脯氨酸0.12mg/g,0.16mg/g。在生长方面,与配合饲料组相比,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肥满度极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极显著增加(P<0.01);在肌肉品质方面,失水率极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肌原纤维长度、羟脯氨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结果表明,投喂蚕豆对草鱼肌肉具有特殊的改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徐凯慧  陈云峰  章玉贵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03-109603
为了探究饲料中补充不同水平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分别添加0 mg/kg (SB0)、1 000 mg/kg (SB1)、2 000 mg/kg(SB2)和3 000 mg/kg (SB3)的微囊丁酸钠(含50%丁酸钠)至基础饲料中,设计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取300尾体质健康的草鱼(10.0±0.1) g,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放置在水泥池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增重率为273.7%~279.9%,饲料系数为1.55~1.60,饲料中补充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SB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而SB2和SB3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各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蛋白(TP)和D-乳酸(D-LA)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各丁酸钠补充组肠道绒毛高度和SB1、SB2组肌层厚度显著...  相似文献   
109.
分别进行了二个试验以考察饲喂蚕豆对不同规格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535±50)g草鱼77 d;试验Ⅱ以配合饲料、发芽蚕豆饲喂平均体重(84.5±3.5)g草鱼68 d.结果表明,在两个试验中,与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相比,摄食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均极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1),提高了饲料系数(P<0.01);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胶原蛋白含量上升(P<0.01);前肠道蛋白酶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投饲蚕豆可改变草鱼肌肉成分,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