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三峡库区尾巨桉适生海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巨桉是一种速生桉,生长快,材质好,非常适合三峡库区的生长,对防治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促进三峡库区林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尾巨桉适生海拔试验,研究出尾巨桉在三峡库区的最佳生长环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尾巨桉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翠云廊”古柏是四川重要的种质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指导林业生产与科研,以及人文、地理、旅游等多方面的价值。笔者通过对“翠云廊,,古柏目前生存现状的详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翠云廊’’古柏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竹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蜀南竹海竹林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和旅游学有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景区生态系统,建立科学规范的旅游环境解译系统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灌溉保证能力是耕地质量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区域耕地质量监测信息的获取效率,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遥感蒸散发的耕地灌溉保证能力评价方法。以MODIS蒸散发产品(MOD16)为数据基础,在水量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降雨量、MOD16A2产品中的实际蒸散发参量,计算年度有效灌溉量;利用地面气象站点计算的参考作物需水量和MOD16A2月合成产品中潜在蒸散发参量,建立回归方程,得到空间连续的参考作物需水量;采用作物系数法结合区域作物类型分布图计算年度作物需水量,并在此基础进一步计算年度灌溉需水量;将有效灌溉量与灌溉需水量之间的比值作为灌溉保证能力评价的基础,利用多年的灌溉保证能力评价指标,监测和评价耕地灌溉保证能力。以河北省衡水市为研究区,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耕地灌溉保证能力综合评价结果与2012年补充完善后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灌溉保证率的分级结果相比,除了在空间整体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外,级差小于1级的栅格单元达到75%以上。该文构建的灌溉保证能力评价指标物理意义明确、可获取性强,评价方法能够满足区域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圳大学高度重视教学改革,通过开设“创新研究短课”,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研究短课”分为科研项目短课、专题研讨短课、专技实践短课和学院特色短课等4类。深圳大学“观鸟”短课作为专题研讨类短课,设置18学时、1个学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实施小班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为教学目标;教学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指导教师在课前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发布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学习网站和学习资料等信息,聘请的专家在观鸟现场为学生讲解观鸟知识,学生在现场就各自的观察所得进行交流、就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就现场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后查阅资料并完成课后作业;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由完成观鸟报告和现场辨识不同鸟类2部分构成。“观鸟”短课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独学”(自学)与“群学”(协作学习)的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又促进了教师知识面的拓宽和及时有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传播了鸟类知识,而且使学生通过亲近大自...  相似文献   
16.
以盐生环境下3种荒漠群落优势种叶凋落物(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袋法,了解其分解特征、养分释放规律,以及土壤温湿度变化对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90 d的分解,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叶凋落物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0.97%、12.04%、40.30%。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分解系数依次为0.2353、0.1283、0.5108,其叶分解50%所需时间分别为2.9、5.4、1.4 a,分解95%所需时间分别为12.7、23.4、5.96 a。胡杨、多枝柽柳、胀果甘草叶凋落物N元素释放率分别为51.23%、24.03%、51.44%,均符合富集-释放模式;P元素释放率分别为39.87%、25.04%、43.60%,K元素释放率分别为42.75%、31.45%、57.35%。3种植物叶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相关性较强,对其分解过程有显著( P<0.05)影响。  相似文献   
17.
鱼虾贝类的主要过敏原分子免疫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沅  李荔  刘志刚 《水产科学》2008,27(3):154-156
鱼虾贝类是常见的水产类食物过敏原,其过敏原大部分为热稳定、水溶性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0~70 kD[1-2],其中鱼类的主要过敏原是小清蛋白(Parvalbumin),分子量约12 kD,是一种钙结合蛋白;虾、贝类的主要过敏原为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分子量约40 kD[3],现将鱼虾贝类过敏原的分子免疫学特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