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螨威多等三种新型杀螨剂防治桔全爪螨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桔全爪螨又名柑桔红蜘蛛,发生世代多、为害期长,是我国柑桔产区最严重的害虫。可刺吸危害叶片、新稍及果实.以转绿的新梢叶片受害较重。为此,笔者进行了防治桔全爪螨药效试验,以期为生产提供更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202.
为明确在四川省石棉县黄果柑种植区域内大面积发生的果实病斑的主要致病菌,以石棉县黄果柑病果为实验材料,分离获得12株真菌,经形态学、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发现其中7株为炭疽病菌,5株为交链格孢菌,均能侵染果实和叶片形成病斑。说明在石棉县黄果柑种植区域内发生的果实病斑主要由柑桔炭疽病菌和柑桔褐斑病菌引起,为黄果柑果斑病的鉴定和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指导当地果农生产生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3.
南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南疆地区近5年平均覆膜面积为1.326 78×106 hm2,棉田覆膜率为100%。随着覆膜面积的扩大、地膜使用量的增加,棉田残膜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构成了巨大威胁。运用5点采样法对南疆各团场和县市覆膜超过10年以上的棉田进行数据采集,按照不同耕层以及不同面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南疆地区平均棉田地膜残留量为237.36 kg/hm2,棉田残膜在0~30 cm中均有分布,3个层次(地表、0~12 cm和12~30 cm)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占棉田地膜残留总量的8.33%、53.99%和37.68%;南疆地区各县市和各团场残膜污染有显著性差异,各县市棉田地膜残留量高于各团场,残膜主要以4~25 cm2大小存在于土壤中。南疆残膜污染情况处于上升的状态,主要与当地的耕作方式与管理方式有关。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南疆地区棉田残膜污染状况,从地膜的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回收以及无污染可降解地膜方面提出防治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4.
随着十年禁捕政策的实施,长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已日益凸显,一些传统栖息地被发现重新有了刀鲚的分布。湖南湘江水域曾是洞庭湖水系内刀鲚的主要分布水域之一,但洄游型刀鲚长期被认为在该水域已绝迹。近期笔者对2023年6月13日采集自湖南湘江湘阴段的1尾刀鲚标本进行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以验证其所属的生态类型。结果发现,该个体耳石锶钙比生境特征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既有对应于淡水生境的SI(1.37±0.60)、SIII(2.80±0.16)和SV(2.47±0.62)阶段,也有对应于河口半咸水的SII(5.50±1.10)、SIV (4.52±0.94)阶段。此外SII阶段有部分锶钙比高于7,说明该个体还进入过海水栖息。锶含量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自核心至边缘亦依次呈现蓝色、黄绿色、蓝色、黄绿色以及蓝色的不同盐度生境变化的“分色图谱”特征。上述结果确证了所研究个体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这也首次客观证实了十年禁捕政策实施后,洄游型刀鲚不仅能够重新自海区经长江进洞庭湖,而且更能自湖上溯至湘江水域。为保护洞庭湖内及各支流洄游型刀鲚资源,同时也为持久守护长江十年禁捕的成效,亟需开展洞庭湖及各支流内洄游性刀鲚...  相似文献   
205.
文章阐述了文山黄牛的品种特性、现状和保种措施。文山牛保种可采用原产地活体保种,迁地活体保种和现代生物技术保种等多种方式。文山牛体型较大,性情温顺,产肉性能好、活动敏捷、结构紧凑、肌肉强健、肉品质优良、耐粗饲、适应性广、繁殖力和抗病力均较强等特点。文山牛是云南省一个地方良种,种质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6.
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乌伦古湖设置28个采样点按季度对底栖动物采样。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83种,其中寡毛类14种,水生昆虫58种,软体动物7种,其他类4种。年均密度为1048ind/m2,变幅为70~2480ind/m2;年均生物量为10.76g/m2,变幅为0.48~52.53g/m2。根据底栖动物的观测数据,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生物指数(H′)、Goodnight修正指数(GBI)、Margalef丰富度指数(d)、Chandler′s生物记分制(CS)和综合生物污染指数(BI)对乌伦古湖水体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乌伦古湖水质整体属于轻度污染。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如73公里小海子、骆驼脖子、海滨浴场和吉力湖等处样点水质相对较差,处于中污染水平;投放牛羊粪养殖鱼种的吉力湖后泡子则为重度污染水平。利用底栖动物对乌伦古湖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结果与理化指标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7.
208.
【目的】研究超级稻湘两优900及其再生稻镉累积特性,探明再生稻镉安全风险。【方法】以超级稻湘两优900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大棚中进行镉(Cd)添加试验,设置0(CK)、0.2、0.4、0.8、1.2和1.5 mg·kg-1等6个镉质量浓度处理,研究头季和再生稻根、茎、叶、稻米中Cd含量和累积规律,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头季和再生稻各器官Cd含量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器官Cd含量依次为:根>叶>茎>稻米;相同处理下,再生稻各器官Cd含量均低于头季。头季根系Cd含量为0.231 7~0.958 1 mg·kg-1,再生稻为0.212 8~0.780 2 mg·kg-1,较头季低5.1%~20.5%,平均降幅15.2%;头季稻茎Cd含量为0.021 2~0.084 6mg·kg-1,再生稻为0.018 9~0.062 1mg·kg-1,较头季稻Cd含量降低10.8%~42.6%,平均降幅29.7%;头季稻叶片Cd含量为0.027 3~0.115 7 mg·kg...  相似文献   
209.
建立基于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桔梗中34种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应用于24批桔梗样品筛查。采用QuEChERS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考察其线性关系、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以所建立的方法对24批桔梗样品中34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分析。34种农药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8,其LOQ在0.000 3~0.600 0 mg/kg之间;回收率均在60%~130%范围内,RSD均<15%。有18批次桔梗样品检出农药残留,检出率为75%;检出农药对硫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三氯杀螨醇、氟虫腈,其含量均在0.001~0.015 mg/kg之间,低于药典规定的0.02 mg/kg的限度,所检样品合格率为100%;其余农药未检出。所建立的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用于桔梗中34种农药残留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为桔梗的质量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10.
【目的】对米根霉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农田废弃物降解效果进行探究和测定,以期促进农业废弃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方法】把从霉烂的玉米棒芯中分离纯化到的米根霉菌C1,通过液态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se)和微晶纤维素酶(Avicelase)的活性;将菌液接入到菜叶中,测定该菌株的降解力和酶活变化,分析其降解效果。【结果】在发酵液中,米根霉菌的CMCase酶活>Avicelase酶活>FPase酶活,其中CMCase活性达到35.33 U·mL-1,具有较强的活性。在固体发酵中,米根霉菌对农田废弃菜叶有很强的降解效果,在第6天时生成大量腐烂液,降解率为47%,而未接菌对照基本无降解,二者有明显差异。【结论】本试验所用的米根霉C1菌株属于纤维降解菌,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对农田废弃菜叶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明显缩短降解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废弃物的降解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