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1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48篇
林业   861篇
农学   483篇
基础科学   504篇
  393篇
综合类   3342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381篇
畜牧兽医   1942篇
园艺   562篇
植物保护   28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光周期现象对昆虫发育的作用,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许多作者都指出,光周期是生物季节现象的重要调节因子。为了探讨这一问题,1962年作者等在南京地区以水稻三化螟幼虫为材料进行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方法: 将三化螟卵块从田间采回,置于室内条件下(自然温度),任其孵化,蚁螟孵出后进行各项处理。在不同光周期反应试验方面:在同一温度下(25℃),光照时间分3、6、9、12、13、14、15、16、24小时和全黑暗十项。温度对光周期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水稻白叶枯病自发现到现在已有90年的历史。由于发生地区广泛,为害严重,各国对此病曾做了大量研究。日本对它已研究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但对其侵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仍有不同看法。我国最初认为种子传病是首要的。但在病区单抓种子处理还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又认为病稻草是病区次年的主要菌源。近年来,又发现在严格处理病革、病种子的情况下,仍然发病,故怀疑除上述两种传播途径外,还有其它传播途径。关于杂草传病问题,日本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和我国国内一样,对杂草带菌传病问题,意见很不一致。我们认为对这一传播途径有彻底弄清的必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病的侵染循环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白叶枯病的彻底防治。如果这一传播途径确实存在,我们若不承认它,在防治上就会出现大的漏洞。如果白叶枯病确与杂草无关,盲目地采用相应的措施,也是多余而毫无意义的。这次试验是采用较直接的“离心浓缩针刺接种法”,其结果:第一年证实有马唐等六种杂草、黄豆和水稻根部能够带菌;第二年证实有车前等三种杂草和水稻根不仅带菌,而且可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第三年又证实在不同地区有马唐,狗牙根等四种杂草能够带菌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中旬。另外,用病区杂草和水稻健苗混栽,结果稻苗上发病,而对照的不发病。通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证实有数种杂草的根茎部不仅带菌,而且能传病。  相似文献   
93.
粤引无核荔原产于海南,引入广东省东莞后容易成花,由于花量大,树体营养消耗严重,且盛花期多为低温阴雨季节,往往造成着果率低,甚至花而不实的现象。为此,我们进行了化学疏花和人工疏花结合短截花穗等试验,旨在调控花期和提高着果率,试验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奶牛要求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温度高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往往在30℃以上,且时间较长。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体重减轻,体况下降,繁殖力降低,疾病增加,甚至死亡,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研究,当气温从10℃逐渐上升到40.6℃时,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从21.1℃开始明显下降,40.6℃仅剩1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5.
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治疗犬瘟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瘟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犬的生产,甚至危及生命。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大,用自配的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配合其它药物对犬瘟热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6.
1分子育种研究对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种猪主要依赖进口,急需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猪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育种效率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97.
影响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的遗传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造成世界各国奶牛业中损失最多的一种疾病。当前严重依赖于抗生素治疗和疫苗预防来减少乳房炎的发生,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奏效,而抗乳房炎育种则是一种很重要的替代方法。作者将从动物机体、细胞/激素和分子水平对影响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的遗传因素进行论述,只有在遗传和免疫水平上具有优良特点的性状才能在获得乳房炎抗性的遗传改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干旱区典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设立试验基地 ,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乌梁素海受富营养化影响 ,正在向芦苇沼泽—碱蓬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生态恢复机理是 :( 1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有机氮、磷向底质的沉降 ,削弱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与储备 ;( 2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矿化成氨态氮 ;( 3)控制底质中有机氮向水体释放生成氨态氮。采用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转移营养盐 ,抑制生物促淤效应以及对芦苇区进行园田化生态管理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 ,也是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9.
当前国内植物检疫工作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植物检疫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对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措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与大家商榷。1 机构重叠 ,业务交错目前从国内检疫工作的机构设置与分工情况看 ,存在  相似文献   
100.
1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F1)的程序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需要建立三个繁育区,即不育系繁育区、父本系繁育区(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大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籽实为产品,因此大葱杂交种的父本不必具有恢复性.因此该文称杂交种的父本为父本系.)和杂交种(F1)制种区.其简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