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7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饲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期各阶段日增重、饲料利用效率和行为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98.73kg)相近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用同一头长白种公猪以自然交配方式配种,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每个处理6头母猪(高水平3头)。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妊娠期饲粮含DE13.39MJ/kg,CP13.70%),各处理组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20%和50%。结果表明,⑴低营养水平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和延迟产期的现象,妊娠天数变异较大(112d±13d),其它各水平母猪均能正常分娩,妊娠天数较一致;⑵随饲养水平提高,妊娠各期母猪日增重提高,高水平饲养可提高母猪妊娠各期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⑶低水平饲养不能满足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降低母猪妊娠各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⑷母猪的安静程度随饲养水平提高而提高,低水平饲养导致刻板行为的发生,明显增加母猪的活动量和活动次数;⑸妊娠各期的排粪量和排粪次数随饲养水平提高而增加,且粪便颜色逐渐变浅,粪便逐渐变得湿软;⑹妊娠各期的排尿量和排尿次数随饲养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且尿颜色逐渐加深,由低水平的接近无色变为中水  相似文献   
42.
自2010年8月份以来,一种疑似鸭新型病毒病在山东迅速流行,给山东养鸭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解本病在山东的流行状况,对临床典型病例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山东商品蛋鸭、肉种鸭和商品肉鸭均有发病,许多区域的鸭群发病率达100%;流行广、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药物治疗无效、病程长(2~3周)及死淘率(6%~10%)不是很高是该病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临诊主要表现发热、拉稀、采食迅速减少、产蛋严重下降及神经症状;回肠中部黏膜卵圆形肿胀、脾脏灶状坏死、卵泡及输卵管萎缩、肝变性肿胀或出血及心内外膜出血为其主要剖检病变;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消化道急性卡他性炎症及局部淋巴组织显著增生,心、肝、肾、胰腺变性坏死或出血,脾脏、法氏囊淋巴组织坏死,以及轻度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43.
从华南地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料中,分离到6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这些分离株进行鸡胚矮小化试验、新城疫病毒干扰试验、血凝特性试验、鸡胚气管环感染试验、S1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均对鸡胚有明显的致矮小化作用;对新城疫病毒有明显的干扰作用;无直接血凝性,经10g/L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的红细胞;对鸡胚气管环有明显的感染致病变作用;利用RT-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分离株的S1基因,与参考株S1基因序列比对,其中1株(GD-09II)属于Mass型,剩下5株与LX4型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4.
选用长雅和长约去势公猪各12头 ,按2×2因子设计 ,每头每天分别注射基因重组猪生长激素4mg或0mg28天 ,测定生长激素对组织中IGF -ImRNA和IGF -I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因重组猪生长激素分别提高长雅和长约去势公猪血浆和半腱肌中IGF -ImRNA含量53.38 %~97.50 %和40.47 %~106.79 % ;分别提高血浆和半腱肌中IGF -I含量44.21 %~72.04 %和56.03 %~58.32 %。血浆与肌肉中IGF -ImRNA、IGF -I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源生长激素对肌肉中IGF -ImRNA和IGF -I的影响 ,具有显著的杂交类型效应  相似文献   
45.
目前 ,已经在人、猪、牛、羊的乳中发现了几种重要的促生长物质 ,包括表皮生长因子 (E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Ⅰ、Ⅱ (IGF -Ⅰ、IGF -Ⅱ )等。这些物质在初乳中含量较高 ,且在肠道中存在特异性受体 ,这些物质在动物出生后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Donovan和Odle,1 994;Baumrucke  相似文献   
46.
生长激素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8头猪[12头长白×雅南(母)、12头长白×雅南(公)、24头长白×约克(公)],2×3因子设计测定生长激素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成分的影响.处理组每头猪注射生长激素4mg,对照组只注射载体(稀释液),整个试验期28天,28天后屠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平均提高日增重15.63%~41.14%,料肉比降低16.77%~31.95%;处理组降低胴体脂肪含量16.78%~39.80%,增加了瘦肉率5.97%~22.65%.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在1—5周龄“AA”肉用仔鸡的玉米——豆饼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钠或米糠,在不同钙水平下进行因子试验。试验期5周,期间进行了钙、植酸磷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钙水平对肉用仔鸡增重、胫骨灰分及其中无机磷含量均无不良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血清无机磷含量和钙、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48.
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48头28±2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约5.5千克),随机分成8组,采用2×4设计研究2种饲粮类型与4个粗蛋白质(CP)水平(22、18、17和14%)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①低蛋白质饲粮使仔猪血浆尿素氮(PUN)含量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0.01)。②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前者的料肉比(F/G)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前者的PUN含量高于(P<0.01)后者。③对于ADG、ADFI和PUN指标,存在饲粮类型×CP水平的交互作用(P<0.05或0.01)。④全植物蛋白型饲粮和复合蛋白型饲粮取得最大日增重的CP水平(%)分别为18.9和19.9。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蛋白型饲粮的饲养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饲粮类型不同,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49.
选择43头,14+2日龄、体重为3.27+0.10kg的约克×梅山仔猪,实施早期隔离断奶,研究了以牛初乳、牛常乳(全脂牛奶粉)为主的饲粮类型以及全由非乳饲料组成的饲粮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引起的生长抑制与饲粮类型有关,牛初乳是仔猪断奶后头2周饲粮的理想组分。牛初乳通过提高仔猪采食量,不仅克服断奶后的生长抑制,而且明显改善仔猪后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0.
以海洋橙品系( O)和珍珠白品系( W)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自交组OO、 WW和杂交组OW、 WO,研究了子一代蛤仔在不同发育时期生长、存活、变态的杂种优势及壳色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杂交组WO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单亲生长优势,杂交组OW在浮游期和变态期表现出生长优势,在稚贝期却表现出生长劣势,但正反交组总体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中亲生长优势;在存活率方面,正反交组的中亲存活优势和杂交组WO的单亲存活优势均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杂交组OW除了在3、6日龄时表现出一定的单亲存活劣势外,在其他日龄时均表现出存活优势;在变态期,正反交组的变态率表现出一定的中亲及单亲杂种优势;综合生长、存活率和变态率三方面来看,正反交组的杂种优势大小顺序均为WO>OW。研究表明,杂交组蛤仔生长和存活的杂种优势主要受到卵源(母本)效应的影响,且卵源(母本)效应不仅存在于幼虫期,还贯穿于变态期和稚贝期。橙色品系自交组后代壳色分离比(橙色.白色)符合3.1,与壳面颜色为隐性纯合子的珍珠白品系杂交的后代壳色分离比(橙色.白色)符合1.1,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说明橙色对白色为显性,壳色是由简单的遗传基因控制,且与控制壳面花纹或条带的遗传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彼此之间无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