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黑脊倒刺鲃在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工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工养殖条件下黑脊倒刺鲃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黑脊倒刺鲃肌肉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8.25%、1.83%、2.67%、77.25%;检测出氨基酸18种,占干重的75.07%,呈味氨基酸占干重的27.82%,∑EAA/∑TAA和∑EAA/∑NEAA分别为40.68%、68.58%;检测出脂肪酸27种,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24.1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脂肪酸总量的53.3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22.51%。试验结果表明,黑脊倒刺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重金属铅对鱼体的毒性,研究了铅对建鲤(Cyprinuscarpio var.Jian)鱼种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结果显示:铅的24hLC50为7.44mg/L,48hLC50为6.48mg/L,安全浓度(SC)为0.65mg/L,属于高毒;建鲤鱼种对铅的耐受性低于其他鱼种;亚急性试验过程中,鱼体中铅的含量随浓度的增大而上升,随时间的推移先升高,随后降低至平衡,到50d试验结束时,各铅浓度组鱼体中的含铅量均处于0.3μg/g湿重左右。  相似文献   
13.
毛雪    包洁    赵前松    张小东    覃欢欢    梁正其   《现代农业研究》2022,(7):108-110
为了研究黑水虻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效果及不同比例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黑水虻幼虫对不同 比例餐厨垃圾消耗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黑水虻生长期,对餐厨垃圾处理分为了4 个阶段,试验在第3 阶段 时,与餐厨垃圾占比60%相比较,餐厨垃圾比例为20%、40%时,黑水虻的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80%相比差异 不显著(P > 0. 05);当餐厨垃圾比例为60%时,黑水虻日增重最大,有70.33mg,餐厨垃圾比例为80%时日增重最低为 27.165mg;餐厨垃圾比例为0%~20%,黑水虻幼虫  相似文献   
14.
普安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二十年来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1985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该鱼进行较为综合的研究,1988年经原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催产是人工繁殖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普安银鲫种质保护和苗种产业化生产所需的技术基础。目前,普安银鲫主要采用自然繁殖,而自然繁殖存在受精率较  相似文献   
15.
锦江河地处喀斯特山区贵州省铜仁市,该河流水质清澈,大型水生植物丰富,水生生态保持较好。2013年8-12月,对锦江河的水生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锦江河中有水生植物10科13属16种,其中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竹叶眼子菜Potamoton malaianu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优势种。就优势种而言,其生物量轮叶黑藻达到354.45g/m2、穗状狐尾藻达到337.23g/m2、竹叶眼子菜达到240.15g/m2;喜旱莲子草达到227.94g/m2。丰富的大型水生植物使锦江河的水生生态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放养黑斑蛙蝌蚪对稻蛙共生模式中黑斑蛙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设置75只/m2、105只/m2、135只/m2、165只/m2和195只/m2五种蝌蚪放养密度,比较了不同蝌蚪放养密度下黑斑蛙个体的生长差异,建立了体长、体质量与养殖时长的生长模型,进一步拟合了体长、头宽、后肢长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蝌蚪放养密度对体长、头宽、后肢长和体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体长、头宽、后肢长均与体质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拟合度达0.956 3;75只/m2和135只/m2组黑斑蛙的体质量与养殖时长间的生长曲线(?)值均为2.33,显著高于165只/m2和195只/m2,且体质量分布中,40g以上的黑斑蛙个体重比例最高的为135只/m2,高于其他处理组。从生长角度考虑稻蛙共生模式中黑斑蛙合理的放养密度为在135只/...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红线虫、蚯蚓、玉米面对月鳢幼鱼进行120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变化,探讨4种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可影响月鳢幼鱼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饲的试验组月鳢幼苗长势最好,增重率为1024.00%;其次依序为蚯蚓、红线虫。投喂玉米面的试验组最低,增重率为-6.00%。除投喂玉米面的月鳢幼苗成活率为15.28%,其他组均为100%。对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幼鱼的体重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模型是:H=0.518D~(0.5593),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L=0.519D~(0.5588),体重与全长的相关式:H=0.019L2.7856。  相似文献   
18.
将体质量(0.014±0.001) g的杂交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以流水方式养殖87 d,饲养期间随时观察鱼的体征变化,自第7 d开始,每10 d取样测体质量和全长。试验结果显示,水温7~14℃时,初孵仔鱼躯体纤细透明,头部小且紧挨卵黄囊,卵黄囊椭圆形,约占整个身体的2/3。仔鱼发育至第7 d时始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阶段,发育至第9 d时卵黄囊基本消失,仔鱼完全进入外源营养阶段,第37 d时,仔鱼发育已进入稚鱼期,发育至第57 d时器官发育基本完善,外部形态和体色近成鱼,进入幼鱼期。仔稚鱼全长日均增长量为1.67 mm,平均瞬时增长率为2.26%,全长(L)与日龄(t)生长关系式为L=0.1546t+1.2357(r2=0.9812)。体质量日均增长量为0.25 g,平均瞬时生长率为5.51%,体质量(m)与日龄生长关系式为m=0.3379e0.0479t(r2=0.9851)。体质量与全长生长关系式为m=0.0289L2.3444(r2=0.993),幂指数小于3,表明杂交鲟仔稚鱼的体质量生长比全长生长慢,为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19.
研究稻虾共作模式下土壤细菌菌落数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样品中细菌菌落数,土壤酶分别采用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靛酚蓝比色法、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水稻单作模式相比,A1稻虾共作模式在水稻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深度土壤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菌落数(p<0.05)以及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为丰富稻虾共作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理论,同时为贵州地区土壤利用改良、农业模式调整以及发展稻虾共作绿色生态型农业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普安银鲫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来源、组成变化和利用模式,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普安银鲫的成熟卵和8个胚胎发育时期的总脂与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表明:①普安银鲫胚胎中成熟卵和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总脂含量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而降低,成熟卵与受精卵相比,总脂稍有下降,由其干重的18.25%降至17.94%,但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卵随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推进,其总脂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在成熟卵和早期胚胎中的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0,C18∶1n-9和C18∶2n-6;与成熟卵相比,普安银鲫受精卵的饱和脂肪酸(SFA)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升高.②普安银鲫的成熟卵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到20种脂肪酸,胚胎对不同脂肪酸的利用率因胚胎发育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SFA在囊胚期与出膜前期升高,其他时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MUFA呈波浪式上升趋势;HUFA呈波浪式降低趋势,但原肠胚期到肌肉效应期HUFA不断升高,到出膜前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