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克隆获得的转录因子NF-κB/Rel家族成员Relish基因在斑节对虾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所获的PmRelish是Relish基因的亚型之一,与凡纳滨对虾LvRelish高度相似,结构域组成相同,其中RHD、IPT和DD结构域均具有100%的同源性,ANK结构域的相似性也高达97.7%。NF-κB/Rel家族进化树分析显示,PmRelish与对虾、昆虫等节肢动物的Relish聚为一支,并与P105(NF-κB1)和P100(NF-κB2)最为相近。PmRelish的表达在4个幼体发育时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糠虾阶段表达量最高。PmRelish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特征相似,即未成熟期的表达相对较低,其中PmRelish在10~12 cm体长雄虾精巢中表达量最高,卵巢中的表达则在成熟期(V期)最高,为卵原细胞期的14.3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RACE)获得了1 672 bp的斑节对虾钙网蛋白(Penaeusmonodon calreticulin,PmCRT)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37 bp的5’非编码区(UTR)和414 bp的3’非编码区(UTR)以及1 22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406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约为46.8ku,理论等电点为4.13。序列比对分析表明PmCRT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相似性和同源性最高,分别为100%和98.8%。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组织表达检测的结果可知,PmCRT的mRNA在卵巢、肝胰腺、肌肉、脑、心脏、胃、眼柄和肠均有表达,卵巢的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对卵巢发育6期变化检测可知,PmCRT的mRNA在Ⅲ期卵巢表达量最高,Ⅰ期的表达量最低。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亮点:目前对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还知之甚少,有大量卵巢发育相关基因还不为人所知。本文研究了钙网蛋白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各期的表达谱,为阐明斑节对虾卵巢发育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Clq结合蛋白(ClqBP)是补体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能与游离的补体分子Clq的胶原样区相互作用并启动多种细胞反应,包括增强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微生物的杀伤、诱导趋化作用,从而增强生物体的免疫性.本实验从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并克隆了PmClqBP基因.为研究PmClqBP在斑节对虾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半定量和荧光定量的方法研究比较了PmClqBP基因在雌雄个体不同组织及卵巢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雌雄个体的PmClqBP基因在性腺、胃、血细胞、肠中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PmClqBP在无节幼体和蚤状幼体时表达量低,从糠虾幼体至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表达量有所增加并趋于稳定,揭示PmClqBP斑节对虾卵巢发育过程的重要功能基因.应激实验结果表明,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6h后PmClqBP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提示PmClqBP参与了斑节对虾天然免疫应答,暗示其在斑节对虾先天性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2尾来自中国南海的日本竹煲鱼(Trachurus japonicus)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8种竹笑鱼属相应序列,对竹煲鱼属控制区序列进行了结构分析,识别出终止序列区、中央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并找到了2个与DNA复制终止相关的序列TAS和中央保守区的保守序列CSB—F、CSB—E和CSB—D,以及保守序列区的保守序列CSBl、CSB2和CSB3。以鳜(Sinipercachuatsi)作为外群,使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9种竹荚鱼属的系统发育树。竹笑鱼属鱼类为单系类群,蓝竹煲鱼(rpicturatus)、智利竹笑鱼(zmurphyi)、太平洋竹笑鱼(zsymmetricus)、南非竹荚鱼(rcapensis)和竹荚鱼(rtrachurus)构成一支,地中海竹笑鱼(zmediterraneus)、青背竹笑鱼(zdeclivis)、日本竹荚鱼(rjaponicus)和新西兰竹荚鱼(rnovaezelandiae)为另一支;日本竹笑鱼未单独成一支,而是聚人青背竹笑鱼和新西兰竹笑鱼之间,初步猜测日本竹笑鱼和新西兰竹荚鱼为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15.
合浦珠母贝C-型凝集素基因的序列特征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EST筛选结合重测序法获得合浦珠母贝一种C-型凝集素cDNA的全长序列(命名为PoLEC1)。PoLEC1全长988 bp,5′-UTR为33 bp,3′-UTR为101 bp,开放阅读框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68 ku,理论等电点约5.83。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信号肽(Met1-Ser19)和糖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oLEC1与其它物种C-型凝集素的的糖识别结构域序列的同源性在18.8%~28.6%,相似性在28.9%~50.0%之间。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oLEC1与栉孔扇贝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表明,PoLEC1 mRNA在消化腺、外套膜、性腺、闭壳肌、肠、鳃和血淋巴组织均有表达,在消化腺中的表达分析表明,经溶藻弧菌刺激后2 h表达显著下调,而在4和24 h后表达显著上调。利用PoLEC1成熟肽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制备包涵体后,用IDA HisBind 树脂纯化得到单一的重组蛋白,凝菌试验表明该蛋白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转录组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Pm Chi)片段,运用RACE技术克隆了PmChi基因c DNA全长,命名为PmChi-2。PmChi-2基因c DNA全长2 050 bp,其中5'-非编码区(5'-UTR)144 bp、3'-UTR 319 bp和开放阅读框(ORF)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mChi-2与其他甲壳动物Chi-2的相似性为78%~9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mChi-2在蜕皮前期(D期)表皮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胃、鳃、腹神经节和眼柄中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肝胰腺、肠、肌肉、心脏)中几乎不表达。不同蜕皮阶段,PmChi-2在鳃、胃和表皮3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基本一致,均在蜕皮期(E期)表达量最低,而最高表达量在鳃中出现在蜕皮后期(A期),在胃和表皮中为D期。幼体不同发育阶段分析揭示PmChi-2 mRNA在幼体发育阶段的无节幼体到糠虾幼体第二期表达量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在糠虾幼体第三期PmChi-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仔虾期又显著下降,推测PmChi-2 mRNA可能与斑节对虾幼体发育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PmChi-2基因可能在斑节对虾蜕皮以及幼体的变态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斑节对虾几丁质酶发育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Toll受体蛋白(Toll receptors)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无脊椎动物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新型Toll9受体基因(Pm Toll9)进行了研究:以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成功构建体外细胞免疫模型,通过免疫印迹方法证实Pm Toll9重组真核蛋白可在HEK293T中成功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在200 ng转染浓度处Pm Toll9对NF-κB报告基因的激活效果显著。q RT-PCR数据证明PmToll9成功激活HEK293T细胞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促进通路下游髓样分化因子(My D8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0)的上调表达,同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证明Pm Toll9可促进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斑节对虾体内细菌刺激实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可激活Pm Toll9在肝胰腺、肠、淋巴和鳃中的表达,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可显著抑制Pm Toll9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提示无乳链球菌可通过Pm Toll9激活Toll信号通路,引起机体免疫防御反应,而哈维氏弧菌对此过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东1个鲮原种群体的种质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收集西江流域肇庆段的野生鲮鱼苗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测量形态参数,结果表明,该批鲮原种存在体色及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分化一种体色淡黄,命名为子群体h,一种体色青,命名为子群体q;子群体h的生长性能优于子群体q。从2个子群体中各取24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20条随机引物扩增共获得了179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2条。用popgen软件进行RAPD数据处理,结果是总群体的平均杂和度为0.1281,遗传距离为0.1232;子群体h的平均杂和度为0.1248,遗传距离为0.1151;子群体q的平均杂和度为0.1164,遗传距离为0.1010;2个子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值为0.1383。这个结果表明,该原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以池塘养殖250日龄的斑节对虾性腺组织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differential display,DD)筛选性腺差异表达基因,获得173条雌、雄性腺差异表达片段。随机选取44条差异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及Real-timeRT-PCR验证,最终获得10条阳性差异表达片段,其中OA7-1、OA7-2、OG8-1、OG8-2、OC1-3、OC4-2、OC8在卵巢中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精巢,TG6-3、TG8在精巢中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卵巢,TC1为精巢特异表达片段。序列分析表明OA7-2为脱氧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水解酶(dUTPase)(E值6e-54);OG8-1为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亚单位4(eIF-3delta)(E值9e-58);OC1-3为未命名蛋白产物(unnamed protein product)(E值2e-17);OC4-2为60S核糖体蛋白L7(RPL7)(E值6e-40);OC8为60S核糖体蛋白L3(RPL3)(E值5e-36);OA7-1、OG8-2和TC1与BLASTx比对同源性较低(10-4相似文献   
20.
用IGF—ⅠmRNA表达量评价鲮饲料配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源,研究4种蛋白水平(21.5%、32.2%、42.5%和51.6%)的饲料对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蛋白酶活性与特定生长率(SGR)成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特定生长率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蛋白酶活性也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果表明,用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可以快速鉴定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