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微卫星技术,将9对微卫星引物用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群体,即鄱阳湖(PY)、洞庭湖(DT)、太湖(TH)、巢湖(CH)、洪泽湖(HZ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数据经TFPGA软件估算,分别完成不同群体位点的杂合度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相似指数计算及聚类分析,确立了5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帆蚌5个群体的平均表观杂合度0.4964~0.5621,期望杂合度0.5540~0.6270,多态信息含量0.4061~0.4665,其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而洪泽湖群体最低。(2)五个群体遗传相似度在0.8947以上,遗传距离在0.0267~0.111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巢湖与太湖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而洞庭湖群体与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较近。(3)鄱阳湖三角帆蚌种质最好,并具有很好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良的淡水育珠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三角帆蚌RAPD、SSR及线粒体基因片段等不同分子标记开发状况,重点讨论了这些分子标记分析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的情况。比较了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三角帆蚌种质及3个优秀种质9个F1后代的生长性能,比较了三角帆蚌雌雄生长差异。简述了三角帆蚌珍珠质形成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贝壳及珍珠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从三角帆蚌与其他蚌类种间杂交、三角帆蚌种内杂交,介绍了培育康乐蚌新品种的过程及三角帆蚌家系选育的进展情况。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三角帆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RACK1基因在三角帆蚌免疫系统中的调控机制,采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三角帆蚌RACK1基因(命名为HcRACK1)的c DNA全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cRACK1基因全长为124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域分析显示HcRACK1含有RACK1家族特有的7个WD40结构域。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HcRACK1在正常组织中及受到嗜水气单胞菌侵染和重金属镉暴露后相关组织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HcRACK1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闭壳肌中表达量最高;嗜水气单胞菌侵染后,HcRACK1在血淋巴中的表达量逐渐上升,24 h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暴露在100μg/L浓度的重金属镉中,HcRACK1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在第3天达到峰值;血淋巴在第2天达到峰值,随后下降;鳃中HcRACK1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Hc RACK1与细菌及镉引起的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并能参与到机体的免疫反应中。  相似文献   
14.
斑节对虾Sox基因HMG盒的PCR扩增及SSC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桂玲 《水产学报》2005,29(4):478-481
SRY基因是人类及哺乳动物睾丸决定因子的最佳候选基因,HMG盒是SRY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唯一功能区,在性别决定中极其重要且高度保守,许多进化程度上明显不同的物种中都能检测出SRY基因的HMG盒,即Sox基因。斑节对虾是一种重要经济虾类,其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薄弱,至今未找到性染色体。本研究根据人的SRY基因的HMG盒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兼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出斑节对虾的Sox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斑节对虾雌雄个体均存在Sox基因,从雌雄个体中均扩增出约350bp和220bp两条基因片段,推测其中350bp片段含内含子,SSCP结果显示斑节对虾内存在Sox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且雌雄存在差异最后我们讨论了对虾性别决定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三角帆蚌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3年5月,获得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同一母蚌的后代,同年10月插种无核珍珠,然后在同一口池塘培育3年,于2006年11月研究其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珍珠单颗质量、粒径、直径差百分比、产珠量和圆珠率5个指标的极差以及变异系数非常大,说明同一亲蚌子代个体间在育珠性能方面出现较大分化,可通过选育进行改良。各指标与单蚌产珠量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高、壳宽、壳长;各指标与珍珠粒径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宽、壳高;各指标与直径差百分比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各指标与圆珠率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结合生产可操作性,体质量和壳宽应作为两个最主要选育性状;位于外套膜外侧的珍珠质量显著高于内侧(P〈0.05),但未发现左壳与右壳间珍珠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93-499]  相似文献   
16.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黑胚病是近几年新发生的种传真菌病害,它严重降低小麦的品质。不同品种的抗性差异显著,栽培技术对该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年度间菌量有累积效应。种子包衣和灌浆期喷药相结合是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而只做种子包衣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的17β 雌二醇注射中华绒螯蟹雄性幼蟹,每隔7d注射1次,共注射5次,35d后取样。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促雄腺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常规石蜡切片显示,处理组的促雄腺细胞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电镜切片结果也表明在不同浓度的处理组,促雄腺在β 雌二醇的影响下,腺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腺细胞核变形,呈不规则的形状,核仁消失,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等,而8μg/g体重的处理组效果最明显,细胞质内出现溶酶体,其它细胞器很少见。随着浓度的增加,17β 雌二醇对中华绒螯蟹促雄腺的发育及分泌抑制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红草金鱼(RC),红文鱼(RF),红顶白高头(WR),白珍珠(WP),红狮头(RT),红龙睛蝶尾(MB),墨龙睛(BM),红水泡(RB)八个品种金鱼和野生鲫(WC)线粒体DNA的D-Loop区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后获得长度为699 bp的核苷酸序列,在129个样本中共检测到了17个单倍型,9个品种共享1种单倍型,5个品种的金鱼(BM,MB,WR,RF,RC)检测到各自独有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品种金鱼(WP,BM,MB,RT,WR,RB)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依次与红文鱼(RF)、红草金鱼(RC)、野生鲫(WC)聚在一起。金鱼首先演化为草系金鱼,草系金鱼在演变为文系中较为古老的品种之后,经过进一步的变异,分化出金鱼其他各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记录的淡水贝类目前已经超过470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和山间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其中我国特有种贝类在各主要分布水系的比例均高于50%,特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淡水贝类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淡水珍珠蚌中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以及一些食用贝类如中华圆田螺、螺蛳、河蚬等的资源开发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淡水贝类分布范围广、栖息环境多样,相对于其他一些淡水贝类,目前研究还仅限于资源调查和物种鉴定层面。整体上,国内淡水贝类的种质资源评估不够系统,保护和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与区域分布、淡水贝类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情况、引进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与利用现状及淡水贝类种质资源现行保护措施进行概述,并提出有关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淡水育珠蚌,在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雄性个体有着明显的产珠优势,因此对性别决定的相关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发现Sox9基因在许多物种中起到性别决定的作用,kinase X基因是蛋白激酶(PKA)合成中至关重要的基因,而Sox9基因很可能受到PKA激酶的调控。实验通过RACE法克隆kinase X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该基因在2龄雌雄三角帆蚌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干扰链对kinase X基因及下游基因Sox9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kinase X基因全长1 652 bp,编码430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inase X基因在雄性性腺中表达量最高,雌雄间差异极显著;RNA干扰结果显示,合成的干扰链均对kinase X基因有着一定的干扰效率,其中干扰链1的干扰率最高,在雌性中的干扰率为83.1%,雄性中为81.9%,同时干扰链1干扰后Sox9基因的表达量在雌性中下降了90.3%,雄性中下降了56.6%,推测这两个基因可能参与性别决定过程。本实验为三角帆蚌性别决定和雄性单性化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