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药中24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80%的中药材来自人工栽培,中药材受到农药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加强中药中多农药残留量同时检测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目前,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二部)中规定了有机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及拟除虫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为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的宜居性将会影响居民点聚集效益的形成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笔者在对研究区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农户入户调查法、GIS技术,依据农户意愿对现存农村居民点进行宜居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宜居农村居民点应具有的条件包括:农户可接受的耕作半径、生产方便;道路通达度较高;满足农民下一代受教育的需求;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石灰氮、芽灵和赤霉素对塑膜大棚葡萄破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适应塑膜大棚葡萄理想安全的催芽药剂。[方法]以欧美种群藤稔葡萄为试材,在塑膜大棚内,用石灰氮、芽灵和GA33种化学药剂对其进行催芽试验,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大棚葡萄主要物候期(植株萌芽期、始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最终萌芽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GA3处理可延迟大棚葡萄的物候期,降低果实品质;芽灵处理可提早物候期,提高植株萌芽率和固酸比;石灰氮处理可使物候期提前的幅度增大,植株萌芽率、果实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明显提高,果实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固酸比有极显著提高。[结论]石灰氮处理对大棚葡萄的物候期、萌芽率和果实品质均有积极增进作用,是理想安全的破眠药剂,其次是芽灵。  相似文献   
14.
姚山  朱晓冬  张娜  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70-17573
阐述了利用组件式GIS开发农业资源信息平台的技术原理及开发过程。该平台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与SuperMap Objects组件相结合,充分发挥了GIS对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强大功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可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状况信息服务,对提高区域农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大菱鲆病害常有暴发趋势,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尤其是去年和今年,有的养殖场会出现上千尾甚至几千尾成鱼突然死亡的事件。由于很多病害都没有相关报道,因此养殖户往往无以应对,只有采用常规手段进行防治,当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笔者今年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复垦是坚持节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科学划定规划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退出图斑,是测算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的关键所在。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体系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技术平台,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分析进行空间合成,科学划定规划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退出图斑的技术体系。以ArcGIS9.3为研究平台,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构建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体系,对潼南县双江镇双林村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到规划目标期,双林村共退出农村居民点图斑99个,复垦潜力273 997.56m2。XF-GF空间合成识别技术在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定量定位分析中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推广种植时板栗授粉品种的遴选及生产中制定花期喷硼的促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0203、0204、0205等8个板栗新品系花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基发芽法,进行了培养时间(0、6、12、18、24、30、36h)和硼酸浓度(0.0%、0.1%、0.2%、0.3%)两个因素的板栗花粉生活力测定试验,并在最佳培养时间和硼酸浓度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系花粉的生活力。[结果]0.2%的硼酸浓度和30-36h的培养时间最有利于优系花粉粒的萌发,萌芽率为44.9%-89.0%。不同品系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0213最强,达89.0%,其次为0203、0204、0205、0207、0208、0212和0213,达60%以上,0211最低,仅44.9%。[结论]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2%的硼酸溶液对花粉生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半胱胺(CS)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00羽1日龄草杂雏鸡,随机分成五组,即:试验1组、2组、3组、4组和5组,每组100羽,半胱胺分别按0.5g/kg、1.0g/kg、1.5g/kg、2.0g/kg和0.0g/kg添加到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CS 0.5g/kg、1.0g/kg、1.5g/kg日粮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雏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高9.0%(p<0.05)、17.3%(p<0.05)和1.5%;饲喂添加CS 2.0g/kg日粮的实验4组雏鸡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CS 1.0g/kg日粮能显著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当CS添加量达到2.0g/kg日粮以上时会抑制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阱质谱法检测猪肉中21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猪肉样品经90%乙腈水溶液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ZORBAX SB-C18 (3.0×100 mm,1.8 μm)色谱柱,0.1%的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离子扫描,利用含有保留时间、母离子和子离子精确分子量等信息的数据库进行定性,以一级质谱全扫描母离子的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21种磺胺类药物在最优化条件下分离良好,2~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21种磺胺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3.5%~94.2%,相对标准偏差为3.8%~10.8%。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猪肉中的21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筛查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