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62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57篇
  138篇
综合类   481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265篇
园艺   184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PCR技术扩增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E蛋白第三结构域(DomainⅢ,DⅢ)基因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30a(+)-TBEV-E-DⅢ。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利用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介质(Ni-NTA)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TBE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BEV E-DⅢ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为30℃、0.6 mmol/L IPTG诱导6 h; TBE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 mg/L,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TBEV阳性血清,与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和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结果表明,成功表达并纯化了TBEV E-DⅢ重组...  相似文献   
42.
烤烟品种综合性状评判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系数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比较法有机地结合,并对数据标准化过程中异常值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评判方法中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烤烟品种综合性状评判的数学模型。通过对1996年黄淮烟区烤烟区试结果的评判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施用控释尿素对大豆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施用控释尿素对大豆吸N量及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释尿素比普通尿素N肥利用效率提高 3 0 6 %~ 1 1 93% ,沙土中尿素N残留量增加 1 2 5 %~ 1 5 89% ,大豆产量提高 2 1 6 9%~ 4 9 2 2 % ,且改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44.
接种蚯蚓对潮土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恒温(20℃)培养,间歇破坏性采样(于培养后第2、6、13、20、27、41、55天采样)的条件下,研究蚯蚓活动对土壤中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1)对照处理-不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S);(2)仅接种蚯蚓不添加秸秆处理(E);(3)不接种蚯蚓仅添加秸秆处理(O);(4)接种蚯蚓并添加秸秆处理(0E)。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时期中,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较对照处理(S)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较同期对照处理(S)高出0.54-5.71倍和0.04-2.01倍;接种蚯蚓添加秸秆处理(OE)的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较同期仅添加秸秆处理(0)增高了0.42-7.26倍,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否添加秸秆,接种蚯蚓处理(E,OE)的土壤矿质氮水平均较相应的对照处理(S,O)有显著提高(P〈0.05),到培养55d时,分别增加了1.93倍和2.36倍。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较对照处理(S)有显著提高(P〈0.05);添加秸秆后,无论是否接种蚯蚓,土壤累积矿化速率均为负值,表现为对土壤矿质氮的净固定,而从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的变化来看,前期的各个时间段中主要表现为矿质氮的净固定,后期逐渐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矿化。此外,仅接种蚯蚓处理(E)的全氮含量除了培养2d外,其他培养时期均与对照处理(S)有显著差异(P〈0.05),到培养55d时,其全氮含量较同期对照处理(S)增高了6.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仅接种蚯蚓处理(E)中,培养前后蚯蚓鲜重的减少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据一元线性方程将蚯蚓损失的鲜重换算为蚯蚓体损失的氮量后发现,在整个培养期中蚯蚓体本身排泄的氮大约占土壤全氮含量增加量的百分比为42%-100%。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地膜覆盖、有机肥施用、灌溉和包膜控释肥料使 用等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微塑料在农田土壤中持续累积。微塑料在土壤中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作 用发生迁移和转化,可能影响土壤碳周转,进而影响土壤碳储存和含碳气体排放。因此,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行总结和整理,系统地梳理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微塑料通过提供碳源影响土壤植物呼吸, 改变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排放和碳转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塑料 是长碳链分子结构,进入农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转化及土壤团聚体、孔隙度和含水量等理化属性造成影响; (2)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分解和碳周转作用不同;(3)微塑料通过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相关功 能基因丰度、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影响土壤碳转换过程。基于分析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碳转化过程,为评 估微塑料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揭示不同施氮水平下秸秆深埋还田配施菌剂对农田黑土养分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无秸秆还田、秸秆深埋还田配施菌剂为主因素,4个施氮水平(N):0、135、180、225 kg/hm2为副因素,测定农田黑土有机碳、全氮、全磷及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秸秆深埋还田配施菌剂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全磷、轻组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0.61%~1.55%、2.39%~4.55%、2.85%~45.31%、2.23%~4.08%和46.42%~88.63%,降低了全氮含量,降幅为3.74%~9.55%。在无秸秆还田中,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2.26%~8.77%、1.65%~3.30%、14.09%~25.00%、4.84%~21.88%;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降低幅度为5.26%~8.83%。在秸秆深埋还田配施菌剂条件下,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土壤总碳和全磷含量幅度分别为1.32%~3....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猪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对其遗传变异及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以防控猪支原体肺炎。对分离的猪肺炎支原体河南株HNMhy1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P36、P46、P97、P65、P110进行扩增测序,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猪肺炎支原体菌株的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均在98%以上,部分毒株同源性高达100%。将HNMhy1株的P3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均在98%以上;系统进化树显示,河南分离株HNMhy1与湖南株HN13的进化关系最近。以上结果表明,河南分离株HNMhy1主要免疫原性基因高度保守,在遗传演化中未发生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48.
《动物传染病》是兽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该文从探索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动物传染病的专业知识特点,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及思政育人目标,详细介绍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案例应用于实践教学,以期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专业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49.
加强大学生利他行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社会结构的转型,大学生利他行为状况却与理想预期相距甚远。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利他行为弱化原因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层面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0.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因其药用价值高近年来被大量、无节制采挖,致使野生黄芪资源几近枯竭。探究黄芪适宜生长的土壤,将为人工驯化黄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加格达奇市连续多年人工种植黄芪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2个典型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结构疏松,孔隙度较大,土壤颜色较深,干态为黑棕色,润态为黑色;淀积层及母质层土壤结构坚实,孔隙度较小,土壤颜色随着层次加深,颜色逐渐变黄、变棕。表层土壤质地肥沃,多以壤土为主;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分别为122.07、110.09 g/kg,占其整个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的52%和82%,土壤剖面有机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一个骤降的趋势;表层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分别为6.58、8.87 g/kg,而土壤全磷含量较低,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表层土壤的全磷含量分别为0.07、1.01 g/kg,土壤酸碱度在pH 5.11~6.35之间。黄芪适应生长土壤质地疏松,土壤温度状况为寒冻性、土壤水分状况为湿润,土壤肥沃,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全氮含量也较高,而全磷含量较低,土壤呈弱酸性至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