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综合近年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饲料添加剂对人工养殖水产动物体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2.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及棉籽粕中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及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及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522.79和503.87mg/kg(P<0.01)。综上所述,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3.
鱼体内部的脂类运输机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而脂蛋白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在鱼体内的脂类运输和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脂类进出肝细胞的重要载体。文章阐述脂类在鱼体内胞外和胞内的运输,探讨饲料脂源对脂蛋白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及调控,为鱼类营养生理学研究及饲料配制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4.
影响半滑舌鳎生长发育的水环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亲鱼强化培育、药物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人工授精、水泥池微流水孵化及鱼苗室外池塘培育方式,进行了锦鲤的亲鱼培育与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LHRH-A3与DOM混合胸腔一次注射法催产140组锦鲤亲鱼,结果138尾雌鱼顺产,孵化出仔2500万尾。对230万尾仔鱼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出3~5cm长的苗种150万尾,成活率65.2%。50万尾夏花鱼种经3次挑选,按照业内分级标准,选留了5万尾优质鱼种,其背部挺直,色彩鲜艳,图案斑纹清晰,品种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5.
以初始体质量(1.79±0.06) 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 进行为期8周养殖实验, 研究饲料中添加半乳甘露寡糖对刺参生长、消化、体壁营养组成及免疫力的影响。以基础饲料(E0)为对照组,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 (E1)0.4% (E2)0.8% (E3)1.2% (E4)1.6% (E5)的半乳甘露寡糖, 共配制5种实验饲料。结果表明: (1)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半乳甘露寡糖对幼参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具有显著影响, 各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对脏壁比及肠壁比无显著影响(P>0.05), 1.2%(E4)添加水平下, 刺参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2)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半乳甘露寡糖对幼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3)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半乳甘露寡糖对幼参体壁酸性黏多糖及糖醛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半乳甘露寡糖比例0.2%(E1)0.4%(E2)0.8%(E3)1.2%(E4)的处理组, 刺参体壁氨基酸总量及谷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6%(E5)组体壁氨基酸总量及GluGlyArg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 饲料中添加半乳甘露寡糖对体壁及体腔液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及溶菌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 时对体腔细胞溶菌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饲料中添加半乳甘露寡糖不仅可以提高刺参免疫力, 并且可以提高特定生长率, 并改善体壁氨基酸组成; (2) 刺参饲料中半乳甘露寡糖的合适添加比例为1.2%  相似文献   
116.
为探讨牙鲆亲鱼性腺发育和脂肪酸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野生褐牙鲆亲鱼在性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肌肉,肝脏和卵的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牙鲆亲鱼肌肉、肝脏和卵中的脂肪含量差异显著,其中Ⅲ-Ⅳ期亲鱼肝脏脂肪含量显著低于Ⅴ期亲鱼;Ⅲ-Ⅳ期及Ⅴ期牙鲆亲鱼各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均有差异,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差异较为显著。Ⅴ期卵的脂肪酸组成中含有大量的n-3HUFA,EPA、DPA和DHA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发育同期的其它组织;Ⅲ-Ⅳ期亲鱼肝脏中DHA/EPA的比例显著高于Ⅴ期亲鱼,卵中EPA/ARA的比例显著低于Ⅴ期亲鱼。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PUFA与牙鲆亲鱼的性腺发育关系较为密切,为了保证牙鲆亲鱼正常的繁殖需要,在亲鱼培育过程中,需要补充含有适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EPA和ARA的脂肪源。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蛋白质(34.85%、40.48%、46.54%、51.54%、56.69%,记为D1、D2、D3、D4、D5组)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96%、1.16%、1.60%、2.03%,记为P0、P1、P3、P5组)的饲料对星斑川鲽Platiehthysstellatus幼鱼生长、摄食、饲料利用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D4、D5组均较大;摄食率和饲料系数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D4组最小;D4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6h和18h后,D5组的NHz—N和NO2—N总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12h后,D5组显著高于D1~D3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相同时,饲料中不同的磷水平对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投喂6、18h后,P0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投喂12h后,P0、P1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P3、P5组(P〈0.05)。  相似文献   
118.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饲料样品中总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在0.2~1.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7442X-0.046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98.1%。实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总淀粉含量简单易行,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饲料中总淀粉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9.
海蜇养成中的饵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在海洋中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摄食活动昼夜连续不断,一次饱食之后经4~5小时食物被消化,食量很大。以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计,个体日摄量在伞径20mm时0.6万个,70mm时为10万个,110mm为26万个,230mm为290多万个,生长异常迅速。体重3mg的碟状体幼体,经2个月生长,可达10kg以上,增重300多万倍。其生长速度与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0.
研究棘皮动物的补体系统对于探索棘皮动物的防病抗病机制及研制免疫药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棘皮动物类补体物质的种类、功能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对棘皮动物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棘皮动物补体系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