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8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水平凝胶电泳技术对野鲮亚科繐唇鲃属巴马繐唇鲃和盘属四须盘鮈进行了同工酶比较研究,本实验采用肌肉组织,共分析了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AT)、酯酶(Esterase,EST)、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ol-3-phosphalate dehydrogenase,G3PDH)、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P)、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yl naphtylaminopeptidase,LA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Mannose-6-phosphate isomerase,MPI)、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hosphoglucomutase,PGM)和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10种酶。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巴马繐唇鲃的13个位点中,在0.99水平上,只有MPI*位点呈多态,该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d为-1,说明无杂合子;多态位点比例为0.0769,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0059,实际观测杂合度为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1361。而在四须盘鮈的13个位点中,在0.99水平上,MPI*和MDH-2*位点为多态位点,MPI*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d为-0.2535,显示该处杂合子缺失,而MDH-2*位点上的遗传偏离指数d为0.024,杂合子过剩,AAT*、PGM*、LDH*、IDHP*、SOD-1*、SOD-2*、SOD-3*、G3PDH*、MDH-1*、LAP*和EST*位点均为单态,多态位点比例为0.1538,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0391,实际观测杂合度为0.030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0.9609。四须盘鮈和巴马繐唇鲃间遗传距离为0.7353,在AAT*、PGM*、LDH*、MPI*、LAP*和EST*位点发生完全的基因置换,可作为两种生化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比较3种水生植物在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混养池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在池塘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为建立罗非鱼池塘综合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主养罗非鱼、混养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池塘中,分别设置占池塘面积10%的绿狐尾藻、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3个浮床处理组及无植物对照组。试验初期和末期分别测定鱼类重量、植物体重量和氮磷含量,试验期内每月监测试验水体的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计算池塘中植株生长及氮磷移出量、鱼单位净产量、水体氮磷含量及氮磷比(N/P),以及水体TN、TP、CODMn与BOD5排放达标率和排污量,对比分析3种植物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末期绿狐尾藻、凤眼莲和大薸净增生物量分别为1076.4、2278.4和3545.1 kg,单位面积氮磷移出量分别为0.37、0.23和0.35 kg;对应的池塘鱼单位净产量分别为14497.5、12857.5和11274.7 kg/ha。试验期内TN和TP变化范围分别为0.53~2.21和0.108~0.279 mg/L,3个植物浮床组水体N/P值介于4.41~12.11,适合3种试验植物生长;凤眼莲和大薸生长迅速但后期植株出现发黄腐烂现象,后期绿狐尾藻生长优于凤眼莲和大薸。绿狐尾藻、凤眼莲和大薸3个植物浮床组水体营养物质TN、TP、CODMn和BOD5均达到淡水池塘养殖尾水二级排放标准,水体排污量分别为221.32、229.62和229.24 kg/ha。绿狐尾藻组池塘单位面积鱼净产量及植株氮磷移出量最高,水体排污量最小,大薸组居中,凤眼莲组较差。【结论】绿狐尾藻能在池塘环境中漂浮生长且生产和生态效果俱佳,可替代凤眼莲和大薸用于淡水鱼池塘综合养殖模式构建和养殖尾水处理。  相似文献   
63.
定期定点采集水样,监测岩滩水库不同类型水域总磷、总氮及浮游生物的周年变化.通过对氮磷水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群及生物量等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水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5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在各类型水域中均占优势.养殖旺季岩滩水库养殖密集区总氮含量、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非养殖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表明,投饲网箱养殖活动增加了水体总氮含量,促进了浮游植物分裂增殖和种群生长,且不同程度地加重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64.
运用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cation of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hepcidin基因全长cDNA,为774 bp,包括ORF 282 bp、5’UTR 117 bp和3’UTR 383 bp,3’UTR存在1个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AATAAA)和1个mRNA不稳定基序(ATTTA)。推定编码93个氨基酸,与其它鱼类hepcidin的序列同一性为27.9%~51.6%;SignalP 4.0软件预测信号肽位于1~24位。在邻接(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草鱼hepcidin前体肽和其他已报导的鱼类hepcidin前体肽聚为一枝。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结果显示hepcidin基因mRNA主要表达于肝脏、脾脏、头肾和眼等组织;柱状黄杆菌注射后4~48 h,hepcidin基因在肝脏、脾脏和头肾中表达均显著上调。研究亮点:克隆到草鱼抗菌肽hepcidin一个新基因的全长cDNA,阐明了其所编码的hepcidin与其它脊椎动物hepcidin具有类似的结构与功能;证明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参与了对细菌的免疫应答,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不同投饲策略对"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体的影响。[方法]设置A、B、C 3种投饲策略,研究其对池塘养殖期对池塘养殖"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在整个养殖期间,投饲策略A、B、C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的51 935.34%、59 128.57%和56 793.98%,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平均体重最大,达787.74 g/尾,比策略A和C塘分别提高13.82%和4.10%;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的饲料能耗最低,比策略A和C分别降低19.39%和1.66%;各投饲策略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策略B、策略C、策略A;各投饲策略池塘浮游植物种群多样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策略B、策略A、策略C。[结论]投饲策略B(平均日投饲率1.89%,日投饲2次,每隔5 d停止投饲1 d)有利于实现池塘养殖罗非鱼较快生长并保持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66.
吉富罗非鱼对低温持续胁迫的死亡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罗非鱼对不同低温胁迫及其持续期的耐受性,采用人工降温持续胁迫吉富罗非鱼,统计不同低温协迫致死亡历时。结果表明:7.0、8.0、9.0、10.0℃低温持续胁迫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半致死历时分别为12.25、17.00、25.00和31.50 h(P〈0.05),即持续低温胁迫水平越低,半致死历时越短;而相同低温胁迫持续期内,温度越低,死亡率越高。拟合低温持续胁迫下吉富罗非鱼死亡率和死亡历时的回归方程,发现在7.0、8.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呈幂函数相关,分别为y=0.0024x^2.2453(R^2=0.9667)和y=0.0013x^2.0554(R^2=0.9516);在9.0、10.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呈线性相关,分别为y=0.0552x-0.6854(R^2=0.9535)和y=0.0288x-0.2875(R^2=0.9523)。  相似文献   
67.
对天然生长的倒刺鲃Spinbarbus denticulatus denticulatus denticulatus(Oshima)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倒刺鲃的含肉率平均为69.10%;肌肉(鲜样)的粗蛋白质含量20.50%,粗脂肪1.73%,粗灰分1.34%。干物质中的氨基酸总量81.2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2.96%,且富含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6.9l。认为倒刺鲃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鱼类。  相似文献   
68.
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岩滩水库4个类型监测区水质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各监测区周年水质均为芋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是TN,TN 超标倍数(WTN)分析表明,在相同水质等级(芋类)内,汉达监测区水质最好,TN 超标倍数(WTN)值处于0.096~0.883 范围;江栋监测区水质最差,TN 超标倍数(WTN)值处于0.557~1.358 范围。水质周年变化与大水面养殖状况关系密切,建议在大水面开展鱼类养殖、促进库区移民增收的同时,充分保护养殖水域环境,提高大水面资源综合、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9.
运用ISSR标记对来自深圳、北海和防城港的三个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筛选出的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1条带,引物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54.95%。三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深圳群体最高为23.42%,北海群体最低为4.50%;群体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11.12%,平均基因多样性(Hs)为0.051 3,表明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756 5,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间且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Mantel检验发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关。适应生态环境选择无性繁殖模式可能是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间遗传分化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定期监测广西布良水库网箱养殖水域养鱼网箱"近点"和"远点"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因子,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两监测点水域健康状况,分析其与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的关联性,为建立基于养殖对象与养殖环境友好的大水面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提供参考。P-IBI评价结果表明,养鱼网箱远点水质为"健康"和"亚健康",近点水质为"亚健康"和"良";P-IBI指数与水质因子关联度为:网箱近点pHDOWTSDCOD_(Mn)TPNO_2-NNH_3-NBOD_5,网箱远点pHSDNH_3-NTPDO=NO_2-NWTCOD_(Mn)BOD_5。总体上水质健康状况远点优于近点,可通过适度调控与P-IBI指数关联度高的水质因子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