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同安湾养殖水域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7年5月、8月、11月和1998年2月对同安湾渔业生态诃查的资料,讨论了同安湾养殖水域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区包括同安湾两大对虾养殖垦区(策槽、东坑)和同安湾内大面养殖水域。结果表明:同安湾养殖水域氧含量均大于5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策槽垦区的溶解氧在春、夏、秋季大于东坑垦区,尤其是夏季,冬季差别不大,这是受陆源淡水影响的缘故。而东坑垦区受陆源淡水影响较小,其氧含量的年际变化与水温成一定的负相关。同安湾内养殖水域表、底层的氧含量和氧饱和度的年际变化与水温成明显的负相关,并在99%信度水平上显著。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15N-NH4^+氧化法对湄洲湾近岸水体的硝化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湄洲湾近岸水体硝化速率范围在0.51~ 4.60 μmol·L-1·d-1.养殖区附近较高的硝化速率,有利于海水对NH4^+-N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当水体硝化作用强烈时,水中的NO3^-的浓度也随之升高,表明海水中NO3^-主要来自于细菌的硝化作用.湄洲湾海水NH4^+-N的周转时间在1~9d,表层水体的NH4^+-N转化时间高于底层水.硝化作用转化NH4+为NO2^-,并最终转化为NO3^-,减少了NH3-N及NH4^+-N对近岸养殖系统中生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3.
三沙湾溪邳村滩涂养殖区沉积物质量状况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三沙湾溪邳村滩涂养殖环境污染现状,2012年4月对该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油类、硫化物、总磷、总氮、多氯联苯、滴滴涕和重金属(Cu、Zn、Pb、Cd、Cr、Hg、As)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中总氮含量达到生源要素Ⅱ类污染水平;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氮和磷,富营养化程度较高;Hakanson潜在污染因子较大的是汞和镉,风险水平总体不高,但污染程度受人为活动等外来源影响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而生物效应浓度法显示,沉积物中DDTs含量大于ERL限值,构成一定生态风险,但沉积物综合生态风险(联合毒性)不大,对生物产生中低毒性,毒性概率约为30%。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大港湾浮游动物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共记录各类浮游动物79种,划分有三个生态类群,以沿岸低盐暖水性类群和广盐暖水性类群为主体,体现亚热带性质的群落结构特点,总生物量和总个体数量均较高,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南部水域高于北部水域,外侧水域高于内侧水域,高生物量区分布在东南侧。据大港湾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认为:大港湾未受污染,浮游动物种类丰富,多样性好,发展网箱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25.
闽南沿海牡蛎、花蛤、缢蛏体内重金属的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1998-1999年福建闽南沿海养殖贝类体的重金属检测资料,分析了3种主要养殖贝类体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厦门杏林宝珠屿、马銮湾海域养殖的褶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区。不同养殖区之间养殖贝类的Cu、Pb、Cd、Zn、Hg含量,以及这些元素在各种贝类中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文中还根据全国海岸带污染综合调查专业组制定的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对养殖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闽南沿海的养殖贝类基本未受重金属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方法]采用静水式换水补药方法,研究联苯菊酯和醚菊酯对真鲷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水温(20.4±0.3)℃下,联苯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2.50、1.36、0.96、0.84μg/L,安全浓度为0.12μg/L;醚菊酯对真鲷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分别为17.80、2.81、1.04、0.54 mg/L,安全浓度为0.02 mg/L。联苯菊酯对真鲷为剧毒物质,醚菊酯为高毒物质。联苯菊酯对真鲷的毒性大于醚菊酯。[结论]作为鱼药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联苯菊酯的用药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27.
福建主要贝类养殖区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8年4月对福清、莆田、惠安、漳浦等4个贝类养殖区的褶牡蛎、缢蛏、花蛤等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4个养殖区的养殖牡蛎体内Pb和Cd以及花蛤、缢蛏体内Cu、Pb、Cd、Zn的含量,都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28.
于2005-2007年夏季采集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68个经济水产品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以及污染现状、食用安全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贝类、虾类、蟹类和鱼类的BHCs的残留范围分别为未检出~1.53 μg/kg、未检出~0.830 μg/kg、未检出~1.21 μg/kg、未检出~4.02 μg/kg(湿重),DDTs的残留范围分别为0.184~66.9 μg/kg、未检出~2.87 μg/kg、8.04~126 μg/kg、0.891~310 μg/kg(湿重)。BHCs污染指数均小于0.5,未受到BHCs的污染;71.2%的样品DDTs的污染指数在0.581~31.0之间,不同程度受到DDTs的污染。与国内外其它海域相比,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经济水产品中BHCs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而DDTs残留量处于国内邻近海域中等水平、亚太等国外海域较高水平。贝类和鱼类的p,p′-DDT的含量较高,p,p′-DDT/DDTs平均含量比分别为43.8%和49.1%,推测有新的DDTs类污染物输入。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经济水产品中BHCs、DDTs的残留量符合我国的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低于欧盟、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参照美国环保局(US EPA,2000)推荐的危害参考剂量RfD和可疑化学物质致癌斜率因子的接触风险指数ERI和致癌风险指数CRI分析表明,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经济水产品消费引起的BHCs、DDTs的接触风险和潜在致癌风险均为可接受风险。  相似文献   
29.
根据2015年秋季对九龙江口开展的桁杆拖网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游泳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群聚结构和多样性水平等。结果表明,2015年秋季调查海域渔获游泳生物共61种,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42种;蟹类次之,有8种;虾类、口足类和头足类分别有6种、3种和2种。渔获数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18 ind/h,渔获重量平均密度指数为10.29 kg/h。主要渔获优势种类为凤鲚(Coilia myst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等。游泳生物种类丰富度指数D分布范围为3.112~4.682,平均为3.921;种类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1.814~2.674,平均为2.390;种类均匀度指数J'分布范围为0.606~0.921,平均为0.789,多样性指数处于中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