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浅谈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编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概 (估 )算项目可划分为建筑工程、临时工程、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还贷利息等 5个部分 ,各部分下设一、二、三级项目 ,一、二级项目不得合并。提出了概 (估 )算的编制依据、一般程序、有关费率计算标准及概 (估 )算报告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小活络丸中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短小芽胞杆菌的存活数与辐照剂量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在小活络丸中3种微生物的存活数与辐照剂量的数学模型,确定了3种微生物的D10值,并对影响辐照灭菌剂量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小活络丸中,大肠杆菌对γ射线敏感性较高,白色念珠菌对γ射线敏感性次之,短小芽胞杆菌对γ射线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83.
草甘膦在柑橘园除草中得到大量使用,对农作物生长、果实品质、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如何降低草甘膦对柑橘树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其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提高果实品质和食品安全将至关重要。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施用蚯蚓粪,表征蚯蚓粪作用下土壤中残留草甘膦对柑橘幼苗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蚯蚓粪能够显著增强其生物有效性(BCF值显著增大);显著降低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到草甘膦单独处理组的55.15%,从而减少草甘膦在柑橘幼苗植株中的积累。同时,蚯蚓粪的施用能促进植物的茁壮生长,使抗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能力。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蚯蚓粪显著减轻了土壤中残留草甘膦对柑橘幼苗的胁迫,使其株高、根长和相应的干重较草甘膦单独施用时增长了26.23%-140.11%,甚至成为对照组的1.03倍和1.13倍。此研究对兼顾化肥有机替代的草甘膦污染土壤的修复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氧化油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肝体比显著增加,但肝脂率、肌脂率的变化不明显(P>0·05);相对于过氧化值较低的饲料,饲料过氧化值(POV)为73·44mmol/kg时,肝胰腺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氧化油脂对肝胰腺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芝麻素对氟暴露斑马鱼生长性能及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本试验将720尾斑马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CK)、芝麻素Ⅰ组(1 g,S1)、芝麻素Ⅱ组(2 g,S2)、80 mg/L氟暴露组(F)、80 mg/L氟暴露+芝麻素Ⅰ组(1 g,FS1)、80 mg/L氟暴露+芝麻素Ⅱ组(2 g,FS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并在试验第45、90天测量各组斑马鱼体长、体重、增长率(LG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组织学法观察各组斑马鱼的肠组织结构,用Imageproplus图像软件系统测量肠道绒毛高度。结果发现,第45天时,与CK组相比,F组斑马鱼体重显著下降(P<0.05),添加芝麻素(FS1和FS2组)对其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第90天时,与CK组相比,F组斑马鱼体重和体长显著下降(P<0.05),添加芝麻素(FS1和FS2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负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P>0.05)。在45和90 d时,F组LGR、WGR、SGR较对照组均下降,而FS1和FS2组较F组呈上升趋势。斑马鱼肠道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芝麻素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氟暴露对斑马鱼肠道组织造成的负面效应。综上所述,芝麻素可对氟致斑马鱼生长及肠道组织的毒性效应产生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为探讨芝麻素对氟暴露斑马鱼生长性能及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本试验将720尾斑马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CK)、芝麻素Ⅰ组(1 g,S1)、芝麻素Ⅱ组(2 g,S2)、80 mg/L氟暴露组(F)、80 mg/L氟暴露+芝麻素Ⅰ组(1 g,FS1)、80 mg/L氟暴露+芝麻素Ⅱ组(2 g,FS2),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并在试验第45、90天测量各组斑马鱼体长、体重、增长率(LG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组织学法观察各组斑马鱼的肠组织结构,用Imageproplus图像软件系统测量肠道绒毛高度。结果发现,第45天时,与CK组相比,F组斑马鱼体重显著下降(P0.05),添加芝麻素(FS1和FS2组)对其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第90天时,与CK组相比,F组斑马鱼体重和体长显著下降(P0.05),添加芝麻素(FS1和FS2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负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P0.05)。在45和90 d时,F组LGR、WGR、SGR较对照组均下降,而FS1和FS2组较F组呈上升趋势。斑马鱼肠道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芝麻素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氟暴露对斑马鱼肠道组织造成的负面效应。综上所述,芝麻素可对氟致斑马鱼生长及肠道组织的毒性效应产生一定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87.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生长后期(22~42日龄)子代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的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种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0.2%肌苷酸)、Ⅲ组(基础日粮+0.5%肌苷酸)和Ⅳ组(基础日粮+1%肌苷酸)。子代肉鸡根据肉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子代肉鸡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子代肉鸡22~42日龄。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22~42日龄子代肉鸡各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子代肉鸡42日龄时,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子代肉鸡血清中总蛋白(TP)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Ⅲ组、Ⅳ组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肉种鸡饲粮中添加肌苷酸对子代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饲粮中添加0.2%肌苷酸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子代血清中TP的含量,降低TG的含量,添加0.5%和1%肌苷酸可显著提高生长后期子代血清中LDL-c含量,且添加1%肌苷酸可显著提高TP含量。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传统依水圈养、笼养2种不同饲养模式对苏邮1号蛋鸭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组分的影响,选取70日龄苏邮1号蛋鸭900羽,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传统依水圈养组与笼养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与传统依水圈养组相比,笼养组50%产蛋率日龄显著提前2天(P0.05),日均采食量与料蛋比分别显著降至160.4g、2.74(P0.05),且破蛋率显著降至2.0%(P0.05);笼养组鸭蛋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及蛋黄颜色均显著低于传统依水圈养组(P0.05),其余蛋品质指标及蛋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笼养模式可显著改善苏邮1号蛋鸭生产性能,但蛋黄色泽较差。  相似文献   
89.
正"桂非1号"罗非鱼是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的4个吉富家系,通过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技术持续选育推广的吉富新品系商品代。经过近几年来投放国内罗非鱼主产区及老挝、越南等地试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深受养殖户青睐。为针对山塘水域特定的养殖环境条件筛选适宜的罗非鱼养殖品种,研究山塘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进一步挖掘山塘水  相似文献   
90.
试验旨在研究秋冬季节超长笼养蛋鸭舍内不同区域环境参数特征,以及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舍内距离进风口0m(进风端)、33m、66m以及100m(出风端)处检测温度与湿度、NH3和CO2、气载需氧总菌、气载大肠杆菌以及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结果表明:蛋鸭笼养舍内温湿度、NH3和CO2以及各检测类型气载细菌浓度均由进风端至出风端显著上升;气载需氧总菌浓度介于5.07~5.74lg(CFU/m3),气载大肠杆菌浓度介于3.71~4.74lg(CFU/m3),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介于4.39~5.56lg(CFU/m3);出风端蛋鸭产蛋率与料蛋比略差于其它位置,但差异不显著。表明秋冬季节超长蛋鸭笼养鸭舍内不同区域环境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蛋鸭笼养实施更精细化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