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萤叶甲属(Diabrotica)被我国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属中的玉米根萤叶甲(D.virgifera virgifera)、十一星根萤叶甲(D.undecimpunctata)、巴氏根萤叶甲(D.barberi)是北美的主要农业害虫。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分子鉴定方法以鉴定这3种根萤叶甲,本研究从田间采集的成虫样品中获得其部分mtDNA COI序列,与Gen 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设计筛选出3种根萤叶甲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并进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用目标种根萤叶甲DNA和其特异性探针和引物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时,在30个循环反应内(Ct值30)有近S型扩增曲线出现,同时其他种均无荧光信号增长。此外,灵敏度结果显示,玉米根萤叶甲和巴氏根萤叶甲可检测的最小DNA模板浓度,即实时荧光PCR反应的灵敏度为0.1 ng/μL,十一星根萤叶甲为0.01 ng/μL。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介绍了新型管幕冻结法的特点及施工流程,并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其两种冻结管布置方案下的数值模型,对两种数值模型的温度场发展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与港珠澳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相比,新型管幕冻结法支护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受地形制约更小;随着冻结时间增加,冻结壁先以冻结管为中心呈同心圆形式发展,随后与其他冻结管形成的冻结壁和钢管相互交圈,最终形成封闭的冻土帷幕;方案1中冻结11 d时冻结管形成的冻结壁与相邻钢管交圈,14 d时两相邻冻结管形成的冻结壁交圈形成冻土帷幕;方案2中冻结29 d时两相邻冻结管形成的冻结壁交圈,62 d时冻结管形成的冻结壁与相邻钢管交圈形成冻土帷幕。故两方案比较下,方案1形成的冻土帷幕所需时间更短,管幕与冻结管布置更加合理。所得结果可为日后的相关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病菌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是一种土传病害,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本研究进行了5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测定和病害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抑霉唑、嘧菌酯抑菌作用较好,EC50分别为4.46μg·mL-1、8.32μg·mL-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1。5种药剂在田间防病中,噻氟菌胺沟施浓度过高对马铃薯出苗产生药害,相对出苗率为92.3%,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嘧菌酯、噻氟菌胺、百菌清、抑霉唑沟施和拌种对地中茎防病效果均在83%以上;抑霉唑(沟施)、嘧菌酯(沟施和拌种)、百菌清(沟施)对预防因病造成植株死亡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1.6%、69.3%、67.4%、67.3%;嘧菌酯预防薯块带菌效果最好,沟施和拌种防病效果分别为90.7%、86%。  相似文献   
74.
该文重点叙述了在石灰岩山地开发中,采用区划与规划、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爆破整地、培肥技术、配置优质经济林为核心植物措施,石灰岩山地开发技术体系及开发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75.
采用三氧化二铬(Cr2O3)作为指示剂,以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蛋白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了体重(2.08±0.01)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花生粕、玉米蛋白粉、羽毛粉、肠膜蛋白粉、鸡肉粉、肉骨粉和喷雾干燥血粉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采用循环过滤水系统养殖,每个饲料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对7种不同饲料蛋白源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53.04%~86.38%,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肠膜蛋白粉(86.38%)花生粕(79.82%)喷雾干燥血粉(79.62%)鸡肉粉(72.55%)肉骨粉(71.29%)玉米蛋白粉(63.46%)羽毛粉(53.04%)。凡纳滨对虾对7种不同饲料蛋白源的氨基酸平均表观消化率主要变化趋势与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变化基本一致,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肠膜蛋白粉(88.81%)喷雾干燥血粉(84.76%)花生粕(80.19%)鸡肉粉(71.06%)肉骨粉(70.74%)玉米蛋白粉(59.46%)羽毛粉(44.71%)。上述试验结果为研究适于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的全价高效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对北京新4号、北京新1号、北京大牛心、京翠70号、京翠60号、京秋65号6个大白菜品种进行苗期黑腐病鉴定的湿度试验及其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之间对黑腐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新1号抗性最强。比较不同保湿处理下的病情指数,表明湿度是影响黑腐病发病的关键因素。用DPS软件对6个大白菜品种的苗期和成株期抗性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表明苗期人工接种(接种前不保湿,接种后保湿24 h)和成株期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说明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大白菜黑腐病抗性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7.
总结了拉萨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8—2010年增产情况,并对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的青稞籽粒、麦草分别增产650、780 kg/hm2,新增纯效益达1 552元/hm2,该项目年均纯收益率为2.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8.
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 同时, 对其致死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 该菌营养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均为10~35 ℃, 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 ℃; 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 营养生长最适pH为5~6, 分生孢子产生最适pH为3~4; 光照处理对该菌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 但对孢子产生略有促进作用; 该菌在含有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 且产孢量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 最适pH为7 0; 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分生孢子在1%麦芽糖液滴中萌发率最高; 饱和湿度下和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最好。致死温度为60 ℃30 min或65 ℃5 min。  相似文献   
79.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一性的胞内寄生性原虫,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包括艾美耳球虫、巴贝斯虫、隐孢子虫、疟原虫和弓形虫等.此类原虫具有保守的棒状体、致密颗粒以及微线等顶端复合器结构,这些细胞器可分泌大量的入侵相关蛋白分子介导虫体入侵宿主细胞.而棒状体蛋白是这类原虫在入侵过程中由棒状体分泌的一类蛋白,其在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纳虫...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长期投喂β-1,3-葡聚糖对低盐度(5)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液代谢物和肌肉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0.65±0.01)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添加0、250、500和1 000 mg·kg~(-1)β-1,3-葡聚糖的4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试验期84 d。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血清乳酸盐和肌肉溶菌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摄食后的第14天,总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含量最高值出现在第42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超氧阴离子水平的最高值出现在第56天。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50 mg·kg~(-1)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葡萄糖、乳酸盐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500 mg·kg~(-1)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其血清总蛋白、抗超氧阴离子水平(P0.05),250或500 mg·kg~(-1)β-1,3-葡聚糖可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250或500 mg·kg~(-1)β-1,3-葡聚糖14、42或56 d,可显著提高低盐度养殖凡纳滨对虾营养物质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