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比较分析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对稻田养殖‘福瑞鲤’的生长情况,评估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开展了稻田不投饵养殖‘福瑞鲤’和不同放养密度投饵养殖‘福瑞鲤’试验。结果显示:经过74天养殖,投饵组2号、3号的平均日均增重量、平均瞬时增重率、平均体重分别是不投饵组1号的2.96和2.31倍,2.67和2.14倍,1.52、1.44倍;不同放养密度投喂组间‘福瑞鲤’生长速度和平均规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产量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不投饵组1号平均单位利润达到2.12元/kg,分别是投饵组2号、3号的1.1和1.23倍;售价差异导致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稻田养殖‘福瑞鲤’的总利润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一定渔获量、售价差异显著的前提下,稻田养殖‘福瑞鲤’无需开展投饵养殖方式;在投饵条件下,适当提高‘福瑞鲤’鱼种的放养密度,则有助于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马口鱼和半刺厚唇鱼是福建省2种土著淡水鱼,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开发潜力和广阔的推广前景。但在规模化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两者亲鱼都存在繁殖期性腺发育缓慢、同步性差、怀卵量低和卵子质量较差等共性问题,严重影响品种的产业化进程。亲鱼的强化有助于提高繁殖性能,以便获得大量的优质苗种,故亲鱼的强化培育尤为重要。目前亲鱼强化研究已成一个重要、复杂而广泛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从亲鱼强化概念、强化方法(营养强化和环境刺激)和亲鱼保种方案等方面阐述2种土著淡水鱼亲鱼强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力促马口鱼与半刺厚唇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6种常用渔药对福瑞鲤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凌展  樊海平  吴斌 《福建水产》2012,34(4):296-301
在水温26.0~27.5℃的室内静水条件下,用平均体重(8.5±0.3)g/尾、平均体长(8.7±0.2)cm/尾的福瑞鲤(FFRC strain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进行6种常用渔药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铜、富氯、阿苯达唑、溴氯海因、敌百虫、灭孢灵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7、3.86、7.35、11.70、18.05、70.80 mg/L,6种渔药对福瑞鲤鱼种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富氯>阿苯达唑>溴氯海因>敌百虫>灭孢灵。富氯、溴氯海因、敌百虫和灭孢灵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均显著高于目前生产使用的常用剂量,在福瑞鲤苗种培育和养殖过程中可以安全使用;硫酸铜的安全浓度显著低于生产使用的剂量,在养殖生产中应减少使用剂量;关于阿苯达唑药浴使用剂量的研究未见报道,试验结果可为今后其生产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23.7℃~31.2℃条件下,将初始体重约为31.65g的新吉富罗非鱼(NEW 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饲养在12只直径1.0m的圆形不锈钢桶中,每桶20尾,采用4种不同投喂模式饲喂47d:A组(每天投喂,对照组)、B组(隔天投喂)、C组(隔1d投喂3d)和D组(隔1d投喂5d),研究了不同投喂模式对新吉富罗非鱼补偿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D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包括对照组)(P<0.05),达到164.76%;B、C、D组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和D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都达到70%以上。B组和C组新吉富罗非鱼仅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而D组显示了超补偿生长效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通过饥饿后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实现,但饲料效率的提高对补偿生长也有一定的贡献。研究结果为罗非鱼的科学养殖及其补偿生长效应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氨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毒理作用,为生产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采用水生生物毒性方法,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开展氨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并检测各组幼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经氨氮胁迫后,其24、48、96 h的总氨氮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76.51 mg/L、190.62 mg/L和148.62 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52 mg/L、1.74 mg/L、和1.36 mg/L;总氨氮安全浓度为14.87 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为0.14 mg/L。在氨氮胁迫下肝脏组织中MDA含量上升,比对照组提高了26.20%、18.68%和17.08%;而CAT和T-SOD活性则均显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高浓度、长时间氨氮胁迫对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大,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对氨氮的耐受性高于青鱼、草鱼、鲢鱼和鲤鱼等其他常见大宗鱼类,但是氨氮急性胁迫破坏了幼鱼肝脏抗氧化系统,长期处于氨氮胁迫下将不利于幼鱼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半刺厚唇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南平、龙岩地区相关水域采集的野生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开展亲本培育、人工繁育及苗种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半刺厚唇鱼在土池和水泥池人工饲养条件下均能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土池培育效果更佳;2015~2016年对培育的亲鱼采用人工催产、挤卵和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雌鱼平均催产率78.9%,平均受精率74.8%,平均孵化率73.7%;受精卵适宜孵化方式为流水孵化和充气孵化,或流水结合充气孵化;仔鱼经过39~51d的培育,平均全长可达3cm以上,苗种培育成活率为70.9%;对6~30日龄的仔、稚、幼鱼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全长(Y_L)与日龄(X)、体重(Y_H)与日龄(X)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全长(Y_L)与体重(Y_H)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Y_L=1.4605e~(0.0271x)(R~2=0.9982)、Y_H=0.0217e~(0.0967x)(R~2=0.9876)和Y_L=0.0059Y_H~(3.4886)(R~2=0.9868)。  相似文献   
17.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桂建芳院士所在的鲫鱼育种团队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于2007年12月份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并且养殖技术简单易行,成活率高,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可控水体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加入光合细菌液0.001mL、0.01mL、0.1mL、0.25mL、0.5mL、0.75mL、1mL、1.5mL、2.5mL、3.5mL、5mL时(200mL藻液)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少量的光合细菌液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具有促进作用,且小球藻受到的影响比铜绿微囊藻要显著;在较大量的光合细菌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而小球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分别在pH5、6、7、8、9、10、11下进行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试验,应用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式进行参数计算,结果显示pH对2株藻的生长及竞争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铜绿微囊藻pH在8~11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佳生长pH值为9,而普通小球藻则pH在7~9之间生长较好,其最佳pH值为8。共同培养的试验结果显示碱性环境中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优势强于普通小球藻,pH为8~10时β值大于α值,而pH=7时普通小球藻占优势,α值大于β值。  相似文献   
20.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初始Fe3+摩尔浓度为0、1、10、15、20、25、50、100μmol·L-1时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的生长曲线和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2株藻均存在铁限制,其中缺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限制较为显著,当初始Fe3+浓度为0,1μmol·L-1时,其生长曲线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铜绿微囊藻的μmax出现在25μmol·L-1,小球藻的μmax则出现在20μmol·L-1;当浓度为100μmol·L-1时,2株藻的生长均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此时的生长速度仍高于低Fe3+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