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经过3年的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建成一批优质微课程资源,建设一个融学生实习实训、教师科研、第三方检测、技能竞赛于一体的省级以上社会服务平台,把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建成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在全国同层次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在世界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骨干专业。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蛋鸡中容易引起肾、生殖道和内脏的病变。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性能,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蛋鸡生产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最近几年,蛋鸡养殖者已经开始重视对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预防,但仍然存在一些蛋鸡场频繁发病的情况,导致产蛋量下降,料蛋比上升,养殖效益不理想。为了解蛋鸡场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情况,提供更好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明确当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状况和生物学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病防控提供新的数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从广东罗非鱼主养区茂名、湛江地区采集病样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进行检测,通过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31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和多重耐药研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61份病样中分离到35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检测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均为Ia型;主要毒力基因的检测证明,cylE、sodA、gapC基因在所有鱼源分离株及人源、牛源和鱼源参考株中检出率均为100%,而scpB只在人源参考菌株中检出;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敏感率为90%以上,对6种抗菌药耐药率为50%以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部分一致,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均多重耐药,其中5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为27株,占总菌株数的77.1%;斑马鱼致病试验表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可导致斑马鱼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特性和致病性,为广东乃至全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明确江苏及周边地区鸭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APEC的防控提供依据。从江苏省及周边养鸭场分离了191株APEC,并对其中21株(每个养殖场选取1株)的O抗原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检测。对21株APEC的血清型检测结果表明,O65血清型12株,占全部菌株的57.14%,O5、O28、O42、O87、O93、O138、O147血清型均为1株,其他血清型2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5个毒力基因有较高的分布率,其中fimA基因的阳性率为100%,ECs3737、ECs3703、tshirp2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0.5%、85.7%、57.1%和42.9%,含有5个毒力基因的菌株共有6株(28.5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APEC均存在多重耐药性,100%的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强力霉素、万古霉素和红霉素耐药,85.71%的分离株对10种以上抗生素耐药,14.29%的菌株对21种药物都耐药;对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含有4种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有13株,其中9株是O65血清型。在13株含有4种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中,耐15种药物以上的有9株(69.23%),耐20种以上药物的有3株(23.08%),表明含有4种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研究表明,江苏及周边地区鸭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5.
省级微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宠物狂犬病的预防"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精心教学设计理念。该作品具有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具备学术性与技术性,教学过程采用临床情境教学模式,恰当运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微课细节设计吸引了学生专注学习,突出了精品微课目标集中、主题突出、短时高效、能学辅教的特点。笔者以"宠物狂犬病的预防"微课作品为例,阐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微课制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福建漳州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耐药特性,为鱼源无乳链球菌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方法】 于福建省漳州市部分罗非鱼养殖场采集疑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病鱼样品,通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及生化试验初步分离鉴定病原菌。经由16S rDNA特异性片段引物、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及测序比对鉴定分离株。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血清型及4个主要毒力基因(cylE、sodA、gapCscpB基因)分布情况。通过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11大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并进行多重耐药分析。【结果】 分离株菌落呈白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呈β溶血;革兰染色阳性,菌体排列为长短不一的链状,单个或成对存在;VP试验、CAMP均为阳性,触酶试验阴性,能发酵海藻糖,均符合无乳链球菌的典型特征,经鉴定共分离获得14株鱼源无乳链球菌。14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均为Ⅰa型。分离株毒力基因cylEsodAgapC的检出率均为100%,而毒力基因scpB均未检出。分离菌株对磺胺异噁唑、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率均为100%,对链霉素、新霉素、甲氧胺嘧啶耐药率均>70%。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6重及以上耐药的菌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8.57%。【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当前福建漳州地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机理和临床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茶树菇多糖(Agrocybe aegerita polysaccharid, 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为阐明AAP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AAP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以安全浓度进行后续试验;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置细胞、脂多糖(LPS)和植物血凝素(PHA)3个对照组,筛选出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亚型CD4+/CD3+和CD8+/CD3+比值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低于1 000μg/mL 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AP均可极显著协同LPS和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P<0.01);125和250μg/mL AAP可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黑水虻幼虫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黑水虻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同含水量猪场粪污的效果,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25℃、28℃和30℃三种饲养温度,将育肥舍干清粪含水量调整为70%、75%和80%后接种4日龄幼虫,以不接种幼虫的不同含水量粪便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幼虫的体重和体长变化、粪便减重率、猪粪形态和臭味变化。数据分析显示,处理中含水量为75%的粪便内幼虫体重、体长和粪便减重率高于含水量70%组(P0.05)。同时发现,同样含水量条件下28℃和30℃组处理粪便的效率优于25℃组,在第3~7天28℃组和30℃组间幼虫体重和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在9天之后30℃组幼虫体重显著低于28℃组(P0.05),但组间体长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第9天(含水量70%和75%组)或第11天(含水量80%)后,幼虫停止生长,粪便臭气强度明显降低且减重明显。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8℃~30℃、粪便含水量为75%时猪场育肥舍粪污处理效率较高,粪便在第10天后即可结束处理。该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处理成本低、易于推广运用等优点,可在降低畜禽粪污排放成本和减少养殖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农业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兽医临床课程中融入实验动物福利理念,培养学生动物福利意识,灌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理念,减少实验动物痛苦,增强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