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S10片段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质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的遗传与变异,通过RT-PCR从家蚕(Bombyx mori)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苏州株(BmCPV-suzhou)的dsRNA中成功克隆了S10片段。该片段cDNA含有一个744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由2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角体蛋白,其分子量为28.46kD,等电点为7.12。比较不同宿主来源的CPV多角体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发现,同型CPV多角体蛋白基因高度相似,而不同型的CPV多角体蛋白之间几乎没有同源性;基于质型多角体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mCPV的不同株系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CPV(LdCPV)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CPV(DpCPV)聚为一类,表明三种CPV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变异与分子进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2.
江苏省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吴江市、如东县的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养蚕户的平均年龄为55.5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4年。丝茧育户平均拥有桑田0.126hm^2,平均每667m^2桑饲养春蚕1.21张;种茧育户平均拥有桑园0.409hm^2。春季丝茧育平均每户饲养蚕种2.275张,平均孵化率达96%,平均结茧率90%,60%蚕户的张种产量高于40kg,55%农户667m^2桑园的产茧量超50kg。2008年春季蚕病总体发生较少,丝茧育总发病率为0.786%,以病毒病的发生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遗失蚕比例高达9%,大大高于发病率;丝茧育续春蚕总发病率达4%,比春蚕明显提高;种茧育总发病率为1.23%,其中真菌病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3.
浅析河蟹颤抖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引起河蟹颤抖病的细菌说、病毒说以及环境因子说这三种观点,通过实验及解剖分析发表了不同的见解。认为对河蟹颤抖病应彩病原加症状的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74.
家蚕微孢子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微孢子虫是在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原始的、形成孢子的、缺乏线粒体的真核生物,可广泛寄生于动物.近年来,也有爱滋病患者被微孢子虫感染的报道.自然界,微孢子虫是控制昆虫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人们希望通过用微孢子替代化学农药进行害虫的生物防治;在蚕业生产中,由于微孢子虫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有部分能够胚种传染,给蚕种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想就感染家蚕的微孢子虫的种类、增殖、鉴别、分子生物学以及该病的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作一综合.  相似文献   
75.
76.
运用电子显微镜、氨基酸分析等电聚焦技术对四角形多角体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同等条件下与六角形多角体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角形多角体与六角形多角体的表面结构存在差异。四角形多角体外层电子密度较低,有一厚度为1500A°的中间层,多角体蛋白结晶以平行四边形排列,晶格距离为48A°。多角体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9000dolt,同六角形多角体蛋白相比,四角形多角体蛋白的Gly.Tyx含量相对较高,Glu的含量则较低,胰酶酶切电泳扫描图两多角体蛋白间存在差异,其外多角体蛋白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含量,对酸、碱的溶解性、两多角体蛋白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7.
蚕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主要对蚕蛹虫草中虫草素(3’—脱氧腺嘌呤核苷、学名3’—Deoxyadenosine)进行纯化及纯度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对蚕蛹虫草子实体及菌丝的粉碎、石油醚脱脂、80℃水浴10小时、调节等电点沉淀、732-NH_4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浓缩、5℃下低温结晶,可得到一定纯度的虫草素晶体。  相似文献   
78.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IE-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方法扩增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BmNPVsu)的IE-1启动子全序列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mNPVsu的BmNPVsu启动子符合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在其序列中有典型的增强子类似元件、加帽位点、TATA盒等基序。与GenBank报道的其它几种NPV病毒基因组中的IE-1启动子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BmNPVsu与IE-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T_3株)、AcMNPV(首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OpMNPV(黄衫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同源性分别为99.5%、96.4%、66.2%和50.2%。根据各NPV基因组中IE-1启动子序列分析了几种NPV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79.
利用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核酸图谱类型的特殊性,采用直接从病蟹淋巴液中提取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核酸,根据所获得的核酸图谱,用于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的快速简便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从病蟹中提取病素核酸的方法简便有效,从病毒核酸的电泳图照片上可清晰辨出呼肠孤病毒核酸所特有的带型,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证实此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0.
通过PCR扩增出家蚕(Bombyx mori)热休克蛋白基因Bmhsp19.9启动子的序列,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构建重组载体进行瞬时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长为1 258 bp,具有典型的热激蛋白启动子的结构特点;序列分析显示,hsp19.9启动子区域可形成潜在的复杂茎环结构,推测其与启动子的功能有关.瞬时表达试验结果显示,hsp19.9的启动子能通过热诱导在家蚕BmN细胞和家蚕组织中驱动红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DsRed)瞬时表达,表明所克隆的hsp19.9启动子序列具有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