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分析功能,是进行故障计算,继电保护整定,安全分析的必要工具.本文提出了利用Matlab语言来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编程简便、运算效率高并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计算需要,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标记与生长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磊  李健  刘萍  赵法箴  高保全  杜盈  马春艳 《水产学报》2012,36(7):1034-1041
选用35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三疣梭子蟹人工选育快速生长自交家系F2代(以2008年莱州湾群体雄蟹为父本和海洲湾群体雌蟹为母本交配产生F1代,随机选取F1代后代进行交配产生F2代自交家系)的11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35个位点共检测出87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4个不等,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2个,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646 5,期望杂合度平均值0.513 0,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0.449 1。经卡方检验,多数位点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SAS 9.1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对微卫星标记与生长相关性状(全甲宽、甲宽、甲长、体高、体质量、第Ⅱ侧齿间距、第Ⅰ步足长节长、大螯长节长)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Pot08位点与体质量、全甲宽、甲长、体高、第Ⅱ侧齿间距显著相关(P<0.05),Pot42位点与体质量、甲长、大螯长节长、第Ⅰ步足长节长显著相关(P<0.05),Pot53位点与全甲宽、甲宽、大螯长节长显著相关(P<0.05),与第Ⅱ侧齿间距极显著相关(P<0.01),Pot57位点与第Ⅰ步足长节长显著相关(P<0.05),PTR8a位点与第Ⅰ步足长节长、体高、甲长显著相关(P<0.05),与体质量、第Ⅱ侧齿间距、全甲宽、甲宽极显著相关(P<0.01),PTR30位点与体质量和甲长显著相关(P<0.05),PTR131位点与体质量、全甲宽、甲宽显著相关(P<0.05)。其中,位点PTR8a可作为以体质量为选育目标的首选标记。  相似文献   
63.
薛素燕  毛玉泽  方建光  赵法箴 《水产学报》2016,40(11):1705-1712
采用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方法,观察描述了中华原钩虾的胚胎发育过程,研究了胚胎发育与水温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华原钩虾的抱卵量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抱卵雌虾通过抱卵板附着胚胎,在育卵袋内孵化幼体。水温15~27°C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历期缩短,发育速率加快;21°C恒温条件下,中华原钩虾胚胎发育全程大约需要220 h,离体培养受精卵和亲体抱卵孵化基本同步。根据有效积温法则公式计算出胚胎的发育温度阈为6.02°C,有效积温为137.30°C·d。研究表明,中华原钩虾的前几次卵裂为全裂,后转为表面卵裂,初孵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温度对其胚胎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4.
基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阐述了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采用嵌入式问题设计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研究生教育中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5.
将当年用重复法诱导开花利用过的甘薯亲本移至玻璃温室内安全越冬,翌年6月将老株移出室外,每盆选新分枝2-3条继续搭架生长,并和新嫁接的对照亲本一同进行短光照处理,初步看出,越冬老株有提早和增多开花的效果,一般增花幅度为0.9-57%,并可免去嫁接、移栽定植等繁杂手续,但老株利用涉及越冬问题,必须具备温室条件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6.
为使小水电职工在不脱产的情况下进行业余学习,使尚未达到中专程度的职工能够进行有系统地学习,福建水利电力学校从1985年开始举办职工函授中专,职工函授中专是成人教育的较好形式。函授生以自学为主,并安排面授辅导,同时不脱离生产岗位。学员在边学习、边工作中可以使所学理论联系实践,能学以致用。1985年招生的对象主要是福建省各地、市、县的水利水电在职职工,工龄二年以上,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经单位同意即可报名,参加该省的  相似文献   
67.
1977年以来,我们对苹果幼树做了快速成形试验,几年的试验看出,效果非常理想。对生长势好,进入二年生的小国光、青香蕉、元帅系、金冠等品种均可使用此法。5月30日将主枝和中心干适度剪截,剪后10天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1989~1990年北方六省(市、区)水地春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试验分析比较,目的是为不同生态类型区域合理推广良种提供依据.参试品种有:中8502、中8334、中8606  相似文献   
69.
在水温16±0.6℃条件下,以20mg/kg鱼体重剂量对健康大菱鲆静脉注射和口服达氟沙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6h内血浆和组织中的达氟沙星含量.DAS 2.0自动药动学软件分析表明,静注给药时,达氟沙星的血药经时过程符合零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式为C静注-45.74le-1.927t+7.332e-0.019t,消除半衰期(t1/2β)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6.336h和431.981h·μg/ml;口服给药时,达氟沙星的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表达方程式为C中服-6.796e-0.05t+3.135e-0.005t-9.931e-0.011t,12h时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Cmax)5.312μg/ml,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129.228h、284.915 h·μg/ml和2.986 L/kg;口服达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F)为65.96%,肝脏和肾脏内的药物浓度较高,与血药浓度相似,而肌肉内较低.根据达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对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参数指标,提出了口服给药方案:按12.17mg/kg体重/次,1日1次.  相似文献   
70.
以50、100和150 mg/kg 磺胺二甲嘧啶连续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5 d,于给药期间第1、2、3、4、5天及停止投喂药物的第1、2、3、4、5、7、10天取样,测定中国明对虾免疫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酚氧化酶(PO)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磺胺二甲嘧啶不同给药剂量对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投喂渔药期间(0–5 d),低浓度组 SOD 和 PO 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KP 活性于投药第2、3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升高,于第5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 活性于投药第3、4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第5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浓度组 SOD 活性在前2 d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药3、4 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 活性于第5天活性最高,为对照组的1.14倍;LZM 活性在3、4、5 d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 活性在投喂药物前期1–3 d 呈上升趋势,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于第3天达到最高值。高浓度组 SOD 和 LZM 活性在投药期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 活性于投药期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O 活性于1、2 d 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停止投喂药物阶段(6–15 d),3个浓度组各免疫相关指标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低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影响,高浓度磺胺二甲嘧啶对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抑菌或杀菌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所选择给药剂量对对虾生理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